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春到梅花山》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的内容,这篇课文记叙了早春时节梅花山梅花盛开时的动人景象和人们游览梅花山,观赏梅花的盛况。全文分两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早春梅花盛开时的动人景象。第二自然段写休息日人们到梅花山观赏梅花的盛况。插图形象地反映了课文内容,可供学生观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梅花山梅花盛开,人流涌动的情感,受到美的熏陶。
本课的重点是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要借助图片,紧扣词句,形成画面。让学生置身于春光中学习课文,把观察想象,朗读结合起来,感悟意境美术语言美,培养共语感。教学难点是理解人们喜爱梅花的原因,紧扣课文中的词语,来体会、感受梅花的美。
【学情分析】
《春到梅花山》这一课安排的很好,与季节、生活十分贴近。上这一课时正值桃李纷飞的早春,学生在自家周围就能见到梅花、桃花,因而是比较熟悉的事物,学起来也很感兴趣。但是要理解梅花盛开时的动人景象和人们游览梅花山,观赏梅花的盛况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学生常见到的是一株或几株梅花,对于“花海”就只能看看课件,靠想象了。因此要让学生多看图画、视频来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5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拼读、书写、组词等方法学习生字,为通读课文打好基础。
2、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后,进一步了解早春时节梅花山梅花盛开时的美景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和欣赏梅花山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借助拼音学习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整体感知,感受梅花山的美。
【教法、学法】
这是一篇意境很美的文章。但对于课文所描绘的意境,学生不能深刻地体会到。教学中,我们要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地读,紧扣词句,引导学生把观察、想象、朗读结合起来。采用情境教学法和读悟教学法,让学生全面而深刻地感悟到梅花山的意境美和文章的语言美。引导学生紧紧抓住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这一主线,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再现梅花山梅花盛开、人流涌动的情境,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景激趣,自主设疑 (5---8分钟)
1、小朋友,春天来了,小河里的冰融化了。小河边的柳树,小草都冒出了嫩绿的小芽。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了。你们想不想在这个时候跟老师到外面走一走,看一看?
2、去哪儿呢?(出示课题:春到梅花山)
指名读,集体读
【设计意图:结合季节特点,描述春天的美丽现象,以问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开门见山的出示课题。】
3、看到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4、教师简介梅花山:(课件展示带有课题的梅花山图)
梅花山在江苏省南京市中山陵西侧,这里的梅花非常有名。这里植梅400余亩,拥有近200个品种,约1.3万多株,“有名冠中国之首”、“天下第一梅山”之称。梅花山古梅“蹩脚晚水”别有情趣,名梅“半重瓣跳枝”,仅此山独有。每年到了红梅花开的时候,许多人都来到这里游览。
5、春天来到梅花山怎么样呢?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
【设计意图:边看梅花山的整体图,边听教师介绍梅花山,在对梅花山有一些了解的基础上,结合图片激起学生学习课文,欣赏梅花的兴趣。】
二、研读感悟,自主探究 (5—7分钟)
1、引导看多媒体课件,用自己的话说说从图上看到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梅花视频,让学生直观看到梅花的美丽及盛况,对课文内容从视角上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看课文,欣赏课文朗读视频。要求:
(1)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画出生字词。
3、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尝试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4、了解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带拼音)
hán qìtuì jìn piàn piàn cǎi yún sàn fā
寒 气 退 尽片片 彩 云 散 发
huān la āizhe xiūxī rìhái m?i yǒu
欢 乐 挨 着 休 息 日还 没 有
shanɡ kāijīnɡ yínɡ t?u liànɡ yǒnɡ d?nɡ
盛 开 晶莹透 亮 涌 动
(2)学生拼读生字词。
指名认读,教师正音,领读生字词。
(3)学生相互交流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4)去掉拼音练读。
【设计意图:通过借助拼音自学生字词,巩固学生拼读、识字的能力。在自学的基础上,教师适时的正音,领读,进一步加深对生字的印象,最后再通过理解和去拼音练读,达到学会生字词的目地。】
5、自由读课文,看看课文分几段,一共有几句话?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教师指导:读“盛开的梅花”后作短暂停顿;读“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后作稍长停顿。
(2)齐读。
(3)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4)指导朗读第二句。
(5)齐读。
6、齐读全文或男女生分段读。
【设计意图:读是语文课堂重要的一个环节,除了要读的通顺、流利,还要读的有感情。这就需要在语气、节奏、情感等方面进行指导。一年级的学生还较难掌握好,因而教师示范,听录音学读就是指导朗读的重点。】
三、多元导悟,合探解疑 (10—15分钟)
1、出示生字词:“寒、还、尽、挨、片、发”
我们怎样才能记住上面这些字?请大家想好办法。 学生自主记忆,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
寒:认识新偏旁“宝盖头”,下面是“一、一、丨、丨一”再一个“八”加两点。 还: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先写里边,再写走之底。
尽:“尸”要居中,写在横中线的上部。
挨:认识新偏旁“提手旁”,注意右边的写法。
片:教师要强调书写笔顺。教师先板书,再让学生描红。
2、组词运用
3、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教师巡视,及时纠正书写姿势。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对识字的要求是: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的基本意义,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运用。这一环节在学生相互交流自主记忆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对书写存在困难的字进行指导,让学生很快掌握字的音、形、义。】
四、巩固深化,学用延展 (8—10分钟)
1、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并组词。
扌 ( ) 宀 ( )又 ( ) ( )( )( )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 的海洋 ( ) 的清香
( ) 的人流 的梅花
3、你知道春天还有哪些花盛开?
五、板书设计
4、春到梅花山
寒、还、尽、挨、片、发
第二课时
一、创景激趣,自主设疑(5—8分钟)
1、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篇非常美的课文,谁来读一读课题?(指名学生读)你读得真美,谁也来美美地读一读?好,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让学生齐读)
2、复习词语
那么,课文中的词语你会读了吗?
出示词语,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寒 气退 尽片片彩云 散 发
欢 乐 挨 着休 息 日还 没 有
盛 开 晶莹透亮 涌 动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回忆前一节课所学,巩固上一节课的识字教学。】
二、研读感悟,自主探究 (5—7分钟)
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梅花山的梅花怎么样呀?用一、两句话来说一说。如果能用上这些词语,那就更好了。
(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提醒,用自己的话说出一些有关梅花的句子。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应及时给予评价。)
小结:梅花山的梅花可真美呀!这节课,让我们随着春姑娘的脚步,边看梅花边细细地读读这篇课文,好不好啊?
播放梅花山梅花盛开的录像,伴着舒缓的音乐,听课文第一自然段的示范朗读。
【设计意图: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课文已经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提出这一问题一方面在于考察学生对词语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培养阅读归纳的能力。】
三、多元导悟,合探解疑(10—15分钟)
学习第一自然段
小朋友们陶醉在这美丽的梅花山中了!打开书本,你也读读吧!
1、小朋友你看(出示图片),早春,寒气还没有退尽,(教师引读)
出示第一句话:早春,寒气还没有退尽,满山的梅花就开放了。
(1)指名读,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2)(“早春”两字变换颜色,让学生加深印象)“早春”是什么时候呀?天气怎么样呀?读读整句话。
(3)是的,春天刚刚来临,寒气还没有退尽,满山的梅花就(“就”字在老师说的时候相机变换颜色)——开放了,梅花开得可真早呀!
(4)在这句话中,你还知道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