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人应依法履行还款义务,债权人可向法院起诉并申请强制执行。债权人通常不能直接行使强制权,除非债务人违约或提供担保物。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根据案件性质和影响的大小来确定管辖权。起诉必须满足原告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明确被告、具体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并符合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管辖。
法律分析
欠债被起诉,涉及到的是民事纠纷,法院审理查明后会依法做出判决,债务人应当依照判决履行还款义务。
债务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债权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1、债务人不清偿债务,债权人只能向法院起诉,以合法的方式来强制债务人清偿债务。
2、通常情况下债权人是不能直接行使强制权的,包括扣押财产的行为。
3、下列两种情况允许债权人扣押财产:
(1)按合同约定一方占有对方的财产,对方不按照合同给付应付款项超过约定期限的,占有人有权扣押该债务人的财产;
(2)当债务人或第三人提供一定的财产物为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便可扣押抵押物,并可以抵押物的价值优先实现自己的债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十七条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八条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民事案件:
(一)重大涉外案件;
(二)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三)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债务人在民事纠纷中被起诉后,法院将根据审理查明的事实依法作出判决,债务人有责任履行还款义务。如果债务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一般情况下,债权人不能直接行使强制权,但在特定情况下,债权人可以扣押债务人的财产。根据以上法律依据,债权人应通过合法途径向法院起诉以迫使债务人清偿债务。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七条民间借贷纠纷的基本案件事实必须以刑事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该刑事案件尚未审结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出借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间借贷诉讼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
当事人持有的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没有载明债权人,持有债权凭证的当事人提起民间借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被告对原告的债权人资格提出有事实依据的抗辩,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原告不具有债权人资格的,裁定驳回起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载明的借款金额,一般认定为本金。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实际出借的金额认定为本金。
Copyright © 2019- oldu.cn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12327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