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9000月工资需要扣除900元的个人所得税,按照2021年个人所得税的标准,5000元以上工资才需要扣缴个人所得税,工资是5000到8000元的,扣缴的税率为3%,工资是在8000到17000元,税率为10%,9000属于第三档税率为10%,所以需要扣除900的个税。国家政策规定工资所在档次越高的税率越高,三档之后每上升一个档次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以5%的幅度上涨。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第3种观点: 法律分析:全国各地缴费基数与比例略有差别,以下计算以深圳市为例:一、社保缴费计算:1、养老保险:9000×8%=720元2、医疗保险:9000×2%=180元3、失业保险:9000×0.5%=45元4、基本公积金:9000×5%=450元5、汇缴补充住房公积金(非政策强制):9000×7%=630元综上所述:五险一金总缴费额为:1395~2025元720+180+45+450=1395元720+180+45+450+630=2025元二、个人所得税缴费及最终拿到工资计算:1、2018年10月1日以前的旧个税法:(1)按社保最高缴纳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税前工资-五险一金-起征点=9000-2025-3500=3475元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3475×10%-105=242.5元税后工资=税前工资-五险一金-应纳个税=9000-2025-242.5=6732.5元(2)按社保最低缴纳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税前工资-五险一金-起征点=9000-1395-3500=4105元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4105×10%-105=305.5元税后工资=税前工资-五险一金-应纳个税=9000-1395-305.5=7299.5元2、2018年10月1日以后的新个税法:(1)按社保最高缴纳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税前工资-五险一金-起征点=9000-2025-5000=1975元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1975×3%-0=59.25元税后工资=税前工资-五险一金-应纳个税=9000-2025-59.25=6915.75元(2)按社保最低缴纳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税前工资-五险一金-起征点=9000-1395-5000=2605元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2605×3%-0=78.15元税后工资=税前工资-五险一金-应纳个税=9000-1395-78.15=7526.85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