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可发生的部位:
1、耳部:
发在耳后皱襞处,中医称旋耳疮。多发于耳前或耳后缝间,也有波及整个耳壳。耳后缝间皮色红裂,时 出黄水津津,名为旋耳疮。或称黄水疮、月蚀疮等,相当于外耳湿疹。以局部潮红、灼热、瘙痒、红斑、水泡、糜烂、皲裂、渗液、结痂等为其主要症状。皮损多对 称分布、痒感较著、易并发感染。以儿童患者居多。
2、手部:
本型最大特点是易受气侯影响,多见冬天加重,而夏季缓解。常常侵犯指背,皮损表现浸润增厚较明显,可伴皲裂及脱屑。奇痒难名,往往因洗涤剂等刺激而招致病情恶化。
3、小腿:
此型临床较为常见,好发生在胫部内、外侧面,分布对称,皮疹表现与急性或慢性湿疹相同。某些患者并发静脉曲张,多在小腿下三分之一处,患处因血液回流障碍,可引起慢性瘀血,局部色素沉着颇著,有的还可发生溃疡。
4、乳房:
女性常在哺乳期易患此病。好发于乳头、乳晕及其周围,往往双侧同时受累。皮疹呈红斑、浸润、糜烂、渗出及结痂,有时伴皲裂。自觉痒甚,且有轻度痛感。若停止哺乳,症状可迅速改善,直至获痊愈。
5、肛门湿疹:
不同部位的湿疹,其发病的症状也会不同。发生于肛周部位的湿疹,通常会出现红肿、糜烂等损害,慢性期呈浸润、肥厚,甚至发生皲裂。病发期间,患处奇痒且痛,并严重影响其正常排泄。由于经常搔抓,皮肤可变厚或变薄,萎缩发亮。
6、阴囊湿疹:
阴囊部位同样是湿疹的好发部位,急性发作者,有出现肿胀、流水、结痂等损害。慢性发作的患者,则会出现皮肤增厚及苔癣化病变,甚痒并易复发。此类病症的发生,常与局部多汗,外阴刺激、神经内分泌障碍、慢性前列腺炎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