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年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三国演义》 篇1

《三国演义》 篇1

来源:年旅网

  教学设计

  ---文学名著导读

  晋江市罗山中学  蔡碧梅

  本节内容选自:语文版  七年级(上)  第四单元

  导读说明:

  “名著导读”是新教材增设的一个板块,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提高语文素养。在导读《三国演义》的过程中,只要能帮助学生在阅读之后能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将众多的人物及事件理出头绪即可,教师无须将前人的评价及自己的主观看法灌输给学生,而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来获取他们自己的个性化体验及认识。

  导读设想及目标:

  1、“导读”应结合文本的视觉和影视的视觉,使学生产生欣赏的欲望,然后以学生的潜心阅读为主,培养阅读名著的兴趣。

  2、指导学生通过阅读《三国演义》原著,了解其主要人物及事件,并能形成一定的认识和评价。

  导读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序幕。(用多媒体放映《三国演义》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2、展示课题:名著导读《三国演义》

  一提起《三国演义》,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一个个耳熟能详的英雄我们脱口而出:诸葛亮、关羽、张飞、曹操……的确,这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智谋、权术、机变、口才、勇气……在三国鼎立的舞台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二、导读名著

  (一)名著的形成

  1、《三国演义》的编撰者是罗贯中。

  罗贯中(1330——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和施耐庵合著的《水浒传》、代表作《三国演义》等。

  罗贯中生于元末明初的封建王朝时代。作为与“倡优”、“妓艺”为伍的戏曲平话作家,当时被视为勾栏瓦舍的下九流,正史不可能为他写经作传。惟一可看到的是一位明代无名氏编著的一本小册子《录鬼簿续编》,上写:“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天各一方。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所终。”

  2、《三国演义》的形成,课件展示:

  (1)晋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       

  (2)宋代讲史平话“说三分” 

  (3)元代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三分事略》 

  (4)明初罗贯中编撰《三国志通俗演义》  

  (5)清初毛纶毛宗岗整理和评点《三国志通俗演义》

  3、名著的影响

  (1)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熟语

  课件显示:唱空城计,过五关斩六将,说曹操曹操就到,乐不思蜀,

  赔了夫人又折兵,人在曹营心在汉,扶不起的阿斗。

  (2)其他影响,如:京剧“失”“空”“斩”是传统剧目;

  大型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

  易中天《品三国》让经典走向普通民众;

  教材选编《出师表》《赤壁之战》《孔明挥泪斩马谡》。

  (二)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

  1、要求学生说出几个《三国演义》故事回目。

  2、故事情节疏理:帝王创业

  其一:刘备建蜀

  问题:说说刘备在每个阶段的主要事迹。

  如:1、因时而起,结义弟得臂助(黄巾起义、桃园结义)

  2、诚心得贤相,宏图大展:(三顾茅庐、取荆州、收益州、占汉中,进位称帝)

  3、为义而不独生:兵败彝陵、白帝城托孤

  其二:曹操兴魏

  问题:说说曹操在每个阶段的主要事迹

  如:因时而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孟德献刀——矫诏讨贼——广罗豪杰——抢得时机,挟天子以令诸侯——白门楼擒吕布——徐州驱刘备——官渡败袁绍——取襄阳下荆州——赤壁败归——渭水败马超——平张鲁收汉中——传遗嘱奸雄数终。

  其三:孙权继业

  问题:叙述赤壁之战、白衣渡江、彝陵之战的故事情节。

  (三)生动典型的人物形象

  1、英雄建功

  其一:刘蜀集团——诸葛亮、关羽、张飞

  要求:历数这些人的主要战例或功绩。

  其二:魏晋集团——贾诩、荀彧、曹植、曹丕、司马昭

  要求:举出以上各人事迹一二例。

  其三:孙吴集团——周瑜、鲁肃、吕蒙

  要求:举出以上各人事迹一二例。

  其四:其他人物——吕布、华佗

  要求:简述二人事迹。

  2、人物分类

  其一:忠义类

  列举其代表人物及主要事例。

  如:义绝——关羽

  关羽,刘备的义弟,五虎大将排名第一。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因战乱而逃亡至涿郡。其后与张飞一起追随刘备。曾因汜水关前斩华雄、虎牢关前战吕布而闻名天下。官渡之战前被俘,被曹操拜为偏将军,封汉寿亭侯,为曹操杀了袁绍名将颜良、文丑。其后千里走单骑,骑赤兔马,提青龙偃月刀,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回到刘备身边。回到蜀为后,攻曹仁于樊城,水淹七军,收降曹操大将于禁,杀庞德,让华佗刮骨疗毒,威名远扬。但终因骄傲轻敌,刚愎自用,兵败麦城,被孙权所杀。关羽一生重情义,智勇双全,武艺绝伦。在《三国演义》中,他被塑造成“义”的化身。

  其二:智慧类

  列举其代表人物及主要事例。如:智绝——诸葛亮

  其三:奸诈类

  列举其代表人物及主要事例。如:奸绝——曹操

  3、谈谈诸葛亮的形象:

  诸葛亮是群众智慧的化身,他足智多谋、神机妙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课件出示对联。(一幅对联就可以概括他一生的事迹,写出他机智多谋,鞠躬尽瘁: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2)欣赏《三国演义》中《空城计》

  讨论:谁设的空城计?在什么情况下设了空城计,对手是谁?

  明确要求:针对所提出的问题,学生各抒已见,这样学生对小说情节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讨论:分析诸葛亮摆空城计的原因?分析空城计成功的原因?

  明确与要求:同学小组讨论,找出写诸葛亮摆空城计原因的句子,并用简洁的词概括这些原因。(摆空城计的原因:兵力少 无大将  力量悬殊  时间紧 魏兵杀来 难以撤退。这样看来,诸葛亮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摆的空城计。空城计取得成功的原因:知己知彼)

  讨论、在我们的课文里,写到了诸葛亮的几次笑呢?诸葛亮的这几次笑分别具有哪些不同特点?诸葛亮应该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在掌握故事情节的基础上,通过情节分析人物性格。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学会讨论。诸葛亮的三次笑:故做轻松、故做姿态→侥幸、如释重负→自豪、嘲笑   诸葛亮:足智多谋、处乱不惊、神机妙算、临危不惧)

  (四)小结:名著欣赏的方法

  1、了解名著的形成和影响。

  2、把握名著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3、通读名著,欣赏精彩篇章,抓住小说三要素。

  (五)作业:引导学生开拓思维,扩大知识面,产生阅读兴趣

  (1)课后准备“三国”故事会,感受名著的艺术魅力。

  (2)精彩片段选读,感受名著生动的情节。

Copyright © 2019- oldu.cn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12327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