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无效需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法院确认。争议发生时,双方不能随意终止合同,需立即申请确认合同有效性,待裁决书出炉后再决定是否终止。合同无效情形包括欺诈、胁迫、免责排除劳动者权利及违反法规。劳动者应警惕公司欺骗,签合同时需谨慎。
法律分析
劳动合同的无效,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因此,在发生争议的时候,任何一方都不能随便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而是应该立即提请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要求确认劳动合同的效力,等裁决书下来之后,劳动者或用人单位才能决定是否终止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1、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2、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因此广大劳动者在签订合同的时候一定要长点心,注意不要被公司给欺骗了。
拓展延伸
劳动合同纠纷的解决途径及相关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纠纷的解决途径主要包括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和诉讼三种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相关法律依据,当劳动合同发生纠纷时,雇主和劳动者可以先尝试通过劳动争议调解机构进行调解,协商解决纠纷。如果调解不成功,双方可以选择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仲裁结果具有法律效力。如果仲裁结果不满意,任何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依法判决。劳动合同纠纷的解决途径和法律依据为保障劳动者和雇主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保障和维权途径。
结语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的无效需要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人民法院确认。因此,在发生争议时,双方不应随意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而是应立即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人民法院提起申请,要求确认劳动合同的有效性。只有在裁决书作出后,劳动者或用人单位才能决定是否终止劳动合同。广大劳动者在签订合同时应保持警惕,避免被公司欺骗。劳动合同纠纷的解决途径包括调解、仲裁和诉讼,为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保障和维权途径。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六条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第二十七条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因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八十六条劳动合同依照本法第二十六条规定被确认无效,给对方造成损害的,有过错的一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Copyright © 2019- oldu.cn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12327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