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在中国,死刑是一种极其严厉的刑罚,同时也备受争议。反对者认为,死刑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还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支持者认为,对于极其严重的罪行,死刑是必要的。但无论是反对者还是支持者,都没有法律依据来证明死刑是否会引发社会不稳定。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有期徒刑二年以上或者无期徒刑以下刑罚可以确定有期徒刑且有法定刑期不满二年的犯罪分子,可以缓期二年执行。缓期执行时,可以对缓期执行期间进行教育、改造,依法可以减为有期徒刑的,可以依法减为有期徒刑。缓期执行期满,没有违法行为,可以免除刑罚。”也就是说,对于那些罪行较轻的犯罪分子,可以采取缓期执行的方式,给予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死刑必须报请最高人民核准。经核准后,应当在十日内执行。”也就是说,对于那些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必须经过最高人民的核准,并在短时间内执行死刑。
综上所述,死刑是否会引发社会不稳定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虽然死刑备受争议,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只有那些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才能被判处死刑。在执行死刑时,也必须遵循法律的程序。
Copyright © 2019- oldu.cn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12327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