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埋头苦干的人》

来源:年旅网


《埋头苦干的人》

鲁迅在他的一篇文章里曾写到:“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我个人之理解:拼命硬干的人是劳模、是英雄,为民请命的人是领袖、是导师,舍身求法的人则是改革者、变革者。此上三类,基本上都应该算是我们社会中出类拔萃的风云人物了;而唯独先生所说的第一类“埋头苦干的人”引起了我的怦然心动……

提起“埋头苦干的人”,我首先想到的就是“默默无闻”、就是“凡人凡事”,然后脑际中便很自然地闪出两句诗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接下来则就是独自无尽地感动与感伤了……

我们都深知,出类拔萃的风云人物一定是人群中的极少数,而默默无闻者才是我们社会的大多数;或许也正是因为人数太多所以才不被重视才不被关注故而才默默无闻了呢。但我们可千万千万不能忘记这类“沉默的大多数”,也千万千万莫要辜负了鲁迅先生特意把这类人放在“中国脊梁”首位的那一片良苦用心。

突然想起了明朝人江盈科集子里的一篇“蜘蛛与蚕”的对话来。“蛛语蚕曰:‘尔饱食终日以至于老,口吐经纬,黄口灿然,固之自裹。蚕妇操汝入于沸汤,抽为长丝,乃丧厥躯。然则其巧也,适以自杀,不亦愚乎!’蚕答蛛曰:‘我固自杀。我所吐者,遂为文章,天子衮龙,百官绂绣,孰非我为?汝乃枵腹而营,口吐经纬,织成网罗,坐伺其间,蚊虻蜂蝶之见过者无不杀之,而以自饱。巧则巧矣,何其忍也!’蛛曰:‘为人谋则为汝自谋,宁为我!’噫,世之为蚕不为蛛者寡矣夫!”此段大意为,蜘蛛嘲讽蚕说:“你每天吃桑吐丝,最后还把自己作茧自缚牢牢地封裹起来。而蚕妇却把你放进开水中煮了抽丝;你这种吐丝作茧的绝技恰恰成了杀死自己的手段,这样做不是太愚蠢了吗?”蚕回答:

“我所作的一切固然是耗尽了自己,但是我吐出的银丝却可以织成精美的绸缎!皇帝穿的龙袍,百官穿的朝服,哪一件不是用我吐出的长丝织成的呢?而你却只是空腹织网,然后张开那罗网,一动不动地坐镇中央,终生只是静等着蝴蝶、蜜蜂、蚊子、小虫等等这些小动物们撞入你的罗网呢。坐等美餐,你此等技术同样是够高超的了!但你这些都是专门用来捕杀动物的,是不是太残忍了呢?”蜘蛛很不以为然地回道:“为了别人?说得多好听!我宁愿为自己!”最后一句是作者的感叹:唉,这个世界上,想成为蚕那样的人与想成为蜘蛛那样的人比起来,实在是太少太少了……

当然蜘蛛与蚕并非豺狼虎豹,在动物界它们均属于默默无闻的一类,相当于我们人群中的那些“小人物”、那些“沉默的大多数”。其实作者借此文是描写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观:一种是利己不利世,自私自利;另一种则是利世不利己,舍身为人。而显然,作者赞扬的是后一种。然而我对此却不这样看,我认为蜘蛛与蚕都属于足以感动我的、埋头苦干的那一类,都应该值得我们格外地去尊重!不存在什么利己不利世的所谓自私自利:首先蜘蛛吃小虫子明面上是“利己”,实际上就是“利世”;其次,蚕攻击说蜘蛛的作为是不劳而获,实际上那只是蜘蛛与蚕的工作方式不同而已……

致敬!埋头苦干的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