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飞鼠体小,体长小于200mm。吻较钝。眼大,耳正常,四肢粗短。前足掌裸露,具掌垫和指垫,后足蹠部被毛,无蹠垫,而仅具4个趾垫。尾扁平,尾毛呈羽状排列。雌性乳头4对,即胸部2对,腹部2对。
小飞鼠冬夏毛两色,夏毛背面褐灰色,毛基灰黑色,毛尖端棕灰色;在背毛中杂有基部黑色、上段灰色、尖端黑色的针毛,使整个背面呈现灰黑色波纹。飞膜与体背色基本一致。腹面为灰色,针毛毛基淡灰色,尖端白色。眼眶周围具黑棕色眼圈。耳被淡棕色短毛。四足背面棕色,足蹠被以淡棕黄色毛。尾背、腹中央有1条深褐色略染灰色的条纹,两侧橙黄色。冬毛较夏毛浅,呈淡黄或黄灰色。
小飞鼠头骨颅全长不超过41mm。吻短,仅及颅全长的1/4。脑颅部凸圆,眶上突前具1个缺刻,眶上突沿眼眶向后突出。颧弓较平。鼻骨较短,其末端小于前颌骨末端之宽。听泡较大,其长大于上齿列之长。枕骨大孔呈近圆形。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会飞的老鼠,带你了解小飞鼠的生活习性
小飞鼠体小,体长小于200mm。吻较钝。眼大,耳正常,四肢粗短。前足掌裸露,具掌垫和指垫,后足蹠部被毛,无蹠垫,而仅具4个趾垫。尾扁平,尾毛呈羽状排列。雌性乳头4对,即2对,腹部2对。
小飞鼠冬夏毛两色,夏毛背面褐灰色,毛基灰黑色,毛尖端棕灰色;在背毛中杂有基部黑色、上段灰色、尖端黑色的针毛,使整个背面呈现灰黑色波纹。飞膜与体背色基本一致。腹面为灰色,针毛毛基淡灰色,尖端白色。眼眶周围具黑棕色眼圈。耳被淡棕色短毛。四足背面棕色,足蹠被以淡棕毛。尾背、腹有1条深褐色略染灰色的条纹,两侧橙。冬毛较夏毛浅,呈淡黄或黄灰色
小飞鼠无冬眠习性。夜行性,多于黄昏后活动,白昼也偶尔可见。日间受到惊动后,即慢慢爬至洞口,有的即窜出往下滑翔,着地后急速爬上就近的树干,最后紧贴身子隐没于树杈或枝叶密集处;有的则往往在其洞口探视片刻,视其周围的动静而窜出洞滑翔或留守洞内。常在树上攀爬,或在树枝间滑翔。滑翔时,尾平展,伸直四肢,撑开皮翼,向下飘动,远达50m。
小飞鼠筑洞及营巢的树种主要是山杨和桦树,占据营巢的乔木,由于其髓部被挖空,致使该树不久即枯死,而小飞鼠居住其中,日积月累,洞穴不断加深,但洞径始终不变,洞口大小恒定,仅有时会增加出入的洞口数。巢穴底部主要以苔藓类为巢材加以填充。小飞鼠驰洞口距地面的高度无规律性,低的2-3m,高的可至6-7m。
会飞的老鼠叫什么名字?
会飞的老鼠叫飞鼠,又名鼯鼠、小飞鼠,分布于东南亚、北美和欧亚,其身体小、头短圆、眼大、耳短,肘部至膝盖间具皮膜,四肢张开时皮膜绷紧,借此跃起滑翔。
说鼯鼠会飞其实是有些夸张的,严格来说它们只能在树与树之间做中短距离的滑行。因为鼯鼠的前后肢之间有宽而多毛的飞膜,并且它们的身体非常轻盈的原因,所以当它们从高处跳跃的时候就可以借势滑翔一段距离。
鼯鼠习性和特点:
鼯鼠喜欢栖息在针叶、阔叶混交的山林中。习性类似蝙蝠,白天多躲在悬崖峭壁的岩石洞穴 、石隙或树洞中休息,性喜安静,多营独居生活。夜晚则外出寻食,在清晨和黄昏活动得比较频繁,它行动敏捷,善于攀爬和滑翔。
素有“千里觅食一处便”的习性。有固定排泄粪便的地方。以坚果、水果、植物嫩芽、昆虫和小型鸟类为食。一般成年鼠体长约 25 厘米,尾巴几乎与身体等长。当它不开飞膜时,外形类似松鼠,背毛呈灰褐或棕色,腹面灰白色,四足背毛橘红色。
想养一只小飞鼠.从多大开始养好啊,3个月开始养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如果是第一次养,不建议养两个月以内的,因为小飞鼠太小了要每天喂奶,抵抗力也差。
小飞鼠是松鼠科、飞鼠属的动物。小飞鼠体型小,吻较钝,眼大,耳正常,四肢粗短,尾扁平。冬夏毛两色,夏毛背面褐灰色;冬毛较夏毛浅,呈淡黄或黄灰色。
小飞鼠特征
小飞鼠体长小于20厘米,吻较钝。眼大,耳正常,四肢粗短。前足掌裸露,具掌垫和指垫,后足蹠部被毛,无蹠垫,而仅具4个趾垫。尾扁平,尾毛呈羽状排列。雌性乳头4对,即2对,腹部2对。
小飞鼠冬夏为两种体色,夏毛背面褐灰色,毛基灰黑色,毛尖端棕灰色;在背毛中杂有基部黑色、上段灰色、尖端黑色的针毛,使整个背面呈现灰黑色波纹。飞膜与体背色基本一致。腹面为灰色,针毛毛基淡灰色,尖端白色。
小飞鼠生活习性
小飞鼠无冬眠习性。夜行性,多于黄昏后活动,白昼也偶尔可见。日间受到惊动后,即慢慢爬至洞口,有的即窜出往下滑翔,着地后急速爬上就近的树干,最后紧贴身子隐没于树杈或枝叶密集处;有的则往往在其洞口探视片刻,视其周围的动静而窜出洞滑翔或留守洞内。小飞鼠以松子、浆果、树枝的嫩芽为食,也食蘑菇,秋末常储存坚果等食物过冬。
小飞鼠的饲养方法
(1)喂食
鼠类都喜欢吃壳斗科类植物,但它们有时也会吃很多的昆虫,尽量给它喂点胡桃、栗子等其他坚果类的食物,它喜欢用力去咬坚硬的外壳,不过这样有利于它磨牙。最好经常给它喂这类食物,若是人工饲养的小飞鼠,就可以给它喂点苹果等其他水果。
(2)笼子
小飞鼠生性好动,活泼捣蛋,爬树是它的嗜好,这样的空间比较立体化,所以,最好给它提供一个空间宽敞的笼子。此外,它们也喜欢在树上筑巢,所以尽量将巢笼安在较高的地方。小飞鼠动作灵活而迅速,开关门时要尤其小心,以防它趁乱逃走。若察觉它要逃走时,应迅速而有力的将它抓住,并要适当的保护好自己,防止被咬伤。
(3)繁殖
小飞鼠的繁殖期为每年的4、5月份,每繁殖一次便产下4至5至幼鼠。当幼鼠的眼睛要睁未睁时,这时应由母松鼠来亲自喂养,这样会增加它们的感情,从而关系会更加亲密。刚生下时,最好给它喂烫热了的牛奶,每天喂5顿左右,慢慢地,将热牛奶逐渐换成其他柔软的食物。
什么是鼯鼠?
鼯鼠,也称飞鼠或飞虎,是对松鼠科下的一个族的物种的统称,称为鼯鼠族(Pteromyini)。
①分布地区
全世界现存13属34种,中国有7属16种,其中中国特产的有3种:复齿鼯鼠、沟牙鼯鼠和低泡飞鼠。本类动物多数分布在亚洲东南部的热带与带森林中,仅少数几种分布在欧亚北部和北美洲的温带与寒温带森林中。
②形态特征
一般成年鼠体长约 25 厘米,尾巴几乎与身体等长。当它不开飞膜时,外形类似松鼠,背毛呈灰褐或黄褐色,腹面灰白色,四足背毛橘红色。鼯鼠头宽、眼大、耳廓发达,前后肢间有宽而多毛的飞膜,借此起滑翔作用,后肢略长于前肢。 鼯鼠主要采食植物性食物,尤其爱吃松树、柏树的籽实、针叶和嫩皮,也喜欢其它含油脂多的坚果和嫩叶,偶尔捕食甲虫等小型动物。
体型多为中等。小飞鼠属体长13厘米以上,大鼯鼠属体长50厘米以上;多数种类的毛色都比较艳丽;牙齿多为22颗。
鼯鼠虽称“飞鼠”,但它们并不具备飞行能力,而是利用肢体与躯干间好似降落伞一样的翼膜在空中滑翔。这种没有自推进力的滑翔显然更适于体型较小的啮齿类动物,这也就是为什么绝大多数鼯鼠的身长在5到12英寸(约合13到30厘米)之间。绒鼯鼠是鼯鼠家族的一个另类,它们的站高达到2英尺(约合61厘米),浓密的尾巴伸直后的长度也有2英尺。70多年前,这种鼯鼠便被打上已灭绝标签。
③生活习性
鼯鼠喜欢栖息在针叶、阔叶混交的山林中。习性类似蝙蝠,白天多躲鼯鼠在悬崖峭壁的岩石洞穴 、石隙或树洞中休息,洞内铺有干草,冬季有用干草封洞口御寒的习性。鼯鼠性喜安静,多营独居生活。夜晚则外出寻食,在清晨和黄昏活动得比较频繁,它行动敏捷,善于攀爬和滑翔。
鼯鼠素有“千里觅食一处”的习性。无论活动范围多大,都固定在一处排泄粪便。一般在它所栖息的洞穴附近,选一个较大的洞穴排泄,其粪便常年堆积而不霉烂。橙足鼯鼠的干燥粪便是著名的中药材五灵脂。
Copyright © 2019- oldu.cn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12327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