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民事团体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实施的犯罪行为。职务犯罪的起诉标准是依据犯罪事实和证据是否能够构成犯罪来确定的。只有在犯罪事实和证据充分、明确的情况下,才能够起诉。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83条规定:“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不当利益,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占有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一条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于涉及单位的职务犯罪案件,可以向单位所在地的上级机关或者同级机关提出移送审查、起诉的建议。”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应当审查案件的事实、证据和适用法律的正确性,认为有必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总之,职务犯罪的起诉标准是要求犯罪事实和证据充分、明确,符合法律规定,才能够起诉。同时,相关机关应当严格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进行审查和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