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年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河上公解释

河上公解释

来源:年旅网

河上公的词语解释是:相传为西汉时道家。姓名不详。所传《老子注》,不见于《汉书•艺文志》,可能出于六朝人的伪托。河上公[héshànggōng]⒈相传为西汉时道家。姓名不详。所传《老子注》,不见于《汉书·艺文志》,可能出于六朝人的伪托。

河上公的词语解释是:相传为西汉时道家。姓名不详。所传《老子注》,不见于《汉书•艺文志》,可能出于六朝人的伪托。河上公[héshànggōng]⒈相传为西汉时道家。姓名不详。所传《老子注》,不见于《汉书·艺文志》,可能出于六朝人的伪托。 拼音是:hé shàng。 结构是:河(左右结构)上(独体结构)公(上下结构)。

关于河上公的造句

1、河上公注:“白,以喻昭昭;黑,以喻默默。人虽自知昭昭明白,当復守之以默默,如闇昧无所见,如是则可为天下法式。”后以“知白守黑”谓韬晦自处。  

关于河上公的词语

河上公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湄公河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印度河恒河平原  河公  公公道道  老公公  张公吃酒李公醉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  

河上公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网络解释

河上公河上公,是历史上真正的隐士,其为老子作注的《河上公章句》成书最早、流传最广、影响最大,但是其姓名生地无人能知。《神仙传》载:“河上公者,莫知其姓名也”。网友释义:河上公,是历史上的隐士,其为老子作注的《河上公章句》成书最早、流传最广、影响最大,但是其姓名生地无人能知。《神仙传》载:“河上公者,莫知其姓名也”。河上公亦称“河上丈人”,河上真人,齐地琅琊一带方士,黄老哲学的集大成者,方仙道的开山祖师。河上公修仙得道之处在琅琊(今琅琊台附近)天台山。对此,东晋葛洪在《嵇中散孤馆遇神》中说:“纪年曰:东海外有山曰天台,有登天之梯,有登仙之台,羽人所居。天台者,神鳌背负之山也,浮游海内,不纪经年。惟女娲斩鳌足而立四极,见仙山无着,乃移于琅琊之滨。后河上公丈人者登山悟道,授徒升仙,仙道始播焉。有嵇康者,师黄老,尚玄学,精于笛,妙于琴,善音律,好仙神。是年尝游天台...汉语大词典:相传为西汉时道家。姓名不详。所传《老子注》,不见于《汉书·艺文志》,可能出于六朝人的伪托。晋葛洪《神仙传·河上公》:“河上公者,莫知其姓字。汉文帝时,公结草为庵于河之滨。帝读《老子经》颇好之……有所不解数事,时人莫能道之,闻时皆称河上公解《老子经》义旨,乃使赍所不决之事以问。”唐赵彦昭《奉和圣制幸韦嗣立山庄应制》:“逍遥自在蒙庄子,汉主徒言河上公。”清姚鼐《〈老子章义〉序》:“独有所谓河上公章句者,盖本流俗人所为,托于神仙之说,其分章尤不当理,而唐宋以来莫敢易,独刘知几识其非耳。”其他释义:1.相传为西汉时道家。姓名不详。所传《老子注》,不见于《汉书.艺文志》,可能出于六朝人的伪托。

二、引证解释

⒈相传为西汉时道家。姓名不详。所传《老子注》,不见于《汉书·艺文志》,可能出于六朝人的伪托。晋葛洪《神仙传·河上公》:“河上公者,莫知其姓字。引汉文帝时,公结草为庵于河之滨。帝读《老子经》颇好之……有所不解数事,时人莫能道之,闻时皆称河上公解《老子经》义旨,乃使齎所不决之事以问。”唐赵彦昭《奉和圣制幸韦嗣立山庄应制》:“逍遥自在蒙庄子,汉主徒言河上公。”清姚鼐《<老子章义>序》:“独有所谓河上公章句者,盖本流俗人所为,託於神仙之説,其分章尤不当理,而唐宋以来莫敢易,独刘知几识其非耳。”

关于河上公的诗词

《高士咏·河上公》  《河上公》  《奉和圣制经河上公庙应制》  

关于河上公的成语

公事公办  张公吃酒李公颠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公有公理,婆有婆理  公才公望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公公道道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公修公德,婆修婆德  公公婆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ldu.cn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12327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