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年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并命的意思是什么

并命的意思是什么

来源:年旅网

并命的解释是:1.拚命,舍命。2.比喻尽最大的力量。并命[bìngmìng]⒈拚命,舍命。⒉比喻尽最大的力量。

并命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并命详细内容】

拚命,舍命。比喻尽最大的力量。

二、引证解释

⒈共命运;同死。引《宋书·索虏传》:“我与此城并命,义不使此城亡而身在也。”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兄弟》:“﹝王元绍﹞为兵所围,二弟争共抱持,各求代死,终不得解,遂并命尔。”⒉犹言捐生。引《后汉书·西羌传》:“今国家无德,恩不及远,羸弱何辜,而当并命!”《资治通鉴·魏元帝景元元年》:“人谁不死,正恐不得其所,以此并命,何恨之有!”⒊亡命;逃亡在外。引《东周列国志》第七二回:“吾父忠於国家,知我必欲报仇,故使并命於楚,以絶后虑。”併命:1.拚命,舍命。《旧五代史·明宗纪一》:“吾王命我取葛司徒,他士可无併命。”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七:“自和议成而军士灰心,敌益狂狡,遂有四忠併命之祸。”清王韬《淞滨琐话·魏月波》:“闻戚娶女,鬱怒填胸,立刻拏舟至城,将与女併命。”⒋並命:1.一同受命。引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保路运动》:“或有不轨之徒从中鼓煽,强者併命于寻仇,弱者絶望于逃死,众志一暌,全体瓦裂,终非国家福也。”《礼记·内则》:“毋敢敌耦於冢妇,不敢并行,不敢並命,不敢并坐。”孔颖达疏:“并有教令之命。”唐权德舆《太原郑尚书远寄新诗走笔酬赠》诗:“昔岁经过同二仲,登朝並命惭无用。”唐张署《赠韩退之》诗:“白简趋朝曾並命,苍梧左宦一联翩。”⒌拼命。引清采蘅子《虫鸣漫录》卷二:“某今日与人争不胜,已买刀藏腰际,将与仇者並命。”

三、网络解释

并命bingming

四、汉语大词典

共命运;同死。《宋书·索虏传》:“我与此城并命,义不使此城亡而身在也。”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兄弟》:“﹝王元绍﹞为兵所围,二弟争共抱持,各求代死,终不得解,遂并命尔。”(1).犹言捐生。《后汉书·西羌传》:“今国家无德,恩不及远,羸弱何辜,而当并命!”《资治通鉴·魏元帝景元元年》:“人谁不死,正恐不得其所,以此并命,何恨之有!”(2).亡命;逃亡在外。《东周列国志》第七二回:“吾父忠于国家,知我必欲报仇,故使并命于楚,以绝后虑。”并命:1.拚命,舍命。《旧五代史·明宗纪一》:“吾王命我取葛司徒,他士可无并命。”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七:“自和议成而军士灰心,敌益狂狡,遂有四忠并命之祸。”清王韬《淞滨琐话·魏月波》:“闻戚娶女,郁怒填胸,立刻拿舟至城,将与女并命。”(2).比喻尽最大的力量。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保路运动》:“或有不轨之徒从中鼓煽,强者并命于寻仇,弱者绝望于逃死,众志一暌,全体瓦裂,终非国家福也。”并命:1.一同受命。《礼记·内则》:“毋敢敌耦于冢妇,不敢并行,不敢并命,不敢并坐。”孔颖达疏:“并有教令之命。”唐权德舆《太原郑尚书远寄新诗走笔酬赠》诗:“昔岁经过同二仲,登朝并命惭无用。”唐张署《赠韩退之》诗:“白简趋朝曾并命,苍梧左宦一联翩。”(2).拼命。清采蘅子《虫鸣漫录》卷二:“某今日与人争不胜,已买刀藏腰际,将与仇者并命。”

五、关于并命的成语

一日并命  挨肩并足  哀梨并剪  哀喜交并  倍日并行  并世无两  

六、关于并命的造句

1、在学校的大门口,魏特琳多次挺身阻止日军进入校内,并命令他们离开,甚至当日军咒骂她和用血迹斑斑的刺刀在她脸上乱晃时,她也毫不退让。

2、晚辈自引《天龙八部》原着伏笔,冒骂名之辱,引先生之着续其新着,并命名该着为《乱世骄子》。

3、袁世凯挥笔题写“旷代逸才”四字,并命人制成匾额颁予杨度。

4、朱兄,适才接获少侠急讯飞传,说是白眉老怪果然调虎离山,庄外频频告警,命我等速速赶回,并命朱兄亦须赶回湖滨别业。

5、陆贞拿着司衣司做出来的锦布给皇上皇后查看,皇上非常的高兴,并命陆贞负责野蚕丝在全国的推广,同时皇上给这种锦布起名叫陆锦。

6、国民政府为此通电全国,称“宝山之战,姚子青全营与孤城并命,志气之壮,死事之烈,尤足以动天地而泣鬼神。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并命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oldu.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