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年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4班级建设方案范文 篇12

2024班级建设方案范文 篇12

来源:年旅网

  一、指导思想

  小组建设是班级教育的基础,也是班级的基层管理组织,建设好小组对管理和合作学习,都有重大意义。我们将按照以人为本、充分利用当代积极心理学的最新成果,指导我们的小组建设,力争把小组建设成为优质、高效、有利于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基层组织。

  二、主要问题

  多少人一个小组最合适?如何分组?小组成员如何搭配?谁来做其中的核心人物?如何发挥小组的战斗堡垒作用?这是我们这次小组建设的要面临的基本问题。

  三、具体思路

  (一)小组建设基本思路

  小组建设要解决成绩不均衡问题,因此,我们拟在小组的基础上,对学生构成进行仔细分类,对小组结构进行科学规划。具体办法是

  1、组建基本的小组构成单元——“三人行”学习合作共同体

  原则上上每个小组6个同学,根据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不同,把全班学生分为三类,每组两个学习能力强和基础好(简称优或A)的学生、两个学习能力和基础中等(简称中或B)学生、两名学习能力较弱和基础较差(简称弱或C)学生。这样优、中、弱三类学生搭配。

  全班按成绩高低分成6个梯队,前9名为第一梯队,简称A1;10——18名为第二梯队,简称A2;19——28名为第三梯队,简称B1这样,就把全班学生分成A1A2B1B2C1C2三个梯队。

  然后每个小组由2“三人行”单元构成,每个“三人行”之间互相学习和帮助,这样,六个人就恰好构成一个小组!

  2、小组成员自由组合的基本原则推行小组成员在三人行的基础上自由组合,组长和组员双向选择,力求教育资源的均衡性。

  A、均衡性原则:即每个小组之间的搭配,是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男女比例都要顾及,不能够超过三比一。

  B、互补性原则:学生之间的学科、性格、性别都要互补。

  C、自愿性原则:推行小组之间组织由学生自主选择为主、老师指导为辅,按照平等自愿的原则组建小组。

  3、小组内职责分工及机构运作小组内部如何合理分工?

  按照组内功能不同,在小组内设置相应的工作岗位的。

  一长五员制的行政管理分工法

  a、小组长:负责全局工作,统一协调。

  b、考勤员:负责考勤。

  c、欣赏员:负责奖罚;提倡欣赏。

  d、记录员:负责各种情况登记。

  e、保洁员:负责组织日常卫生。

  f、通讯员:负责宣传、报道。

  这样安排,6名成员都有事情可做,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权力,有好处。但是也有弊端——那就是重管理功能,轻学习合作。

  学生的第一要务是学习,如果小组建设不能够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成绩的提升,再精彩的搭配方案、再辉煌的运作模式,对学生来说都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于是,我们根据同学们的意见,采取了以学科学习为核心、行政组长协调的项目分工制,对小组内部职能划分,做了重新考虑。

  具体办法如下:

  1、每组均由A类同学担任行政组长。(为什么要A类同学担当?因为A类同学一般学习习惯好,自律性较强,是小组建设的核心力量,是小组建设的主心骨。小组长是学习小组的行政负责人,总管本组的事务,小组发展愿景、小组口号等

  2均由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确定,这行政组长就好比一艘龙舟喊号子的人,只有吆喝大家心往一处用,劲往一处使,龙舟才划得快!)

  2、行政小组长只对班委负责,由班长直接管理,班长每周一次例会,行政小组长参加,汇报本组事务,传达班会要求,组织本组日常工作。

  3、在行政小组长下面,实行学科项目负责制,即学科组长为小组具体学科学习的召集人,组织、协调组内学科学习。这种分工最大的优点,是每个学科组长在组内该学科学习上具有发言权,在组织学科学习时,是全组的领导人,所有人都必须服从他,个人成就感和效率都高。

  4、学科组长,除了收发作业外,最重要的职责是了解本组同学的学习情况,负责搜集本学科的疑难问题并答疑,或者针对本组薄弱学科采取一些措施。

  这种项目分工,既能够满足班级日常管理的行政方面的需要,又能够激发每个成员的学习积极性,对学习小组建设很有好处。

  4、小组长的选择和安排

  大家都可以做组长,比如,一个同学管一门学科,或者管理小组的某一个专项任务,我们把他们叫学科组长。设定一个综合组长,学科组长服从综合组长的指挥。个个当组长,人人有事做。具体由尖子生分配到位,承担班内小组的排头兵。

  组员择小组,组长也从小组全盘利益考虑,选择组员。

  (二)小组日常活动管理——推行小组文化建设

  1、推行小组文化建设,取一个好组名

  推行小组命名制度,让每个小组都取一个有意思的组名。别小看这取名活动,取什么样的名字,体现出孩子们什么样的审美情趣,展示出了他们什么样的精神追求。要把取名活动,变成优雅文化熏陶的过程。

  2、推行晒组名活动展示学生梦想和追求

  确定好组名后,就开展“学习小组宣言”总动员班会,主要活动就是晒组名。具体办法是要求各组制作宣传画,画上要有小组命名、组名寓意、小组精神、小组组训、小组目标和个人特点和理想目标,同时还要晒组牌、组徽、组歌。通过晒组名,增强每个小组的集体荣誉感。

  (三)增强小组建设的一些基本做法

  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能有多大的成就要看有谁指点;一个人能有多么优秀要看他身边有些什么样的朋友。为加强我们班的小组建设,我利用“三人行”机制,给每一个孩子搭配一个优秀同伴,让他们结伴而行。

  1、三人承诺,给我们一个优秀小团队

  我对孩子们说:每一个“三人行”,都是我们自己的慎重选择,我们要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如果我们“三人行”做得不好怎么办?如果成绩下降怎么办?所有的这些问题如何解决?我们能不能签个合同,实现自己的庄严承诺呢?

  光有美好的愿望,没有行动不行,是不是拟定一个“三人行的学习、成长计划”?下面是可以借鉴的两个计划书。

  三人行计划“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三人考,必有重本焉。”

  原则:相互监督,肝胆相照,平等互惠,有规有矩。内容:

  1、相互督促学习,防止组内任何人员以某些不正当理由(如诈病,谎称低谷期等)开小差或犯困等违者——;

  2、相互鼓励学习,非不得已情况不准贬低他人,不准诋毁他人,违者要自我惩罚。

  3、对于问题咨询集中于中午解决,晚自习可安排30分钟时间,尽可能不超时;

  4、如真正低谷期,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可以稍微放纵一个上午或下午;

  5、每天完成作业,并3人互相检查完成情况和正确程度;

  6、有好主意可协商。

  目标:每个人确定好自己的在班上和年级的目标。

  2、制定小组自我评价方案

  让学生根据自己小组的情况,在下面两个方面进行自我评价:

  4 A、学习能力

  1、记忆效果(记忆力维持的长短);

  2、记忆效率(记东西的速度);

  3、耐力(上学前、晚自习后的加量);

  4、集中力(上课、自习注意力集中程度);

  5、毅力(抵制环境、克服自身不适的能力);

  B、学习习惯

  6、自主意识(主动提问、自由时间主动学习等);

  7、笔记(会做笔记、整理笔记);

  8、听课效率(只是在课上的掌握程度);

  9、复习、预习意识(是否养成习惯,一直坚持);

  10、复习、预习能力(是否有效率、有计划性);

  11、学习效率(注意是作业、背书、识记效率);

  12、在家主动学习情况;

  13、学习信心;

  14、学习方法(对在家学习方法总的评论,具体再互相讨论);

  3、改善小组的薄弱环节

  A、推进小组联盟活动

  B、小组交换学生

  C、对学生进行小组建设培训

Copyright © 2019- oldu.cn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12327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