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烧连营七百里的吴将是指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三国时期,具体时间为蜀汉章武元年(221年)至章武二年(222年),持续了一年的时间,刘备为了报吴夺荆州、杀关羽之仇,率大军攻吴,吴将陆逊被任命为大都督,统领吴军抵抗蜀军,陆逊采取了坚守不战的策略,避免与蜀军正面冲突,由于蜀军深入吴境,补给线较长,加上天气炎热,蜀军士气逐渐低落,刘备为了舒缓军士的酷热之苦,命蜀军在山林中安营扎寨以避暑热,陆逊看准时机,命士兵每人带一把茅草,到达蜀军营垒时边放火边猛攻,蜀军营寨的木栅和周围的林木为易燃之物,火势迅速在各营漫延,蜀军大乱,被吴军连破四十余营,这一战,史称“火烧连营七百里”,成为三国时期的重要战役之一,也在《三国演义》中有详细的描述,陆逊因此战名声大振,被后世誉为杰出的军事统帅。陆逊(183-245),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是三国时期吴国的著名军事家和政治家,在孙权的领导下,为吴国的建立和发展立下了赫赫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