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他人身份信息贷款是违法行为,否则将构成骗取贷款罪并需承担刑事责任。同时,私自盗用或冒用他人个人信息将承担侵权责任。贷款买房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包括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在镇上永久居住或有效居留身份、稳定的职业和收入、良好的信贷和贷款服务能力、购买房屋的合约或协议、不低于30%的购房首付款、认可的资产作为抵押或质押,以及贷款人规定的其他条件。
法律分析
借用他人身份信息贷款是违法行为。如果有这种行为,就会构成骗取贷款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公民的个人信息和身份证信息是受法律保护的。未经本人允许,私自盗用或冒用这些信息,将会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和赔偿损失的侵权责任。
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构成要件如下:
1、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2、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
3、犯罪客体是公民个人身份信息的安全和公民身份管理秩序;
4、客观方面表现为以窃取、收买等方法大肆收集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
二、贷款买房需具备的条件如下:
1、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2、开发人员在该镇永久居住或有效居留身份;
3、一个稳定的职业和收入,良好的信贷,贷款服务能力;
4、订立合约或协议,以购买房屋;
5、没有住房补贴的购房人的购房价格不低于30%的购房者首付;住房补贴的个人承担部分的30%作为购房首付款;
6、贷款人认可的资产作为抵押或质押,或有足够补偿能力的单位或个人;
7、贷款人规定的其他条件。
结语
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防范贷款买房中可能出现的违法行为。公民个人信息和身份证信息受法律保护,未经本人允许私自盗用或冒用将承担侵权责任。贷款买房需满足一定条件,否则可能构成骗取贷款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