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源 | 源Sight
作者 | 王言
你们吃过五星酒店在街边卖的快餐吗?
最近,很多人发现,不少地方的豪华酒店,开始玩起了花活:在天津著名旅游打卡地五大院,一辆高级移动餐车吸引不少游客驻足。而这正是天津丽思卡尔顿的移动汉堡车。
相比肯德基、麦当劳们,五星酒店的汉堡要卖得贵一些。“和牛汉堡58一个,价格适中,味道还不错。”有游客这样评价丽思卡尔顿的汉堡。
截图来源于小红书
此外,还有不少五星酒店,推出了“剩菜盲盒”服务,它们把当天没有售完,但品质完好的食物,随机打包后以相对较低的价格进行销售。
在大众传统印象里,五星级酒店往往是奢华与精致的代名词,大理石地面、水晶吊灯、身着考究制服的侍应生,提供着价格不菲的餐食,人们很难把它们与街边快餐联系在一起。
但如今,五星级酒店的日子并不太好过。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国内也已有多地出现豪华酒店转让或拍卖的情况。据迈点网的数据,2024年8月,有59家酒店寻求出售。其中,拍卖价格在亿元以上的酒店有17家,5000万到一亿元的有11家,低于5000万的酒店有31家。
不得不说,曾经光鲜亮丽的五星酒店,姿态越来越低了。
01
放下身段
早在几年前,五星酒店们就开始放下身段。
疫情冲击之下,酒店行业遭受重创。堂食受限、宴会取消,五星级酒店的经营陷入困境。为维持运转,许多酒店将目光投向了快餐领域。
北京国贸大酒店旗下的红馆餐厅,从2020年起入驻了外卖平台,开始销售招牌烤鸭等菜品。与此同时,上海等地的多家五星级酒店也纷纷推出平价套餐,价格从二三十元到五六十元不等,包含荤素搭配的家常菜,如红烧肉、宫保鸡丁、清炒时蔬等。
一时间,原本只在高级餐厅供应的菜肴,被打包成便捷快餐,走上了大众的餐桌。
如今,即便疫情已经过去,但整个行业依然处于低谷期,各家豪华酒店们索性把卖快餐变成了常规操作。
位于广州淘金的花园酒店,是中国首批三家白金五星级酒店中唯一的民族酒店品牌,其运营之初便被众多名人和“老钱”加持。但最近,它也开始在地铁口摆摊,卖起了早餐。
与酒店餐厅动辄数百元的人均消费相比,其盒饭价格非常亲民。有消费者透露,花园酒店的盒饭包含了四菜一汤和水果,售价26元,早中晚三餐均有销售。
截图来源于小红书
事实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前不久,许多城市的高星酒店面向所有消费者,推出“早餐自助”等服务,甚至还可以办理次卡、周卡、月卡等套餐,最便宜的套餐仅售9.9元。
这样的操作,其实不难理解。一方面,五星酒店自带的“体面”光环,其推出的各类具有性价比的服务,容易吸引年轻消费者。同时,某种程度上,五星酒店的品牌力,让其有着较高的信誉背书,消费者普遍认为其食品安全更有保障。
另一方面,归根结底,是酒店行业生意难做,五星酒店只能让业务不断下探,做起卖快餐的生意。此外,大众餐食业务在一定程度上为酒店引流,吸引潜在的消费客群。
有酒店行业从业者告诉源Sight,其实这样的商业模式,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地很多年前就已经推出,企业可以借此减少浪费,增加利润,消费者也能以相对便宜的价格,买到质量不错的产品。
02
现实压力
也有人会说,五星酒店外出摆摊,只不过是营销手段罢了。但必须要指出的是,如今这样做,更多是出于生存压力。
一直以来,由于酒店类资产可以带来稳定的现金收入,同时也有抵御通胀、资产增值的潜在效益,多年来一直是大宗投资交易的热门类别。
不过,三年疫情使得酒店行业经历重大冲击,价值不断滑落。从2019年开始,中国五星级酒店的数量逐年下滑,而且下滑速度加快。
文化和旅游部的数据显示,2019年底,我国五星级酒店数量845家,但此后,这一数据开始以每年数十家的速度减少,截至2024年三季度,这一数字变成了736家,相比六年前减少了近13%。
五星级酒店数量下滑,直接原因并非经营问题。有观点称,现行国家标准逐渐失去对酒店运营的指导作用,有大量酒店不愿参评星级。
但深究起来,豪华酒店行业面临的经营困境才是根本原因。由于业绩不佳,不少五星级饭店开始被摆上货架,甚至成为司法拍卖的对象。
2024年8月,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一家五星级酒店——索菲特大酒店被挂牌出售,报价为28亿元。出售原因为产权方天府融德酒店(北京)有限公司建国门分公司面临债务问题,计划通过转让酒店来解决。
更早的2024年1月,深陷流动性危机的碧桂园,也宣布挂牌转让包括凤凰酒店等一系列资产,其中凤凰酒店的拟转让价格最高,达到12.6亿元。
除了被摆上货架外,近年来也有不少高端酒店宣布停业关店。2024年2月,宁波唯一一家索菲特酒店——宁波富力索菲特大饭店摘牌停业;4月,沈阳皇冠假日酒店宣布全面停止营业,并依法解散;6月,位于北京三里屯太古里的北京瑜舍酒店正式关店。
在地产红利时代,许多高星级酒店的出现,并非完全由市场驱动。一般情况下,地产商为了拿地,需要满足地方政府的硬性要求,配建相关酒店,同时酒店的出现,也存在着推高周边商业和住宅价格的可能。
而当下,随着行业政策和环境的变化,众多房企陷入流动性危机,只能不惜打折抛售资产套现。不过,由于债务纠纷、缺乏成熟商业模式等风险,很多豪华酒店,即便被摆上货架,也很难成功寻觅到下家。
同时,目前中国酒店市场供应量依然偏高,且随着“报复性消费”红利的褪去,一些酒店项目、酒店管理公司业绩出现下滑,酒店业依然面临挑战。
以广州花园酒店母公司岭南控股为例,2024年,该集团酒店经营业务实现营收9.48亿元,同比下滑1.22%。此外,拥有湖南省首家超豪华五星级酒店的华天酒店集团,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下滑12.17%和49%。
03
行业变天了
眼下,在各类因素的影响下,商务人士和高净值人群等核心客群的不断减少,让传统豪华酒店面临着业绩瓶颈。
相比之下,年轻消费者正在成为酒店消费主力,他们对设施老旧或服务不够人性化的五星酒店早已祛魅,更愿意为富有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买单。
另外,当人们的出差标准被下调后,诸如全季、亚朵等连锁酒店品牌成为豪华酒店的平替。虽然这些连锁酒店的地理位置、硬件、服务可能不及五星酒店们,但门店较新、装修风格等更符合年轻人的审美。
当亚朵、全季们把免费的纯净水塞满客房冰箱,又主动为客人提供延迟退房的服务时,囊中羞涩的年轻人所获得的情绪价值瞬间被拉满。另外,在每个门店洗衣机和烘干机的加持下,它们又瞄准客人的“洗衣刚需”,不断在小红书等平台收获“自来水”。
不过,在当前的环境下,不论是传统五星酒店这样的“老钱”,还是连锁酒店新势力,不得不面对一个共同的问题。
在过去的一年,酒店行业房价下滑成为行业常态。根据“酒店之家”数据,2024年国内酒店整体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RevPAR)同比下降9.7%;入住率(OCC)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ADR同比下降5.8%。
供需关系依旧失衡是其中的原因之一。目前,中国酒店市场供应量依然偏高,且随着“报复性消费”红利的褪去,一些酒店项目、酒店管理公司业绩出现下滑,酒店业依然面临挑战。
据酒店之家数据,截至去年9月底,全国在营酒店68.19万家,较6月底增加0.4%,全部酒店客房数量2058万间,较6月底增加2.3%。同期,国内出游人次42.37亿,比上年同期增加5.63亿,同比增长15.3%,但仍未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
而随着各个品牌持续扩张,产品和服务同质化,以及价格战等问题,也将开始显现。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