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博物馆热继续升温,成为市民外出旅游的重头戏。全省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531.7万人次,同比增长31.5%,实现文创收入2104.5万元。5月7日,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江苏2024年博物馆事业发展报告。
5月18日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围绕国际博物馆协会确定的“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主题,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文物局和扬州市人民政府将于5月13日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共同举办2025国际博物馆日江苏主会场活动。
171个主题展览、409项研学活动
据介绍,2025国际博物馆日江苏主会场全天活动紧密围绕“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国际博物馆日主题,通过创意传播搭建公众与博物馆的对话桥梁,充分展现江苏博物馆的历史印记、人文精粹。5月13日晚,“夜游运博·千年流光”——博物馆之夜活动也将在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举行,运河主题社教活动、非遗演出、手工技艺类非遗展示等特色活动让观众沉浸式地畅享文博盛宴。
国际博物馆日期间,南京、无锡、南通、连云港、淮安、泰州、宿迁等地将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分会场活动。全省各地博物馆还将举办 “吴地聚珍”“金色海昏”“礼制·时尚”“淮左名州”等主题展览171个,“爱无界·博感知”“萌兽天团”“汉潮觉醒”“夜探广陵”等教育研学活动409项,“謇言謇行”“博古通今·智启未来” “运河文化下乡村”等博物馆“六进”活动107场,“南都繁会文创市集”“盐城盐·午后海风”“顺山集文创设计大赛”等文创活动79个。
聚焦快速变化社会中博物馆的作用与未来发展方向,全省近千场省市联动、线上线下融合的特色活动,整合文物藏品资源,密切馆际和区域交流协作,促进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突出了青年群体与博物馆的“双向奔赴”,将博物馆作为青年表达文化主张的空间,探索社会议题的实验室,为文化传承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突出了博物馆与科技有机融合,通过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VR大空间沉浸式数字展览项目,更好地展现江苏文物之美,讲好江苏地域文明历史。
备案博物馆增至362家,国家级98家!
记者了解到,江苏2024年博物馆事业发展报告显示,2024年,新增备案博物馆有南京市手语博物馆、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海事教育博物馆、无锡慈善博物馆、昆山戏曲百戏博物馆、扬中市陈履生竹器博物馆、茅以升纪念馆、宿北大战纪念馆7家,全省共有备案博物馆362家。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等13家博物馆晋级国家一级博物馆,泰州市、宿迁市博物馆等43家博物馆晋级国家二、三级博物馆。截至目前,江苏共有国家等级博物馆98家,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26家,国家二级博物馆39家、三级博物馆33家。吴中博物馆获“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称号,江苏共6家博物馆获此殊荣,位居全国第一。
320家免费开放,占比达88.4%
江苏持续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场馆设施日臻完善。截至2024年底,全省362家博物馆中,历史文化类博物馆最多,有114家、占比30.3%,自然科技类、考古遗址类较少,分别为17家、15家,占比分别为4.7%、4.1%;320家免费开放,占比达88.4%。
全省每23.6万人拥有1座博物馆,设区市中人均拥有博物馆数最多的为无锡市,每11.7万人口拥有1座博物馆。全省博物馆馆舍建筑面积达256.11万平方米,展厅面积达113.1万平方米,南京全市博物馆馆舍建筑面积59.27万平方米、展厅面积27.24万平方米,均位居全省第一。
截至2024年底,全省博物馆共有藏品1580058件/套,其中文物藏品1089328件/套,一级文物2524件/套,二级文物20922件/套,三级文物295745件/套,一般文物500255件/套。全省修复文物2388件/套,其中修复一级文物3件、二级文物55件/套、三级文物183件/套、一般文物2147件/套。
全年2397个展览,接待观众近1.4亿人次
2024年,全省年度陈列展览总数2397个,其中基本陈列952个、临时展览1445个、入境展览16个、出境展览17个。“无尽藏”“旷世城垣”“亚述之王”等4个展览入围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终评项目名单,“大爱无疆——无锡慈善事业展”入选2024年度“博物馆里读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重点推介项目名单,另有4个展览入选推介项目名单。
全省博物馆去年接待观众共139016449人次(约1.4亿人次),其中未成年观众29009220人次,占比20.9%。全省博物馆举办社会教育活动33955场,其中线下教育活动32675场,线上教育活动1280场。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摄影 余萍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