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年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非要式行政行为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非要式行政行为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来源:年旅网

非要式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在没有依据法律法规或超越法定权限的情况下所作出的行政行为。这类行为违反了行政机关的法定职权和程序规定,因此是非法的。非要式行政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条的规定,即行政机关只能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规定作出行政行为。因此,非要式行政行为是违法的,受到法律的限制和制裁。

管理者在面对非要式行政行为时,应当及时向上级主管行政机关或监管部门反映情况,并寻求法律援助。同时,可以通过法律诉讼的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要求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在实际操作中,管理者可以通过与律师合作、寻求法律援助机构帮助等方式来维护自身权益。

案例分析:某公司因未按规定缴纳税款,被税务机关要求缴纳滞纳金。但在查证过程中发现,公司实际已按时缴纳税款,不存在拖欠情况。税务机关无法提供相关证据和法律依据,却强行要求公司支付滞纳金,属于非要式行政行为。公司可以向税务机关提出书面申诉,并寻求法律援助,维护自身权益。

Copyright © 2019- oldu.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