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天的相关成语是:噩噩浑浑、浑浑沌沌、浑浑噩噩。
浑天的拼音是:hún tiān。注音是:ㄏㄨㄣˊㄊ一ㄢ。结构是:浑(左右结构)天(独体结构)。
浑天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浑天详细内容】
⒈我国古代关于天体的一种学说。认为天地的形状浑圆如鸟卵,天包地外,就像壳裹卵黄一样。天半在地上,半在地下,其南北两极固定在天的两端,日月星辰每天绕南北两极的极轴旋转。引汉扬雄《法言·重黎》:“或问浑天?曰:落下閎营之。”《后汉书·天文志上》“今绍《汉书》作《天文志》”刘昭注引汉蔡邕《表志》:“言天体者有三家:一曰《周髀》,二曰《宣夜》,三曰《浑天》……唯浑天者近得其情,今史官所用候臺铜仪,则其法也。”《晋书·天文志上》:“前儒旧説,天地之体,状如鸟卵,天包地外,犹殻之裹黄也;周旋无端,其形浑浑然,故曰浑天也。”⒉即浑仪。参见“浑仪”。引《太平御览》卷二引晋虞喜《安天论》:“太史令陈季胄以先贤制木为仪,名曰浑天。”《宋书·天文志一》:“﹝文帝元嘉﹞十七年,又作小浑天,径二尺二寸,周六尺六寸,以分为一度,安二十八宿中外宫,以白黑珠及黄三色为三家星,日月五星,悉居黄道。”清俞正燮《癸巳类稿·九道论》:“九道法明,始有浑仪,浑仪亦曰浑天。”郑观应《盛世危言·西学》:“浑天之制,昉于璣衡,则测量有自来矣。”
二、网络解释
浑天关于天体的一种学说,古代认为天地浑圆如鸟卵。
三、汉语大词典
(1).我国古代关于天体的一种学说。认为天地的形状浑圆如鸟卵,天包地外,就像壳裹卵黄一样。天半在地上,半在地下,其南北两极固定在天的两端,日月星辰每天绕南北两极的极轴旋转。汉扬雄《法言·重黎》:“或问浑天?曰:落下闳营之。”《后汉书·天文志上》“今绍《汉书》作《天文志》”刘昭注引汉蔡邕《表志》:“言天体者有三家:一曰《周髀》,二曰《宣夜》,三曰《浑天》……唯浑天者近得其情,今史官所用候台铜仪,则其法也。”《晋书·天文志上》:“前儒旧说,天地之体,状如鸟卵,天包地外,犹壳之裹黄也;周旋无端,其形浑浑然,故曰浑天也。”(2).即浑仪。《太平御览》卷二引晋虞喜《安天论》:“太史令陈季胄以先贤制木为仪,名曰浑天。”《宋书·天文志一》:“﹝文帝元嘉﹞十七年,又作小浑天,径二尺二寸,周六尺六寸,以分为一度,安二十八宿中外宫,以白黑珠及黄三色为三家星,日月五星,悉居黄道。”清俞正燮《癸巳类稿·九道论》:“九道法明,始有浑仪,浑仪亦曰浑天。”郑观应《盛世危言·西学》:“浑天之制,昉于玑衡,则测量有自来矣。”参见“浑仪”。
四、其他释义
1.我国古代关于天体的一种学说。认为天地的形状浑圆如鸟卵,天包地外,就像壳裹卵黄一样。天半在地上,半在地下,其南北两极固定在天的两端,日月星辰每天绕南北两极的极轴旋转。2.即浑仪。
五、关于浑天的造句
1、人们可以通过浑天仪观测到日月星辰运行的情况。
2、历代器物上都有龙的图饰,这是台中自然科学博物馆中陈列的仿宋代浑天仪模型。
3、从公元二世纪张衡的时代,到公元六世纪耿询的时代,使表演用的浑天仪和天球仪转动起来的水钟技术孕育了早期机械钟的出现。
4、张衡的宇宙天体观是“浑天说”,认为“浑天如鸡子”,天和地的关系就象蛋壳包蛋黄一样,天外地内。
5、张衡为中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
6、葡萄牙的国旗图案有红色和绿色的双直条,双条交间处是一个浑天仪,刚好位于葡萄牙盾牌的下方。
六、关于浑天的英语
Copyright © 2019- oldu.cn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12327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