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最近的打工人,爬山只爬全自动的

2025-05-08 来源:年旅网

五一复工的第一周,不少在假期累到归西的打工人,至今没缓过劲来。

“前脚在商业街人挤人,后脚去5A景区爬上爬下,本想靠旅游补补被上班清空的血槽,结果一番拉练下来直接没魂了。”

不过,一批细心的打工人发现, 身边去江浙沪旅游的朋友,在这个假期可谓毫发无伤。

“大家先是在豪华服务区搂了顿大席,再整顿好出发去景区。到了目的地正准备施展一身牛劲, 结果发现江浙沪竟然把山都爆改成了自动挡,在上边装好了电梯。”

图源:UU

“上山不用爬,一站到顶。有的景区甚至怕大家一直站着太晒, 还在扶梯两侧配备了冷气,从售票处到山顶就像从商场B1直达顶楼,和逛街没啥区别。”

被硬控最狠的一批人,是初次来江浙沪旅游的北方人。大家上一秒还在夸赞“江浙沪也太有实力了,连山里都通地铁了”。下一秒就开始感叹, “要是珠峰在浙江,地球上就没那么多吉尼斯世界纪录了。”

有人一开始还觉得爬自动挡的山,有点磨不开面子,“一步不爬直接登顶,总感觉差了点意思”,直到站上扶梯那一刻才被彻底收编。

“就像孙悟空踩上了自助筋斗云,以前到山顶呼哧哈哧大喘气,现在一滴汗没流,吃个烤肠出个片美美下山, 主打一个只享福不吃苦。”

图源:Arc方大葱

而且敢在上山地段安装电梯的景区,一般下山也不会劳烦你动腿。

“想体验自然景观的可以坐 林间滑道,想体验激流勇进的可以坐 皮划艇漂流,要是这些都不够刺激,有的景区甚至可以开 卡丁车下山,硬是在山里为游客凿出了一座迪士尼。”

如今上到七八十岁的老年人,下到二三十岁的脆皮年轻人,都被江浙沪的全自动爬山宠服帖了。

“登山本来就是为了体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不是单纯为了爬楼。而且平时发个爬山登顶的朋友圈无人在意, 但当你微信步数不足1000却站在了山顶的时候,全世界都会吻上来,纳闷你是怎么做到的。”

当代年轻人的脆皮体质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以前想趁假期多打卡几个地方来次特种兵旅游,搞不好得把小命搭上。

自从全自动山出现, 脆皮和特种兵两个词不再是天平两端,J人和P人也实现了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山路一点没爬,风景一点没落,坐电梯半天不到就能玩个来回,完全不耽误去下一个景点打卡。”

图源:陈菜布

初次来江浙沪旅游的东北姑娘笑笑,还以为在千岛湖爬了个全自动山纯属偶然。

直到仔细做了功课才知道,“西湖边的 雷峰塔里有电梯, 南京的牛首山也有上山电梯,隔壁 神仙居景区南天梯的电梯,相传斥资2000万打造,不禁让人怀疑装不装电梯,是当地评5A景区的标准之一。”

图源:UU

不管是景区内卷,还是便民福利,来玩的游客只管渔翁得利。

打工人晓伟以前最发愁的,就是放假时拖家带口旅游,“一到当地,全家的共识就是看看当地的5A景区,可惜落到实地, 老的爬不动,小的不爱爬,对全家的腿脚都是一次考验。”

“但爬全自动山就不怕众口难调了,往上一站轻松把全家输送到山顶, 而且还避免了不少家庭矛盾。

就拿出门带的行李来说,但凡提到上山,老一辈就会自动在书包里塞上几根黄瓜和苹果,出门一提溜死沉。现在有'电梯托运',行李额多点也没关系,背着不费啥劲。”

最近带父母爬全自动山, 甚至成了一些家庭的大孝子标配,“无痛上山一回之后,我爸在回家逢人就吹儿子带自己爬过高科技山。还让我列出国内有哪些山头有电梯,可以巡回登顶打卡。”

过去两年爬山被不少户外博主玩成了装备竞赛,但自从全自动山出现之后,不少年轻人借此退出了这场内卷。

穿着始祖鸟拿上登山杖,往山脚一站发现根本用不到。全自动山真正的打开方式,是把大山逛成公园。景致普通的路段坐电梯轻松掠过,景好的地方拐进登山步道活动活动筋骨,这里不卷别的,要的就是随心所欲的松弛感。”

又懒又爱赏景的年轻人, 先是带火了泰山陪爬,接着捧红了黄山轿夫,直到全自动山出现之后,才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本命玩法。

“不用担心自己是否太重而产生负罪感,也不害怕会成为显眼包,更不用担心对方会中途卸货坐地起价。

唯一的变数就是电梯有可能故障,但就算坏了充其量被卡在原地,不妨碍直接切换到旁边的步行道,无缝开启爬山模式继续登顶。”

图源:Arc方大葱

关于江浙沪为啥热衷于把大山爆改成宝宝滑梯,具体缘由已不可考。“有人说是 因为本地的电梯制造业发达,不用起来实在可惜。也有人猜测是 江浙的山普遍缓平,上下山增加点娱乐设施,反倒提升了可玩性。”

但无论如何,自从全自动山闯入年轻人视野之后,一些原本客流不太多的景区在装完电梯之后被盘活了,而原本人流量只有旺季和旺旺季的热门景点,已经开启了新一轮内卷。

“有的山不仅提供电梯,还可以 骑电动白龙马上山,有的景区装的是 飞天魔毯,直接往上一躺即可解锁4D环绕实体山景。”

一些年轻人甚至把爬全自动山当成了一种 新型约会方式,“平时吃饭看电影太无聊,但真要去大自然里,大家爬山累得龇牙咧嘴,一不小心还会倒扣印象分。”

“但爬全自动山完全没有这种困扰,大家在说说笑笑中一边赏景一边登顶,不用担心在满头大汗的状态下出片从而失去表情管理 ,就算最后没看对眼,也全当找了个搭子在野山迪士尼一日游了。”

自从爬全自动山不用动腿之后,年轻人就有种不费吹灰之力征服了一座山的感觉。 有人甚至整理出了全国装有登山电梯的景区攻略,计划无痛爬山到60岁。

“除了江浙沪,贵阳黄果树瀑布、洛阳老君山、青海卓尔山也都有自动电梯上山。”

图源:没有名字

而且一些5A景区的电梯,本身就是值得一看的景观。“相传张家界的百龙天梯是世界最高、运行速度最快的户外电梯,往上一站直冲云霄,喜提《流浪地球》同款。”

被全自动山宠到了的年轻人觉得,比起随处可见的“我在XX很想你”,和一到晚上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大型灯光秀, 全自动山才是真正把钱花在刀刃上的人造景观。

“上班已经够累了,放假再来场军训拉练属实遭不住。还好有全自动山托管腿脚,可以轻松登顶领略山顶景致。 现在就是非常希望有生之年喜马拉雅山也能通电梯,睡一觉就能登顶,不敢想象会有多爽。”

ENDING:

就像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一样,全自动山已经成了情侣、闺蜜、亲子出行旅游的最大公约数。

虽然有的高科技山爬一次,把索道电梯的费用全算下来,比健身房的月卡还贵。但对于一些打工人来说,“不用哄小孩哭闹,不用听对象唠叨,更不怕爸妈半路喊累打道回府,相当于花小的门票钱,给自己上了家庭和睦险。”

当你不用在假期兼职全家人的导游加保姆时,才有机会彻底洗掉班味,回归旅游本来的心境。赏赏景,吹吹风,在自动扶梯护送到山顶的全家福里,每个人都笑得出来。”

【今日话题】

你爬过全自动山吗?

封面来源:陈莱布

头图来源:UU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