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年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唯识造句

唯识造句

来源:年旅网

唯识的造句有:本文从现代心理学角度考察了唯识学之心法八识所建构的认识结构。历史意义卷首有作者自序,说明撰写此书的用意,同时对《成唯识论》的题目作了解释。

唯识的造句有:化教又可分作性空教、相空教、唯识圆教三类。本文从现代心理学角度考察了唯识学之心法八识所建构的认识结构。 注音是:ㄨㄟˊㄕˊ。 结构是:唯(左右结构)识(左右结构)。 拼音是:wéi shí。

唯识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1.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基本主张。外境只是心识所变现的,没有客观的对象和外境,只有心识。2.佛教典籍。二十唯识论的略称。

二、引证解释

⒈佛教语。谓一切事物皆为人的耳、目、口、鼻、身、意、神识、灵性等八识所变现,没有心外之物。参阅《成唯识论》。引《楞严经》卷五:“我以諦观十方唯识,识心圆明,入圆成实。”鲁迅《两地书·致许广平六十》:“太虚倒并不专讲佛事,常论世俗事情,而作陪之教员们,偏好问他佛法,什么‘唯识’呀,‘涅槃’哪。”

三、国语词典

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基本主张。谓外境只是心识所变现的,没有客观的对象和外境,只有心识。

四、网络解释

唯识唯识是一个梵语(Vijñāptimātratāsiddhi),音译毗若底摩坦喇多,梵语倒置,称为识唯,汉土译为唯识。唯识宗立论,以我人心识之外的万有现象,皆是由我人心识自体所变现而来,亦即是由第八阿赖耶识中的种子所变现生起,故除心识之外,万有现象皆非实在。因此说:‘唯识无境’;或自万有现象自识所变一面来说,称为‘唯识所变’。

关于唯识的诗句

一生补处论唯识  唯识王三操  唯识此五者  

关于唯识的成语

唯唯否否  唯邻是卜  唯所欲为  唯唯连声  进退唯谷  唯妙唯肖  任人唯贤  唯利是图  

关于唯识的词语

唯邻是卜  唯利是图  唯才是举  唯所欲为  敢不唯命  任人唯贤  唯利是从  进退唯谷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唯识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oldu.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