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年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先行羁押时间能否用于折抵缓刑刑期?

先行羁押时间能否用于折抵缓刑刑期?

来源:年旅网

先行羁押时间不能折抵缓刑考验期,拘役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有期徒刑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侦查中的羁押期限可分为一般、特殊和重新计算三种;重新计算羁押期限的情况包括发现重要罪行和身份不明等;精神病鉴定时间不计入羁押期限。

法律分析

一、先行羁押的时间是否可以折抵缓刑

1、先行羁押的时间是不可以折抵缓刑的考验期的。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应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三条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

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二、可以延长羁押期限的条件

1、侦查中的羁押期限,是指犯罪嫌疑人在侦查中被逮捕以后到侦查终结的期限。侦查中的羁押期限可以分为一般羁押期限、特殊羁押期限和重新计算的羁押期限三种:

(1)一般羁押期限。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两个月。如果犯罪嫌疑人在逮捕以前已被拘留的,拘留的期限不包括在侦查羁押期限之内。

(2)特殊羁押期限。特殊羁押期限,意指侦查羁押期限的延长,但必须符合法定条件并履行相应的审批手续和程序。

(3)重新计算羁押期限。根据刑事诉讼法遇有下列情况不计入原有侦查羁押期限,即重新计算羁押期限:

2、在侦查期间,发现犯罪嫌疑人另有重要罪行的,自发现之日起依照规定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的,由公安机关决定,无需人民检察院批准,但须报人民检察院备案。

3、犯罪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侦查羁押期限自查清其身份之日起计算,但不得停止对其犯罪行为的侦查取证。对于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也可以按其自报的姓名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4、对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作精神病鉴定的时间,不计入侦查羁押期限。其他鉴定时间则应当计入羁押期限。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先行羁押的时间不能折抵缓刑的考验期。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羁押期限可根据情况延长,包括一般羁押期限、特殊羁押期限和重新计算的羁押期限。重新计算羁押期限的情况包括发现犯罪嫌疑人另有重要罪行、犯罪嫌疑人身份不明等。精神病鉴定的时间不计入侦查羁押期限。以上为相关法律规定,供参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2015修正):第二章 枪支的配备和配置 第八条 专门从事射击竞技体育运动的单位配置射击运动枪支,由国务院体育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由国务院公安部门审批。营业性射击场配置射击运动枪支,由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报国务院公安部门批准。

配置射击运动枪支时,由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发给民用枪支持枪证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犯罪 第一节 犯罪和刑事责任 第十八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Copyright © 2019- oldu.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