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方一】土豆片敷法。
【食材】土豆。
【做法】将土豆切成土豆片或者是捣成土豆泥,土豆片或土豆泥外敷,2~4个小时更换一次。
【偏方二】六神丸治疗法。
【食材】六神丸、酒(蜂蜜或者是醋都可以)。
【做法】六神丸适量研磨,用酒、蜂蜜,或者醋调成糊状,然后均匀地涂在静脉炎的患部,用纱布包好并固定。一般每日敷2次,每次敷4个小时。
【外公问诊记】
有一天,从门外来了一个手臂红肿的人,他是从门口的门诊输完液过来的,这个人看样子有四十多岁了,一脸痛苦的表情,看见外公就说,让外公救救他。
外公让他坐下来慢慢说,这个男人就陈述了自己的病症,那就是每次输完液都会出现手臂红肿的现象,还有一些微微的疼痛感,这样持续很多年了,因此问问外公有没有解决的办法。
外公说,这是静脉炎的症状,其实这种病症还是很好处理的,只要用土豆就好了。先将土豆洗净,再切成约0.3厘米厚,直径约3厘米的圆形或2厘米×4厘米的长方形的薄片;然后沿静脉炎的走向一个接一个贴敷;最后在土豆片上包一层保鲜膜,2~4个小时更换一次即可,这样的方法非常省事。
当然,若是想让效果更好一些,外公还说了另外的一种方法,那就是用六神丸的方法。
将六神丸适量研磨,用酒或蜂蜜,也可以用醋调成糊状,然后均匀地涂在静脉炎的患部,包上纱布再用胶布固定。每次敷4个小时,每日敷2次,不过要注意在敷药后定期往纱布上滴水,以保持湿度。一般用上三四天就能把病治好。
这个病人听了以后,赶忙谢了外公,然后就回家准备去了。没过几天,给外公打电话说,他的静脉炎只要一用这个方法红肿就立刻消失了,他现在依旧每天都在坚持用,争取早日康复。
【外公说中医】
外公说,现在去看病,医生往往喜欢给患者开吊瓶,患者本身似乎也对打针输液很有偏好。究其原因,在于大多数人认为打吊针是见效最快的医疗手段。一项资料统计显示:在中国医院就医的患者打吊针率达到90%,而在外国只有30%。患有静脉炎的人越来越多,显然跟中国人喜欢打吊针有关。
静脉炎是因药物刺激血管壁,产生局部血管及皮肤组织炎性渗出,或者打吊瓶时手脚移动,使药液渗出到血管外组织而引起的一系列炎症。临床表现是患肢有条索状硬结,压痛明显,局部皮肤变红、发肿、发热、疼痛。一般来说,只要用热敷的方法就能治愈。
土豆片敷法是有科学原理的,因为土豆含有胆碱烷衍生物茄碱,能促进血液循环,起到活血、化瘀、止痛作用;同时土豆所含的大量淀粉具有吸水作用,能吸收发炎、肿胀组织里的水分,从而起到良好的消肿效果。
六神丸是由珍珠粉、牛黄、麝香、雄黄、冰片和蟾酥组成的,有清热解毒、消痈止痛的效果。现代研究发现,六神丸里最主要的成分是蟾酥、牛黄和冰片,这三味药具有强大的消炎止痛效果,因此用于静脉炎很对症,所以能收到显著的效果。
外公还讲了一个有关六神丸的传说:上海有个孤儿叫雷云尚,长大后做生意富甲一方,常接济穷人。有一年江南旱灾,饥民涌进上海,雷云尚开灶赈济饥民。到第四十九天二更时分,一个要饭的老公公在门外怒喝:“自己因腿脚不便来迟了,雷家就不给饭吃,原来是假善人!”伙计赶紧向他解释,雷掌柜的儿子嗓子肿痛,求医服药无效,掌柜为此愁累,才提前收档歇息。老公公吵嚷说:“他儿子就金贵?我就该饿死!”雷云尚出来问清原委,当即给老公公赔礼,吩咐伙计准备饭菜。老公公吃饱后抹抹嘴,说:“我老汉从不白吃,听闻令郎患喉症,我说一药,服后即愈!”于是用手指蘸茶水在桌上写下“珍珠粉”三字,便飘然而去。雷云尚正惊疑,外面又来一瘸腿老公公讨饭吃。他吃饱之后,也用手指蘸水写了“牛黄”两字就走了。当晚前前后后来了六个人,饭后都说了一种治喉病的药物。雷云尚突然明白:“这是仙人在救我儿子啊!”次日就命伙计备齐六味药:珍珠粉、牛黄、麝香、雄黄、冰片和蟾酥,煎水给儿子服下。才服2剂,雷云尚的儿子就张口说话,并能吃能喝了。雷云尚想到此药可以造福世人,于是出钱购置药材,研末制丸……这就是传说中六神丸的来历。
由于六神丸有较强的消炎镇痛作用,所以除了静脉炎,也可作为家庭常备的中成药,用于治疗口疮、咽喉肿痛、扁桃体炎;外敷还可治疗疖疮、痈疽疮毒、红肿热痛等急性皮肤感染和炎症。如果用于止牙痛、牙龈炎、牙周炎等,效果也特别好。其治疗方法是:每次含服4粒,再用5~10粒研成细末,涂于患部,1个小时左右疼痛就会消失。
但是外公强调了一点,不能把六神丸当作保健品滥用,因为它里面的蟾酥、雄黄均有一定的毒性,小孩子要格外注意按说明书上的用量使用。此外,六神丸含有的麝香易引起孕妇流产,所以孕妇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