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年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经济性裁员与实务操作分析劳动争议

经济性裁员与实务操作分析劳动争议

来源:年旅网
第1种观点: 我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或者生产经营不善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即所谓的经济性裁员,应当提前30日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问:这里的濒临破产和严重困难在实际中怎么界定?答: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的条件是企业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一般性经济困难,如财务指标一般性恶化,产业结构不合理不能作为企业进行经济性裁员的根据。企业要想合法裁员,只能通过与职工进行协商解除合同,但企业没有单方面解除合同的权利。问:媒体上在讨论一小时走人是否合情合理,而我们想知道经济性裁员时搞这种突然袭击是否合法?不合法怎么惩罚?答:根据劳动部制定的《关于贯彻〈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的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应按五个程序进行的规定,目前有些单位在裁员时为了保全商业秘密,搞一小时走人,实质上侵害了被裁减员工的合法权益,其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应当受到法律的惩罚。国外企业特别注重劳工保护,我国某单位在秘鲁一个上亿美元的投资项目曾经因为对当地劳动政策重视不够,致使企业蒙受了巨大经济损失,教训是深刻的。目前,我国一些企业职工认为企业给了一点遣散费就心满意足了,不要白不要,早晚还得走人,在被解雇的问题上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进行讨价还价的。我们认为,提前30天的通知时间涉及到被裁减人员进一步就业的问题,是不能打折扣的。用人单位必须向工会或全体职工报告情况,听取他们对裁员的意见。从规定表面看,似乎听取意见只是履行程序问题,但是,如果工会或全体职工对此有不同意见,他们有权要求用人单位重新处理,并可向有关方面反映情况,请求上级工会组织或劳动行政部门予以干预。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程序是对劳动者权利保障的行政措施,便于劳动行政部门对企业裁员行为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必要时予以处罚。根据《劳动法》及相关政策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这种改正措施应当包括延续或恢复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补发劳动者被单方面解除合同至劳动争议裁决之日劳动者的工资;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用人单位要承担赔偿责任。问:对于无论企业搞不搞经济性裁员,但都不能把不允许裁的员工经济掉的情况,能否进一步详细地阐释一下?答: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工伤和职业病需经劳动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或者职业病鉴定。患病医疗期需经诊疗医院出具相关证明。而三期的时间长度是:孕期一般好掌握,医疗体检记录就能证明;产期不仅包括分娩婴儿还应包括自然流产、人工流产的法定康复期;而哺乳期一般指婴儿分娩后一年时间。问:如果因裁员把劳动者的权益裁掉了,劳动者怎样去告用人单位?答:根据法律规定,劳动争议实行先置仲裁程序,即: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不能协商解决,也不愿通过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解决或者调解不成的,劳动者必须先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不服的,方可向人民法院起诉。最好的办法是劳动者推举出一至三名职工代表,由职工代表在熟悉劳动争议案件的律师的帮助下进行相关证据收集,然后再启动相应的纠纷解决程序,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维护。

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经济性裁员是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裁员行为。经济性裁员需要符合相应的条件并听取职工意见,同时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裁员方案。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第3种观点: 法律分析:关于劳动法中经济性裁员的相关问题是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七十二条 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

Copyright © 2019- oldu.cn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12327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