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年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性点接地方式比较论文

中性点接地方式比较论文

来源:年旅网
中性点接地方式比较论文

【摘要】在我国的电网系统的建设过程中,中性点接地时一个系统化的工程,要完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长期投入的一个过程。虽然我国在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应用技术上已经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创新,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这些缺陷直接影响了我国电网系统的安全。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二十一世纪,相信随着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出现,我国中性点接地方式发展必将更加完善,我国的电力事业也会不断的前进发展。

前言

电网系统中的中性点接地方式事指交流电网中中性点和地面之间的电气传导的方式,在当前的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电力供需矛盾日益紧张的条件下,中性点接地方式由于其能够提高电流供应量、减少电阻的优势被广泛应用在城市的电力系统中。在中性点接地系统应用中,普遍存在于国内外小同的电网环境中,随着电网结构变化和规模的小断发展,各种运行方式相继出现了各种新的问题,引起了安装人员和设计人员的重点关注,并且能够在工程实际应用中逐步进行改进。本文就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了综合比较,提出了不同条件下中性点的不同选择方式,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参考。

一、电网中性点不同接地方式之比较 1.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在实际电网的应用过程中,我们主要是通过悬空绝缘的方式来对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分析,这样可以很有效的清除单相的接地故障,

不会出现跳流现象,但是如果在线路很长的情况下会产生电流过大,导致电能自动熄灭,前面的优势就不很够很好的体现。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在实际的电网应用中由于长期的工作导致电压过高,特别在接地电弧的地方特别容易产生危险,随着现阶段我国电网覆盖率、电网规模越来越大,中性点不接地技术已经不适合现在的电网环境,慢慢背其他方式取代。

中性点不接地的方式不需要依靠其他的电力设备,指要在检查设备中增加适当的绝缘体,当发现出现单相接地的故障以后能够快速的解决,尽量避免单相故障长期存在后导致的短路现象出现。由于这种接地方式在发生了单相接地时,流过故障点的电流仅为电网对地的电容电流,该电流若能限制在10A以下,接地电弧一般能够自动熄灭,不会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特点:中性点小接地方式具有结构简单,运行方便,不需任何附加设备,投资省的优点。但当接地的电容电流较大时,在接地处引起的电弧就很难自行熄灭,甚至还可能出现周期地熄灭与重燃的电弧(即所谓间隙性电引助,从而产生谐振过电压等,对电网会带来不利影响,在实际的电网运行中,如果条件特殊也可以使用中性点不接地的方式,特别是对于一些线路要求不高的线路段。

2.中性点经消孤线圈接地系统

所谓的消弧线圈就是指一个装备在电网系统中的电源感应线圈,当电网系统发生单相触底的故障时,消弧线圈会产生一个感应电流,来代替应为故障所长生的荣性电流,使接地电流能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预防电网因此而产生的电流故障。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由于

供电的过程中电流波动比较大,非接地线容易承受到超过自身容量电流,在接地线处于补偿的转台的时候,非接地线无法通过传感消化掉故障电流,着就需要小胡线圈始终保持在补偿状态,通过零序电流保护故障接地线。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同样也存在这很多不足,这些不足也是国内外的学者所不得不面对的难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被广泛的应用,我国已研制生产出自动跟踪消弧线圈及单相接地选线装置,按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改变电感方法的小同,大致可分为调匝式、调气隙式、调容式、调自流偏磁式、可控硅调节式等。目前,这类设备尚在试用推广改进之中。

3.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系统

所谓的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是指在电力系统中中性点通过中性点和地面接入产生的一种低电阻而连接的方式。在电网中线路为了释放点过剩的电流,减轻线路电压负荷,同时为了更好的限制弧光接地电压,所以会选择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的方式,由于其电阻值非常小,不会对电流进行过多的消耗,可以有效的控制电流输送的稳定性。在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的电流中系统会对实行零序的保护措施,如果发生故障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断开故障电流。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的特点表现为:系统单相接地时,其他相电压小升高或升幅较小,对设备绝缘等级要求较低,其耐压水平可以按相电压来选择;接地时,山于流过故障线路的电流较大,零序过流保护有较好的灵敏度,容易检测出接地线路,但当零序保护动作小及时或拒动时,将使接地点及附近的

绝缘受到更大的危害,导致相间故障发生。

4.中性点自接接地系统

作为我国使用最广泛的接地系统——中性点自动接地系统,是一种保护效果好投资少,综合性价比最高的接地方式,在我国的电网系统的其使用率超过了75%。其主要优点有:投资少成本低;运行电压低可以有效保护设备;设备的绝缘水平高,不需要再额外增加接地设备。但是在我国的电力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中性点自动接地系统的缺陷性也慢慢的体现出来,首先这种接地方式很容易产生断路器的跳闸;同时由于电流量很大很容易出现大量短路电流;另外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由于接地电流过大很容易烧坏设备对整个电力系统安全构成隐患。

二、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

由于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直接决定电力设备、系统的好坏,所以在选择性点接地方式的时候必须遵循一定的理论原则,从实际情况出发,悬着符合目前电网实际情况的中性接地方式。对系统小大,网络结构比较简单,运行方式变化小大的系统,如6-l0kV系统,一般均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因这种系统的设备绝缘水平按线电压考虑对于设备造价影响不大,而这两种方式在保证系统供电的可靠性方而却表现出明显优势。从限制单相接地故障电流的危害性角度出发,则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较其他接地方式有一定的优越性,且供电可靠性相对较高,对10-60kV的系统,宜尽量采用。

三、结论

在我国的电网系统的建设过程中,中性点接地时一个系统化的工程,要完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长期投入的一个过程。虽然我国在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应用技术上已经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创新,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这些缺陷直接影响了我国电网系统的安全。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二十一世纪,相信随着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出现,我国中性点接地方式发展必将更加完善,我国的电力事业也会不断的前进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翅麟.城市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问题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8)

[2]郑鹏鹏.城市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J].电工技术,2000(01)

[3]罗秋宇.中低压配电网络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J].广西电业,2008(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ldu.cn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12327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