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月波,山东大学历史硕士,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日照市新营中学校长,兼任山海天旅游度假区青岛路中学校长,全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常务理事,日照市教育学会历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从教28年,从高中教师、县区教研员、大学科研处负责人到名校校长,高月波同志在教育教学、教研教改、学校管理等方面成绩显著,他创新性提出的“培育现代少年”育人理念、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营模式”等先进办学思想,在省内外得到推广。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校刊编著先进个人”、“山东省教学科研先进个人”、“山东省民主管理先进个人”、“日照市名校长”、“日照市先进教育工作者”、“日照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他担任校长的几所学校,获得全国优秀家长示范学校、全国语言文字示范学校、全国新教育示范学校、全国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教科研示范学校、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素质教育先进单位等三十余项省级以上荣誉,《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十余家国家级媒体对其典型经验进行了重点报道。
一、教书育人,培养大批优秀学子
高月波同志辛勤耕耘在课堂教学一线,连续6年担任高中毕业班班主任。他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不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特别善于做细致入微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他执教的历史学科和所任班主任的班级,教学质量在全市名列前茅。6年间,他共向高校输送3000余名优秀学子。
二、潜心教研,探索推广多项重大科研成果
高月波同志潜心教育教学研究,不论在何种工作岗位上,都坚持以教科研引领工作。他创新性地落实国家课程方案,注重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先后主编了《礼仪教程》、《写字》、《经典名著导读》、《风景数学》、《写作指导》、《美丽海洋蓝色梦想》、《数学慧眼》等“现代少年”系列校本课程及多部教育教学专著,在《中国教育报》、《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人民文摘》、《新华文摘》、《历史教研》等刊物发表了《欣赏教育与赏识教育的比较》、《导》、《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几点思考与尝试》、《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百余篇论文,主持了中国教育学会教育规划课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层达标”教改实验研究》和山东省教育规划课题《初中学校整体课程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资源整合、协同实施、动态管理”模式的实施与研究》、《中学体育教学“资源整合、协同实施、动态管理”模式的实施与研究》、《教师积极心理个性品质与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研究》以及山东省“十二五”教育规划课题《学校构建学习共同体理论与实践研究》等多项国家级、省级重点教科研课题,取得了重大科研成果,其中多项成果在省级以上教科研或专题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予以推广,其学术性、指导性、实效性赢得专家和同行的高度赞誉。
三、创新理念,打造知名品牌学校
高月波同志先后在日照市两所知名学校担任校长,对素质教育有着独到的见解,做了大量创新性的探索与实践。他立足学校的文化底蕴、发展基础和学生个性特点,提出了“培养现代少年”的育人理念,探索“尚德、修艺、益智、健体”四者有机统一的有效途径,在崇德尚善教育、科技创新教育、文学艺术教育、体育健康教育等方面,突出学生个性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施优质教育,建设现代校园”的办学目标,从学校制度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科研、校园文化建设、教学设施优化等方面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建设现代美丽校园,培育现代阳光少年。在学校管理方面,他提出了“以人为本,管理即服务”的思想,创新性地构建起四大“共同体”:管理共同体、教师专业共同体、学生成长共同体、家校共同体,探索出了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学校、社会、家庭共同育人的有效途径。他的治校经验在全国初中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研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在山东省中小学素质教育论坛作了经验介绍。
四、探索实施“新营”模式,履行名校社会责任
高月波同志积极探索实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联合办学”战略,兼任山海天旅游度假区青岛路中学校长后,他不断丰富合作内容,创新合作途径,推行了教育思想统一、教育行为一致、教育资源共享的“两校一体”实质性合作,从人文治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文化立校等方面创新发展,使一所新校建校伊始就成为一流现代学校。他带领学校先后与四所本土初中学校实施联办互助,探索出了日照市推进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营模式”,为各地推进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五、对口援疆,积极推动民族地区教育发展
20xx年,根据省援疆指挥部的安排,高月波同志所在的新营中学负责对口支援麦盖提县刀郎双语中学。他先后派出教干和骨干教师3批10多人次赴,为那里的教师作报告、举行示范课。主动邀请刀郎中学青年教师到新营中学顶岗锻炼,安排骨干教师一对一辅导,实行影子式培训,他本人也多次到喀什指导援教工作,并做多场学术报告。利用信息化远程教学设施,将新营中学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刀郎中学,有力地推动了刀郎中学实现跨越式发展,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ldu.cn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12327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