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明代美食指南《考吃》记载,明代初创的食蟹工具有锤、镦、钳、铲、匙、叉、刮、针8种,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腰圆锤、小方桌、镊子、长柄斧、调羹、长柄叉、刮片、针。故称之为“蟹八件”。古人发明食蟹工具后,吃蟹成了一件文雅而潇洒的饮食享受。以小巧玲珑的金、银、铜餐具食蟹,妙趣横生,可以说是一种逸致的高雅餐饮活动。
蟹八件
明清时代,文人雅士品蟹乃是文化享受,赏菊吟诗啖蟹时,人人皆备有一套专用工具,苏沪杭俗称“蟹八件”。根据有关资料可知,明代最初发明食蟹餐具的人,名叫漕书,为了吃蟹减少麻烦,吃得方便畅快,他创造了锤、刀、钳三件工具来对付蟹之硬壳,后来逐渐发展到八件。食蟹又分“文吃”和“武吃”,所谓的“武吃”吃的是快意,“文吃”吃的是工具。 后来从明代至初年,在此基础上,又发展到蟹三件(鼎、签子、锤)、四件、六件、八件、十件、十二件,后发展到鼎盛时期最多的一套吃蟹工具竟多达六十四件(《美食家》)。这些食蟹工具一般用铜制作,考究的则用白银制作。因为从坚韧度来说,金虽贵重但硬度不及银,而铜又很容易污染食品,所以按理说,上乘的“蟹八件”也应该是白银制的。其工艺极为精巧,刮具形状有点像宝剑,匙具有点像文房中的水盂。盛蟹肉用的是三足鼎立的爵。这些食蟹工具,又都配有圆形或荷叶形状的盘,盘底下有雕成龙状的三足。
蟹八件包括小方桌、腰圆锤、长柄斧、长柄叉、圆头剪、镊子、钎子、小匙,分别有垫、敲、劈、叉、剪、夹、剔、盛等多种功能,造型美观,闪亮光泽,精巧玲珑,使用方便。螃蟹蒸煮熟了端上桌,热气腾腾的,吃蟹人把蟹放在小方桌上,用圆头剪刀逐一剪下二只大螯和八只蟹脚,将腰圆锤对着蟹壳四周轻轻敲打一圈,再以长柄斧劈开背壳和肚脐,之后拿钎、镊、叉、锤,或剔或夹或叉或敲,取出金黄油亮的蟹黄或乳白胶粘的蟹膏,取出雪白鲜嫩的蟹肉,一件件工具的轮番使用,一个个功能交替发挥,好像是弹奏一首抑扬顿挫的食曲。当用小汤匙舀进蘸料,端起蟹壳而吃的时候,那真是一种神仙般的快乐,风味无穷。靠了这蟹八件,使苏州人把阳澄湖大闸蟹吃得干干净净。
明清时代文人雅士举行蟹宴,不仅仅是吃螯剔肉,解馋饕食,而是品蟹、饮酒、赏菊、吟诗,为金秋时节的风流韵事。这种吃蟹的乐趣在《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笔下有充分而生动的描写,读之回味无穷,令人难忘。
也有人认为,这些工具是苏州人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今天你添一件,明天我添一件,没有定论,只为合用。 由于并非寻常百姓用品,只在富庶人家使用,到了近代不仅难得一见,式样也简化了。在梁实秋的《雅舍说吃·蟹》变成了“食客每人一件小木槌,小木垫,黄杨木制,旋床子定制的,小巧合用,敲敲打打”,与古时相比倒退的厉害。
20世纪60年代后这套物件作为腐朽代表便逐渐从苏沪杭各大饭店、蟹庄的餐桌上消失了,而前些年有一阵又冒出过蟹八件的身影,但毕竟这些叮叮当当的饮食器械已经不太适合现代人的习惯了,据说用“蟹八件”拆完一只蟹至少得半个小时,如今谁还耗得起这个工夫。只不过是当时附庸风雅的一种象征,不过这也肯定只是在上流社会中有所流行,民间则不会投入太多的精力。而今天的中国社会,与明朝那时也有几分相似,有不少附庸风雅的人群,“蟹八件”可能会成为不久之后的一种流行时尚。
如何吃螃蟹
餐前准备:螃蟹八件套
传统的螃蟹八件套包括:蟹盆、剪刀、签子、长柄勺、腰圆锤、长柄斧、蟹钳、剔凳。其中你至少需要一把蟹钳、一把长柄勺、一直签子以及一个蟹盆。蟹钳可以帮你解决用牙啃得尴尬,长柄勺可以用来wai蟹黄,用签子“捅”出蟹钳中的肉,把剥开的蟹壳扔进蟹盆。
正式餐厅应该提供洗手盅,千万别当成饮品喝掉。如果餐厅没有提供,为了保持优雅,可以向服务人员要求几片柠檬和一碗清水,自己将柠檬泡在碗中,吃完用于洗手,会显示非常讲究和优雅。
开始吃螃蟹
把螃蟹翻过来,揪掉尾巴,运气好的话还能看到满满的蟹黄。然后吸出蟹黄,注意这时候最好不要沾调料,因为你要品尝螃蟹最为鲜美的第一口!
去掉上壳,里面还会藏着大量蟹黄。
用勺子将蟹黄拢到一起,一定要用勺子,一定要用勺子,一定要用勺子。(重要的事说三遍)往蟹壳里淋一些姜醋汁,吃掉蟹黄。蟹嘴的下方有一个三角锥形的部位,那个是蟹胃,不能食用。
把蟹体掰成两半,两边的腮是不能吃的这大家都懂。据说歪果仁还给它起了个外号叫“dead man’s fingers”,可以以此炫耀自己的学识。
再次一分为二,吸吮或者用工具挑出其中的肉。这一步可以稍微粗狂些,反正其他人也都会这样做的。
把蟹爪沿关节掰开,用签子或爪尖捅出中间的蟹肉,既方便还能完整吃到蟹肉,何乐而不为。
用蟹钳剪碎蟹螯,最后用爪尖挑出隐藏在其中的蟹肉。最后一步了,千万坚持住不要用牙咬,否则前功尽弃。
完成以上步骤,一只完整的螃蟹就被我们优雅的吃掉了。当然,别忘了最后要用柠檬水洗洗手。
Copyright © 2019- oldu.cn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12327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