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审计委员会旧址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审计委员会旧址暨全国审计系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瑞金沙洲坝红井景区内。
20世纪30年代,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成立,建立统一的政治制度和军事制度的同时,也建立起统一的财政管理制度和审计制度。之所以建立审计制度,主要是由于根据地财政状况十分困难,武装初期,各地区在“打土豪、分田地”过程中又出现了乱没收、乱征税和开支无计划的混乱现象。红军三大纪律中明确规定“一切缴获要归公”,但是归公的财物如何管理、如何避免财政管理无状态和--浪费舞弊行为等问题十分紧迫。党为了巩固新生的政权、保障供给、加强财政整顿、堵塞财政支出漏洞,决心要建立并强化统一、严格的财政管理机制和审计制度。
在苏区,对于审计制度重要性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对审计机关的功能定位,也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提升的过程。在审计委员会建立前,苏维埃曾探索过设立审查委员会监督各级党部之财政;设立各级财政审查委员会,审查部门、社会团体及财务情况;在财政人民委员部设审计处,省财政部设审计科,代表上一级对下一级财政预决算进行审查等,对加强财政管理和监督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旧址进行修复一方面了缅怀先烈,纪念中国党下的审计工作对事业的贡献,树立审计形象,扩大审计影响,让人们更加了计,重视和支持审计工作。另一方面是为了把旧址开辟成为全国审计系统进行爱义教育的基地,成为广大审计干部接受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使我们审计干深入、更系统地了解中国党领导下的审计工作的产生和发展历史,进一步弘一辈无产阶级家的艰苦奋斗、不怕牺牲、勤政廉洁、无私奉献的精神,广大审计干部更加热爱审计、敬业爱岗、无私奉献,增强广大审计干部在新形势好审计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