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国语辞典是:佛教指证悟宇宙真理,解脱一切烦恼的人。为梵语buddha的音译。《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桓帝时,襄楷言佛陀、黄老道以谏,欲令好生恶杀,少嗜欲,去奢泰,尚无为。」也作「浮屠」、「浮图」、「佛驮」。佛陀[fótuó]⒈佛教指证悟宇宙真理,解脱一切烦恼的人。为梵语buddha的音译。也作「浮屠」、「浮图」、「佛驮」。引《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桓帝时,襄楷言佛陀、黄老道以谏,欲令好生恶杀,少嗜欲,去奢泰,尚无为。」英语Buddha,transliterationofSanskrit,theall-enlightenedone德语Buddha(S)法语GautamaBouddha。
佛陀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佛陀详细内容】
1.佛教的创始人,姓乔答摩,名悉达多。2.佛教指证悟宇宙真理,解脱一切烦恼的人。
二、网络解释
佛陀(佛教创始人)佛陀本指释迦牟尼,后演为觉悟真理者之总称。为佛教用语。印度梵名Buddha,巴利名同。又作浮头、没驮、步他、馞陀、复豆、浮屠、浮图。意为觉者、觉悟者。
三、辞典修订版
佛教指证悟宇宙真理,解脱一切烦恼的人。为梵语buddha的音译。《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桓帝时,襄楷言佛陀、黄老道以谏,欲令好生恶杀,少嗜慾,去奢泰,尚无为。」也作「浮屠」、「浮图」、「佛驮」。
四、辞典简编版
佛教中指证悟宇宙真理解脱一切烦恼的人。如佛陀释迦牟尼。 △浮屠、浮图、佛驮
五、关于佛陀的词语
六、关于佛陀的造句
1、佛陀满怀爱心,希望将那些受苦的人救上来,没想到因为一个人的一念瞋心,所有人又堕回地狱。
2、他们推尊佛陀为无边苦难的救主。
3、只见这孩子眉清目秀,隆起一块沿着鼻梁直贯脑门的伏羲骨,唇色红润,唇形四方饱满有棱,虽然貌相童稚,但有着佛陀般的庄严宝相,眼神平静含笑地正在打量她。
4、佛陀本身认为是如此重要,将之含括在佛教徒皈依三宝中。
5、有一次,尊者阿难随著佛陀到憍萨罗国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城南郊外的只树给孤独园。
6、如果你继续前进、向内移动,有一天你到达本质。佛陀称为法身。无为,无不为。一切都消失了,所有二元性都消失了,你已经来到存在的本质。那个本质是解脱。那个本质是涅盘。你不用去任何地方找它,你一直带着它。
Copyright © 2019- oldu.cn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12327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