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实验中学高二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已知[Co(NH3)6]3+的立体结构如图,其中数字处的小圆圈表示NH3分子,且各相邻的NH3分子间的距离相等,Co3+离子位于八面体的中心。若其中两个NH3被Cl—取代,所形成的[Co(NH3)4Cl2]+ 同分异构体的种数为( ) A.2 种 B.3 种 C.4 种 D.5种
参考答案: B 略
3. 生产水泥的工人,最宜多吃血料,其原因是
A.血料多孔,表面积大,可吸附人体内的矿物尘埃 B.营养价值极高
C.血料可杀菌消
毒 D.可医治某些疾病
参考答案: A 略
4.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①升温 ②恒容通入
惰性气体 ③增加CO的浓度 ④减压 ⑤加催化剂 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COCl2转化率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③⑤⑥ 参考答案: B 略
参考答案: A 略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H=7的溶液一定是中性溶液
B.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H<0、△S>0 C.白色污染、绿色食品中的“白” “绿”均指相关物质的颜色
D.Ksp不仅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而且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有关
B.常温常压下,22.4 L Cl2通入水中发生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6.02×1023 C.1mol/L K2SO4溶液中含钾离子数为2×6.02×1023
D.1 mol Na2O2和Na2O的混合物中含有离子的总数为3×6.02×1023 5.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近似为6.02×10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6.02×1023个H2O所占的体积为22.4 L
1 / 5
参考答案: D 略
C.氨水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
6. A、B、C三个电解槽,A槽是CuCl2水溶液,纯铜片做阴极,B、C都是AgNO3水溶液,纯银丝做阴极,先将A、B槽并联,再与C槽串联进行电解,当B槽中银丝质量增加0.108g,C槽银丝质量增加0.216g时,A槽中铜片质量增加了 A 0.216g B 0.108g C 0.064g D 0.032g 参考答案: D 略
7. X、Y、Z三种气体,把a mol X与b mol Y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2Y衡时,若它们的物质的量满足:n(X)+n(Y)=n(Z),则Y的转化率为
2Z。达到平
B.正丁烷与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依据是二者具有相同的分子量 C.苯中加入溴水后,发生了取代反应。
A.
×100% B.
×100%
D.甲烷和氯气混合后,在温射光的照射下充分反应,产物只有一氯甲烷和氯化氢 ks5u
A.明矾溶液加热 B.CH3COONa溶液加热
D.小苏打溶液中加入少量NaCl固体 参考答案: B 略
9. 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
A.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能形成四个共价键
C.×100% D.×100%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设反应过程中Y的物质的量减少xmol,根据反应 X+2Y
2Z
参考答案: A 略
10. 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确并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
是
A.Fe + 2HCl = FeCl2 + H2↑ B.2Fe + 3CuCl2 = 2FeCl3 + 3Cu C.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D.Na+H2O=NaOH+H2 参考答案:
A
开始(mol) a b 0 转化(mol) x/2 x x 平衡(mol) a-x/2 b-x x
根据题意得a-x/2+b-x=x,解得x=2/5(a+b),所以Y的转化率是x/b×100%=2/5(a+b)/b ×100%,答案选B。
考点: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
8. 对滴有酚酞试液的下列溶液,操作后颜色变深的是( )
2 / 5
11.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分夜时,分夜漏斗中下层溶液从下口放出、上层溶液从上口到出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C.可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D.称量时,称量物一般放在称量纸上,置于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 参考答案: C 略
12. 进行如下实验:在A锥形瓶中放入10g绿粒大的碳酸钙,在B锥形瓶中放入5g粉末状的碳酸钙,分别加入50ml 1mol/L盐酸。如下图(图中:X表示时间,Y表示锥形瓶中碳酸钙减少的质量)能正确表示实验结果的是
A.X是正极,Y是负极
B.X是负极,Y是正极
D.CuSO4溶液的PH值不变
C.CuSO4溶液的PH值逐渐减小
A、s区 B、p区 C、d 区 D、ds区 参考答案: D
15. 如图所示装置中,a、b都是惰性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b极附近溶液呈红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
AC
【考点】电解原理.
参考答案:
C
【分析】通电电解氯化钠溶液时,b极附近溶液呈红色,说明b连接的Y为电源的负极,则X为正极,电解硫酸铜时,阳极上会产生氧气,阴极上会产生金属铜,根据电解方程式确定溶液pH的变化.
13. 关于氯气的叙述中,下列正确的是 A.干燥的氯气可以贮存在钢瓶中
B.氯气在自然界中既可以以化合态存在,也可以以游离态存在 C.氯气不能溶解于水,所以可用排水法收集氯气
D.氯气、氯水、液氯是同一种物质,只是状态不同,都属于纯净物 参考答案: A 略
14. 根据电子排布的特点,Cu在周期表属于
【解答】解:A、通电电解氯化钠溶液时,b极附近溶液呈红色,说明b连接的Y为电源的负极,则X为正极,故A正确;
B、通电电解氯化钠溶液时,b极附近溶液呈红色,说明b连接的Y为电源的负极,则X为正极,故B错误;
C、通电电解硫酸铜时,总反应为:2CuSO4+2H2O 正确;
D、通电电解硫酸铜时,总反应为:2CuSO4+2H2O 错误. 故选AC.
2Cu+2H2SO4+O2↑,溶液的pH减小,故D2Cu+2H2SO4+O2↑,溶液的pH减小,故C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3 / 5
16.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课外活动中,对某溶液进行了三次检验,每次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检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1)三次检验结果中第 次检验结果不正确。 (2)检验时,为了证明溶液中存在SO4、Cl
2--2-、CO3,取一份溶液,进行下列实验:
(3) 设计实验方案确定上述反应是否进行完全。
(4) 若某一有Na2SO3、Na2S、Na2SO4组成的样品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求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溶液中检验出的物质 KCl、K2SO4、Na2CO3、NH4Cl BaCl2、Na2SO4、K2CO3、NH4Cl NaCl、Na2SO4、K2CO3、NH4Cl 参考答案:
(1)S原子的电子排布:1s2s2p3s3p; S离子的电子排布:1s2s2p3s3p
2
2
6
2
4
2-2
2
6
2
6
(2)4Na2SO33Na2S+Na2SO4;
(3)实验方案:将产物适量溶于水,先加入盐酸,再加入BaCl2溶液。现象及结论:若加盐酸时,产生浅黄色浑浊现象,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Na2SO3部分被转化为Na2S和Na2SO4;若加盐酸时无浅黄色浑浊现象,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Na2SO3全部被转化为Na2S和Na2SO4。
(4)钠的百分含量= (46/32)×硫的百分含量 =(23/16)a
氧的百分含量= 1-氧的百分含量-硫的百分含量= 1-(23/16)a-a = 1- (39/16)a
18. 仔细分析如图装置,完成下面的填空。
第一步: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 (填化学式)溶液,其目的是 ;
第二步: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 (填化学式)溶液,其目的是 ;
第三步: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的 (填化学式)溶液,其目的是 ;
(3)为了确定 NH4的存在,写出鉴定NH4的实验方法和现象: 。 参考答案:
+
+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将Na2SO3固体在密闭的真空容器中加热,所得到的固体溶解于水,测定溶解显碱性。 (1) 写出硫原子和S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2) 写出Na2SO3在上述过程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2-
(1)—段时间后,可能发现的现象是:甲池,Zn棒逐渐溶解,碳棒上有__________产生。与Zn棒相连的碳棒(C2)质量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甲池Zn极为__________极,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池中C1为__________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池总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4 / 5
19. 图为石的晶体结构。每个C原子、每条C—C键被多少个六元环共用?
参考答案:
任意两条相邻的C—C键参加了2个六元环的形成,每个C原子可形成4条C—C键,两面相邻的组合有C=6种,故每个C原子被6×2=12个六元环共用。而每条C—C键可以与相邻的3条C—C键两两相邻,故每条C—C键被3×2=6个六元环共用。
5 /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