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病假期间的工资发放规定:根据工作年限和在单位工作年限,医疗期为3个月至24个月。医疗期内180天以内,发放工资的70%,超过180天发放工资的60%。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如果公司不发放病假工资,劳动者可通过劳动监察大队举报或申请劳动仲裁。劳动部门将调查并收集证据。
法律分析
一、员工病假期间怎么发工资
企业职工医疗期(病假)的规定为: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为3个月,五年以上为6个月,实际工作十年以上在本单位工作五年以下6个月,五至十年9个月,十至十五年12个月,十五至二十年18个月,二十年以上24个月。
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医疗期内停工医疗累计不超过180天的,由企业发给本人工资的70%的病假工资,超过180天的,发给本人工资的60%的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
《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第三条
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
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
二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
二、公司不发病假工资怎么办?
病假,是指劳动者因疾病或非因工受伤,企业批准停止工作进行治病休息的期间。不少企业错误地认为,劳动者生病没有为企业提供劳动,因此企业就可以不必支付任何报酬。其实,劳动者在治疗期间,不仅可以享受医疗保险待遇,而且用人单位需要按照法定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病假工资。
如果劳动者请病假用人单位已经批准,就应当支付劳动者病假工资。一般情况下,如果劳动者要用人单位批准医疗期,须有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诊断证明。
如果公司不发病假工资,劳动者可带好证明去当地社保的劳动监察大队进行举报,或者直接申请劳动仲裁。
如果用人单位收走了劳动者的病历和药单,劳动者可以持复印件向劳动部门申请仲裁或者调解。
劳动部门立案后,就可以向用人单位收集证据。
结语
根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员工在病假期间享有相应的工资待遇。根据员工实际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的不同,医疗期可为3个月至24个月。在医疗期内,如果停工医疗不超过180天,企业需支付员工70%的病假工资;超过180天的,支付员工60%的疾病救济费,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如果公司未支付病假工资,员工可向当地社保的劳动监察大队举报,或直接申请劳动仲裁。劳动部门将协助收集证据,确保员工权益得到维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四章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第三十六条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十六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88年7月21日国务院发布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同时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2015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九条 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协助人民政府开展促进就业工作,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劳动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