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是非常难受的时候,不少人都受到它的困恼,而痛经的人却是越来越多的,痛经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和我们的体质有关系,还有平时的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心。那么痛经怎么办呢?治疗痛经有什么好的方法呢?痛经吃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1、推拿治痛经 2、中医治疗痛经的秘方
3、痛经食疗方 4、药酒治疗痛经
5、中医泡脚良方治疗痛经 6、治疗痛经的茶饮
7、冬季痛经怎么办 8、中医外治五法治疗痛经
9、生孩子能治疗痛经吗
推拿治痛经
对于女性来说,每个月都会有月经,这不是最痛苦的时候,最为痛苦的就是痛经了,相信一些人深有体会吧。当我们面对这事情的时候,难道真的没有什么好的改善方法吗?小编告诉大家,其实推拿能够治疗痛经的哦,一起来看看吧。
在此介绍对痛经非常有效果的几个穴位,分别是以下几种。
关元:肚脐正下方3寸处;
三阴交:这个穴位在我们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后缘的地方;
阿是穴:两侧腰部最痛的部位。
气海:肚脐正下方1.5寸;
肾俞:在后腰,与肚脐相平,脊椎旁边1.5寸,左右各一穴;
另外还有一个腰阳关(以脊椎为纵坐标,髋骨最高点为横坐标就可以找到),每个穴位按摩几秒钟。有痛经的女性平躺在床上,按摩时可以采用推法(用手掌根前后推),也可以用揉法(用手掌根作圆周运动),不论顺时针倒时针,以达到发热、酸胀感为宜。在月经来潮前1周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
保健的推拿按摩适合亚健康人群:疲劳了可以去按摩松弛筋骨,但也有一些情况是不适合做按摩的。如严重的高血压、心脏病、骨质疏松症、皮肤病、传染性疾病等患者都不适宜做推拿按摩。如果是颈部疼痛,更应慎重选择按摩,最好是拿着X光片给按摩医生看过以后,再接受按摩。
不要在过饱、过饥时做推拿按摩,老人、体弱的小孩、妇女最好不要进行按摩。别认为力度越重效果越好,其实不然,被按摩者应该是感觉略微酸痛,但完全可以承受时为最佳力度,不会感到心慌、头晕、恶心等。特别是对于心脏病、高血压患者,还可能因按摩力度过大而导致疾病复发。
中医治疗痛经的秘方
很多女性被痛经折磨的痛苦不堪,所以如何缓解痛经成为了她们最为关心的问题。那么,女性怎么样才能远离痛经烦恼呢?要想知道答案,赶紧跟小编一起来看看远离痛经的七大秘方吧!
1、止痛药备用
如果担心痛经,最好的办法是在经期前一周,通过中成药来调节,如果时间来不及,可以在口袋里放两片止痛药。万一在考场上出现痛经,可以救急。和避孕药相比,止痛药的副作用要小得多。
2、按摩有助活血行气
平时可适当按压“三阴交”和“太冲”这两个有利于活血行气的穴位:其中“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上缘三指宽的位置;而“太冲”则位于足部的背侧,大拇指与第二个脚趾的中间。在高考前后适逢经期,出现痛经或小腹疼痛时,按摩此两穴可有助缓解症状。
3、加热身体
通过喝热水、多穿衣服等方法加热身体,能扩张血管、加快血流、对抗子宫平滑肌收缩,进而减轻疼痛。实验证实加热身体同时口服安慰剂的止痛效果可媲美口服止痛药物,若在加热身体的同时口服止痛药则能将药物起效时间提前一半。
4、保持头低臀高姿势
痛经时跪在床上、抬高臀部,保持这种头低臀高的姿势能改善子宫的后倾位置,方便经血外流、解除盆腔瘀血,减轻疼痛和腰背不适症状。
5、补充矿物质
钙、钾及镁矿物质,也能帮助缓解经痛。专家发现,服用钙质的女性,较未服用者还少经痛。镁也很重要,因为它帮助身体有效率地吸收钙。不妨在月经前夕及期间,增加钙及镁的摄取量。
6、避免咖啡因
少食含咖啡因的食物咖啡、茶、巧克力中所含的咖啡因,会使你神经紧张,可能促成月经期间的不适,咖啡所含的油脂也人刺激小肠。
7、运动
在月经来潮前夕,多走路或从事其他适度的运动,将使你在月经期间较舒服。
虽然说痛经是女性在月经期间因为某些因素经常会碰上的情况,但仍需要我们引起高度重视,因为痛经得不到及时治疗的话是会造成严重后果的。所以患上痛经的女性,一定要及时调理治疗。
痛经食疗方
说起痛经相信很多女性都被这件事困恼着吧,严重的人还会出现胃痛、呕吐、头痛、腰酸等多种症状,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的进行调理。那么痛经吃什么好呢?有那么缓解或者治疗痛经的小呢?下面就由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些能够治疗痛经的食吧。
我们平时除了少吃油炸、辛辣、生冷、刺激的食物外,没有别的特殊的饮食要求的,在痛经的时候,我们可以适当的吃一些糖类的食物,这有助于缓解疼痛。
中医认为要多吃具有温通、顺气、化淤、补虚作用的食物。温通食物有荔枝、海马、生姜、茴香、花椒。顺气食物有橘皮、柚子。化淤食物有桃仁、米酒。补虚食物有乌骨鸡、核桃、羊肉、山药等。
藏红花鸡蛋
原料:藏红花1,5g,鸡蛋1个。
制法:将鸡蛋打一小孔,入藏红花后拌匀,用纸封口上笼蒸熟。
功效:养血活血,调经止痛。适用于痛经或月经不调等证属血虚血瘀者。
服法:每次到经期的时候,我们每天吃一个藏红花鸡蛋,一直吃到月经完全没有了为止,三个月为一个疗程,我们连续吃一个疗程。
鲜味羊肉汤
原料:羊肉500g,当归、生姜各25g,草果、花椒各5g,清水0mL。
制法:羊肉洗净切块;当归用纱布扎好,加草果、花椒、生姜等配料后,小火焖至熟烂,去药渣,食肉喝汤。
功效:行气活血,调经止痛。适用于气滞血瘀证。
服法:月经前1次/d,连服3—5日。
川芎煮鸡蛋
原料:鸡蛋2个,川芎9g,艾叶4g,黄酒适量。
制法:我们把鸡蛋、川芎、艾叶一起放在锅里面煮,等到鸡蛋煮熟了之后在拿出来把鸡蛋壳剥了,然后再放到药汤里,继续用小火煮五分钟,后加入适量的黄酒,吃蛋喝汤就好了。
功效:活血化瘀止痛。适用于气滞血瘀证。
服法:日服1料,5料为1个疗程,经前服。
黑豆红花饮
原料:黑豆、红糖各30g,红花6g。
制法:把黑豆、红花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煮至黑豆烂熟,除去黑豆、红花,留汁,加红糖搅匀即成。
功效:活血化瘀止痛。适用于气滞血瘀证。
服法:2次/d,1杯/次。
蛇莓蛋
原料:鸡蛋2个,蛇莓g,米酒2匙。
制法:鸡蛋加水适量煮熟,去壳,加蛇莓煮沸半小时,对入米酒即可。
功效:活血益气。适用于气滞血瘀证。
服法:1日分2次食蛋饮汤。
痛经女性经期禁用5类饮品
很多女性都要承受经期痛经的巨大痛苦,痛经可使患者出现头痛、乏力,甚至可致休克,为减轻痛经的痛苦,女性经期要禁用以下饮品。
1.含咖啡因的饮料
经期过量饮用含咖啡因较多的饮品如咖啡,会使乳房胀痛,引起焦虑、易怒与情绪不稳,加重痛经症状,同时更消耗体内储存的维生素B,破坏碳水化合物的新陈代谢。
2.酒
酒会消耗身体维生素B与矿物质,过多饮酒会破坏碳水化合物的新陈代谢及产生过多的动情激素,刺激血管扩张,引起月经提前和经量过多。
3.冷饮
较为寒凉的饮料在经期应禁用,以免造成气血瘀滞,引起月经量少、痛经等不适。
4.牛奶
乳酪类是痛经的祸源,如牛奶、起司、奶油、酵母乳,这些食物会破坏镁的吸收,加重痛经等腹部不适症状。
5.绿茶
经期经血中含有比较高的血红蛋白、血浆蛋白,女性经期过后会流失大量铁质,应多补铁。而茶中含有的鞣酸,会影响肠黏膜对铁离子的吸收,引起贫血;还会使女性情绪不稳、暴躁,导致痛感加剧。
药酒治疗痛经
用药酒治疗疾病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记载。近些年来药酒在临床上的应用是更趋广泛,应用药酒治疗痛经也取得了满意疗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中药剂型的改革,药酒将会更被人们青睐。
(1)病人自己制药酒
①药酒的加工处理:一般来讲,从药店买来的药材大多都已加工成了饮片,我们可以再将其适当粉碎一下即可。对于较大的皮、根、茎、矿石类,果实类等捣成粗颗粒。叶、草等剪成2厘米长的草段即可。
②酒的选择:制取药酒大多宜用50度以上的白酒,这个度数的酒便于将药物的有效成份浸出。然而大多数妇女不喜欢用高度酒,这样的话就可选用黄酒,能胜白酒者可选用白酒。
③药酒的制取:这里介绍两种制取药酒的方法:一是冷浸法,适用于以白酒制取药酒。将加工好的药材浸入酒中密封,每日摇动两次,三周后过滤去渣,或再加入适当调味品(如蜂蜜、白糖)即可。二是热浸法,适用于以黄酒制取药酒。将加工好的药材浸入黄酒中,待2小时后再隔水加热约20分钟,取下后密封浸泡24小时,过滤去渣,或再加矫味品后即可以服用。
(2)药酒在痛经临床运用
气滞血瘀型
①丹参祛痛酒:丹参、元胡各30克,川牛膝、红花、郁金各15克,酒500毫升。冷浸或热浸法制取。月经前3天开始服,每日3次,每次服15~20毫升。
②当归元胡酒:当归、元胡、没药、红花各15克,白酒1000毫升。冷浸法制取。每日3次,每次10~15毫升。月经前3天开始服。
③田七丹参酒:田七30克,丹参60克,黄酒500毫升。热浸法制取。每日2次,每次服20~30 毫升,月经前3天开始用。
④山楂荔枝酒:山楂、荔枝核各50克,酒600毫升。冷浸或热浸法制取。每日2~3次,每次15~20毫升。经前3天开始用。
寒湿凝滞型
①茴桂酒:小茴香30克,桂枝15克,白酒300毫升。冷浸法制取。每日3次,每次服15~25毫升,月经前3~5天开始服。
②红糖醴:红糖10克,黄酒50毫升。文火煮沸后顿服,每日1剂。
③调经酒:当归、川芎、吴茱萸各12克,炒白芍、茯苓、陈皮、元胡、丹皮各9克,熟地、香附各18克,小茴香、砂仁各6克,白酒1500毫升,黄酒1000毫升。热浸法制取。每日2次,每次15~25毫升,月经前5天开始服。
阳虚内寒型
①少腹逐瘀酒:小茴香、干姜、肉桂、五灵脂、蒲黄各20克,元胡、当归、川芎、赤芍各30克,没药10克,白酒1500毫升。冷浸法制取。每日2~3次,每次10~15毫升,月经前3天开始服用。
②乌药温经酒:乌药30克,肉桂、川芎、干姜各15克,白酒500毫升。冷浸法制取。每日2次,每次15~20毫升,月经前1周开始服。
③胡桃酒:胡桃仁120克,小茴香、杜仲、补骨脂各60克,白酒2000毫升。冷浸法制取。每日2次,每次20~30毫升,月经前1周开始用。
湿热下注型
①公英薏仁酒:蒲公英50克,薏苡仁30克,黄酒1000毫升。热浸法制取。每日2次,每次20 ~30毫升,月经前1周开始服。
②龙胆泻肝酒:龙胆草、黄芩各30克,山栀子20克,柴胡、泽泻各10克,车前子、木通各6克,生地、当归各5克,黄酒1000毫升。热浸法制取。每日3次,每次20~25毫升。月经前1 周开始服。
气血不足型
①归芪酒:当归、黄芪各150克,大枣100克,黄酒1500毫升。热浸法制取。每日3次,每次1 5~25毫升。
②十全大补酒:党参、黄芪、熟地、当归各30克,茯苓、白术、白芍、川芎各20克,肉桂、甘草各10克,黄酒1500毫升。热浸法制取。每日3次,每次15~25毫升。
③人参金芍酒:生晒参、参须、白芍各30克,白酒1000毫升。冷浸或热浸法制取。每日3次,每次10~15毫升。
肝肾亏损型
①固本酒:人参、麦冬、天冬、熟地、生地各15克,黄酒1000毫升。热浸法制取。每日3次,每次15~30毫升。
②固精酒:枸杞子60克,当归30克,熟地90克,黄酒1500毫升。热浸法制取。每日2~3次,每次服15~20毫升。
③滋阴止痛酒:女贞子、枸杞子、生地各30克,龟版、川楝子、元胡各20克,黄酒1000毫升。热浸法制取。每日3次,每次20~30毫升,月经前3~5天开始服用。
中医泡脚良方治疗痛经
大多数女性月经期间都会患有痛经,经常会影响工作、学习和休息。不妨试试在家用中药泡脚,或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1、阳虚寒盛型
表现为下腹冷痛,热敷痛减,手脚发冷。治应温经散寒止痛。泡脚所选药物应多以入足少阴肾经的药物为主,并加入适量引经药咸水。
可用肉桂、丁香、乌药、当归、川芎各15克,干姜、小茴、吴茱萸各6克,食盐少许,煎水泡脚。
2、气亏血虚型
表现为经期或经后小腹隐隐作痛,用手按腹部有轻微疼痛感,月经量少、色淡。治宜补气养血调经。中医认为,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泡脚所选药物应多以入足太阴脾经的药物为主,并加入适量的引经药甜水。
可用白芍、当归、川芎、熟地、白术、杜仲、黄芪各15克,饴糖适量,煮水泡脚。
3、气滞血瘀型
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经血色暗而带有血块。治应调和气血,化瘀止痛。因为“女子以肝为本”,泡脚所选药物应多以入足厥阴肝经的药物为主,并加入适量的引经药醋。
可用青皮、乌药、益母草各30克,川芎、红花各10克,加入约两升水,50毫升左右的醋,大火煮开,再用小火煎煮30分钟,等药冷却至50℃时连渣倒入盆中泡脚,盆中药液量应浸没踝关节,如果药液不足量,可加适量温水。
泡脚之前可先用热气熏蒸一会儿脚部,等水温适合时开始泡脚。泡洗过程中可加热水,最好是能泡至全身微微出汗。泡脚时脚应在药中不停地活动,让足底接受药渣轻微的物理刺激,最好是用手擦揉脚趾,尤其是大脚趾。煎煮过的中药可反复利用几次。每次泡脚要坚持30分钟以上,且持续3个月。
所有适龄女性皆可以采用中药泡脚的方法来调理身体。不过专家提醒,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中药泡脚治痛经,对证选用才有效。
治疗痛经的茶饮
下面,请看小编为你推荐的8款缓解痛经的浓茶,让你安然度过经期,不再受痛经的闹腾。
1、玫瑰花茶:治疗气血不畅型痛经
长期坐在办公室的女性,总是缺乏运动,体内血液循环不通畅。玫瑰花茶性质温和,具有较强的活血化瘀,调和脏腑的作用,并能帮助加快人体新陈代谢速度,加快血液循环,同时还能帮助减轻痛经时的剧烈疼痛感。此外,玫瑰花茶还能淡化面部色斑,美容效果也是很不错的哦。
2、肉桂茶:治疗体寒身虚型痛经
很多MM都是要漂亮不要健康,在大冬天穿着单薄的衣裳,导致下半身寒气聚集,从而导致月经失调、体质虚弱,加剧了痛经的症状。此时不妨喝一杯气性温和的肉桂茶,帮助调理血气,温补体虚型的身体。如果可以的话,建议使用姜茶外敷或者泡脚,这样寒气能够更快散出。
3、高丽参茶:治疗气血两虚型痛经
过度减肥、长期熬夜都容易造成女性气血两虚。气血两虚的人平常很容易感到疲惫,工作的时候打不起精神,脸色也比较差。想要改善这种状况,就要从基础开始调理。推荐喝高丽参茶,因为高丽参性温、滋养气血,能够较快改善气血两虚的情况。此外,还要多吃菠菜、瘦肉等富含钾质以及维生素的食物。
4、薰衣草茶:治疗压力过大型痛经
有时候,痛经并不是因为身体缺乏什么或者发生病变,而是因为压力过大。月经即将到来之时,容易引发情绪波动。加上职场女性工作困扰很多,很容易引发心理性压力过大,导致痛经。这类型的痛经,可以选择饮用薰衣草茶。薰衣草具有凝神静气的作用,能有效缓解痛经。
5、黑木耳红枣茶:治疗血热体虚型痛经
很多女性痛经过后会伴随经量增多,长久不下,这是因为血热体虚。想要改善这种症状,不仅需要补血,还要益气和气。血热的女性千万不能吃凉性的食物,虽然表面上血热暂时转为中性,但是如果不进行体虚的食补,反而会导致体虚越来越严重。
6、山楂桂枝红糖汤:治疗体寒身虚型痛经
山楂肉15克,桂枝5克,红糖30~50克。将山楂肉、桂枝装入瓦煲内,加净水2碗,用文火煎剩1碗时,加入红糖,调匀,煮沸即可。具有温经通脉,化瘀止痛工效。适用于妇女寒性痛经症及面色无华者。
7、姜枣花椒汤:治疗体寒性痛经
生姜25克,大枣30克,花椒100克。将生姜去皮洗净切片,大枣洗净去核,与花椒一起装入瓦煲中,加水1碗半,用文火煎剩大半碗,去渣留汤。饮用,逐日一剂。具有温中止痛工效。适用于寒性痛经,并有光洁皮肤作用。
8、姜枣红糖水:治疗体寒身虚型痛经
干姜、大枣、红糖各30克。将前两味洗净,干姜切片,大枣去核,加红糖煎。喝汤,吃大枣。具有温经散寒工效。适用于寒性痛经及黄褐斑(肝斑)。
冬季痛经怎么办
女性痛经本来就是很痛苦的事情,再加上寒冷的冬季,这会是“雪上加霜”。大部分的女性都会经历痛经,那么,怎么才能摆脱痛经?下面小编就来教你四招,希望对你的痛经有所帮助。
1、女性裸睡可防治痛经
女性裸睡时,身体自然放松,血流通畅;另外,女性裸睡的时候身体自由度很大,肌肉能有效放松,对治疗紧张性疾病的疗效极高。私处部位能有充分的通风透气,有利于神经的调节,有利于增强适应和免疫能力,可以有效达到治疗痛经的目的。
2、花椒泡脚治疗痛经有神效
花椒泡脚可以治疗痛经,但花椒泡脚的具体操作方法是什么样的呢?中医专家指出,先将花椒煎汤,然后将双脚洗净,再用花椒汤烫泡。天天坚持下去,长此以往,可起到缓解痛经之功效。
3、榴莲竟能“臭”走痛经
榴莲气味强烈,说它“臭气熏天”毫不夸张。但在泰国,由于其营养价值很高,榴莲常被用来当作病人、产后妇女补养身体的补品。榴莲性热,可以活血散寒,缓解痛经,特别适合受痛经困扰的女性食用:它还能改善腹部寒凉的症状,可以促进体温上升,是寒性体质者的理想补品:另外,用榴莲的果壳和猪骨头一起煮汤也是民间传统的食疗秘方。
4、山楂活血化瘀煎水喝赶走痛经
教授解释说,中医认为山楂有活血化淤行气的作用,是气滞血淤型痛经患者的食疗佳品。血淤型痛经患者常表现为行经第1—2天小腹疼痛,经量少,经色紫黯夹血块,血块排出后疼痛会减轻,伴乳房胀痛,甚至伴恶心、呕吐、腹泻、冷汗淋漓,甚至昏厥。
可在经前几天用15克山楂泡水或用水煎服。或取鲜山楂1000克,洗净后加清水,文火熬煮至山楂烂熟,加红糖250克,再熬10分钟,待其成为稀糊膏状。经前3—5天开始服用,每日早晚各吃山楂膏30毫升,直至经后3天停服,此为1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即可见效。
引发痛经的原因
月经是每个女性的“好朋友”,但也有不少白领丽人会在经期出现痛经现象,不仅影响工作状态,影响情绪,甚至使日常生活都受到影响。但是,你又知不知道,正是因为你自己平时的一些行为,引起自己痛经的呢?
1、饮食习惯不好
白领的工作压力大且过度思虑,再加上生育越来越迟、没时间吃饭、盲目节食减肥、喜爱重口味等,都导致月经失调,或会引起痛经。
2、工作压力大
长期超负荷的工作,会造成女性的神经一直处在一个紧张环境,会使女性对疼痛过分敏感,在经期时出现痛经现象。
3、作息时间不规律
白领工作忙碌,经常生活作息日夜颠倒,劳累过度,这都会导致月经不调,引起痛经。
4、经常受寒
在经期,如果女性受寒,会导致盆腔内的血管收缩,造成卵巢功能紊乱,会引起月经量过少,甚至闭经,也可能会出现痛经现象。
5、精神紧张、脾气大
不少女性会有这样的感觉;每次激动生气,都会感到心闷气短、呼吸困难等。这是因为人一旦发脾气,体内就会释放一种毒素。这种毒素会引起人体血液加快和改变体内某些正常的机制,让女性痛上加痛。
6、喜欢喝酒、吸烟
在吸烟和过量饮酒的女性中,有25%-32%的女性会因月经不调而到医院诊治。每天吸烟1包以上或饮高度白酒100毫克以上的女性中,月经不调的女性是不吸烟喝酒妇女的3倍。
7、内向孤僻
如果女性具有焦虑、内向、孤僻、多思多虑性格且卵巢功能不全,在不良心理刺激下,很容易引起停经,也容易出现痛经现象。
中医诊断不同类型痛经的依据
由于痛经的病因比较复杂,在痛经的诊断上往往需要更加慎重。中医在痛经的诊断上也是有着悠久的历史的,也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这里我们的就中医对痛经的诊断标准做个简单的介绍。
1、寒湿凝滞型
寒湿凝滞型痛经的诊断依据主要是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按之痛甚,经量少,经色黯黑有块,或畏冷身疼,舌苔白腻,脉沉紧。
2、气滞血瘀型
气滞血瘀型痛经的诊断依据是月经期小腹胀痛,长出现在经前一二天,还会出现胸胁乳房胀,或经量少,或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块,血块排出后痛减,经净疼痛消失,舌紫黯或有瘀点,脉弦或弦滑。
3、湿热下注型
症见经前小腹疼痛拒按,有灼热感,或伴腰骶疼痛;平时小腹时痛,经来疼痛加剧。低热起伏,经色黯红,质稠有块,带下黄稠,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而腻,脉弦数或濡数。
4、气血虚弱型
气血虚弱型痛经表现出的症状是经期小腹隐隐作痛,或小腹及阴部空坠,喜揉按,月经量少,色淡质薄,或神疲乏力,或面色不华,或纳少便溏,舌淡,脉细弱。
易患痛经的6大人群根据引起痛经的相关因素,以下6种情况的女性朋友容易患痛经。
(l)有关研究显示,月经初潮年龄的大小与原发性痛经有明显的相关性。其中,初潮年龄偏小的女性痛经发生率较高,同时痛经表现的程度也更为严重。
(2)痛经与女性经期过度劳累、紧张、寒冷及过敏体质有关。
(3)在经期、孕期、产褥期对生殖器的卫生重视不够;过早开始夫妻生活的女性。此外,有很多伴侣的女性容易发生妇科炎症从而引起痛经。
(4)人工流产手术在两次或宫腔操作过频的女性,容易引起粘连炎症而导致痛经。
(5)子宫内放置避孕环的女性,其子宫内膜组织前列腺素生成量增高,会导致痛经加重。
(6)喜欢抽烟的女性也容易痛经,而且痛经程度常随吸烟量的增加而增加,因为吸烟常会造成血管收缩而导致缺血产生疼痛。
中医外治五法治疗痛经
痛经是指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剧烈疼痛、腰酸、甚至恶心、呕吐的现象,它是妇女的常见病。痛经总会给女性带来许多烦恼,严重的会直接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
药膏外敷法
丁香、吴茱萸、细辛、延胡、乳香各等份,研末和匀,以适量益母萆膏调成软膏。一般在月经周期前5 天开始治疗。取麦粒大小药膏,置于2~2厘米大小的胶布上,贴于关元穴(脐下3寸处),1-2天换1次,经行3天后停用。
白药填脐法
云南白药适量,38度以上中高度白酒调为稀糊状,填于肚脐处,外用胶布固定。同时用热水袋热熨肚脐处,每日2~3次,每次10--15 分钟,药糊每日1换,连续3~5 天。
药酊摩擦法
三七15克,浸于75%医用酒精内10天,取适量涂于脐下关元穴、气海穴 (脐下1.5寸处)部位,用手摩擦,当有发热感并传至腹内时,疼痛即逐渐停止。
足浴疗法
鸡血藤、醋香附二制乳香、制没药、夏枯草各15克,加水2000毫升煮沸。待温后浸浴双足。每次15~20分钟,每日足浴2~3 次,痛经时连用3— 5天。
敷贴法
取当归、吴茱萸、乳香、没药、肉桂、细辛各50克,樟脑3克。先将当归、吴茱萸、乳香、没药、肉桂、细辛水煎2次,煎液浓缩为糊状,混入(溶于95%乙醇)适量乳香、没药液,烘干后研细末,加樟脑备用,月经前3天取药粉5克,用黄酒调为糊状,外敷脐,用胶布固定,药干则调换1次药,月经3天后取下,每月1次,连续使用,治愈为止。
红糖可有效对抗痛经对抗痛经的一个有效食物即红糖,因其具有益气养血、健脾暖胃、祛风散寒、活血化瘀等功效,可有效缓解女性经期疼痛症状,对身体健康有很大帮助。
红糖可以使女性身体温暖并增加能量,达到活络气血、加快血液循环的作用,且使月经较为顺畅的排出。如女性经期疼痛症状明显,或在经后感觉精神状态较差且起色不好,可在每日中餐前喝一杯浓度约20%的红糖水以调节机体;如各种不适症状较为严重时,女性可在晚餐前再加饮一杯,持续一个星期即可有效改善病症。
另外,红糖中含有的氨基酸、纤维素等物质,可以有效保护和恢复机体表皮、真皮层的纤维结构和锁水能力,强化机体皮肤组织的结构以及皮肤弹性,补充皮肤营养,促进细胞再生,延缓机体衰老。
除了单纯冲红糖水以外,女性还可自己制作简单的山楂红糖饮,先将50克生山楂肉洗净后加入水煎煮并去除渣滓,与40克红糖一同冲泡热饮,经期疼痛较重患者可每日可多次服用,不仅能够缓解病症,还可调节月经周期,纠正经期紊乱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