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主题是感受自然万物的美好。
2.本单元重点:
1-8单元全册
“观察事物”,全单元包括《古诗三首》、《燕子》、《荷花》
和《昆虫备忘录》四篇课文,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边读边想象画面,
(1)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古诗三首》要结合诗句想象画面,边体会这一池荷花是
“一大幅活的画”。《昆虫备忘录》图文结合,
能说出诗句描绘的
景象。学习《燕子》时要边读边想象画面,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学习《荷花》时要边读
更易学生了解几种昆虫的
,学生要借
秘密。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想象画面,感受事物的特征和美好。
(2)学习书面表达,体会习作的乐趣。本单元安排了习作《我的植物朋友》助记录卡,把观察和感受到的写清楚。 3.
单元教学建议:读读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细细体会,感受作者感受的独特,观察
和描写的细致、生动。
内容1.《古诗三首》
教学要点本课介绍了关于春天的美好景物,重点是结合诗意,想象画面,体会作者心情。
2.《燕子》
本课介绍了燕子的外形和飞行、停歇时的情形,重点是体会燕子的可爱、活泼,学习远及近的观察方法。
3.《荷花》
本课介绍了荷花的静态美和动态美,重点是通过朗读感悟,来理解和欣赏满池荷花的美丽。
4.《昆虫备忘录》
本课介绍了几种昆虫的特点,重点是学习做昆虫备忘录。
口语交际
本次口语交际以“春游去哪儿玩”为交际内容。重点是说清楚想法和理由,耐心听别人讲话。
习作
本次习作以“我的植
1
1.说清楚想法和理由;2.耐心听别人讲完,尽量不打断别人的话。
先选择一种植物,做
1 2
1.朗读感悟,感受荷花的美丽;
2.通过情境体验,展开想象,欣赏荷花的美丽。
通过默读,感受昆虫的有趣。
2
反复诵读,通过品读,抓住重点词句,展开想象;小组讨论交流。
3 课时
教学建议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这三首古诗,根据注释理解诗意。
物朋友”为题目,重点是把观察和感受到的写清楚。
语文园地
本次学习园地主要内容:体味好句子,借助形旁表义功能学习的形声字,学会辨析运用形近词,练习抓住特点写动物的外形,学习古诗《忆江南》。重点是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了解古诗意思,自主阅读词语和句子,交流讨论问题,学会积累语句。
2 2
记录卡,再借助记录卡,写一写。
1.学会体味好句子。2.用合作探究法做好训练题。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主题是2.本单元重点:
(1)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坏处,而难看的东西有时却会带来好处。应当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社会多做贡献,读懂寓言,明白道理。
(2)学习书面表达,体会习作的乐趣。本单元安排了习作《看图画,写一写》,看图画,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3.
单元教学建议:读懂寓言,明白道理,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内容5.《守株待兔》
教学要点本课介绍了一个人守在树桩前,等待兔子被撞死的故事,重点是结合注释,读懂故事,明白寓意。
6.《陶罐和铁罐》
本课讲述了陶罐和铁罐的故事,重点是懂得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7.《鹿角和鹿腿》
本课介绍了鹿对自己
2
默读课文,掌握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来体会人物特点的方法。
反复诵读,通过品读,
1 课时
教学建议结合注释、插图和想象理解寓言内容。
《守株待兔》教会学生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
读完《陶罐和铁罐》,明白人都有长处和短处,
“寓言”,全单元包括《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美
丽的鹿角》和《池子与河流》四篇课文,目的是引导学生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
《鹿角和鹿腿》教会学生懂得好看的东西有时会带来《池子与河流》告诉学生人在一生中不可荒废年华,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彩。
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
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重点是通过朗读感悟,体会故事所讲述的道理。
8.《池子与河流》
本课介绍了池子和河流各自的人生观点,重点是体味诗歌的寓意。
口语交际
本次口语交际是以“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为交际内容。重点是尊重别人的想法。
习作
本次习作以“看图画,写一写”为题目,重点是透过人物外表想象内心,将画面内容写具体。
语文园地
本次学习园地主要内容:交流关于寓言的知识,学习特殊结构的词语,复习运用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学写通知的格式,练习写通知;练习书写横画和竖画都很多的字的写法,积累寓言故事演变的成语。重点是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积累了解寓言故事中的成语,学会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
快乐读书吧
本次读书吧介绍了几本寓言故事书,重点是初步培养学生在课外阅读寓言故事的良好习惯。
1 2 2 1 1 2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阅读诗歌,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一边听一边思考,小组合作交流,代表发言。
先认真观察图画,再把所看所想写下来。
1.交流寓言的知识。2.用合作探究法做好训练题。
创设浓厚的读书氛围,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主题是
“传统文化”,全单元包括《古诗三首》
、《纸的发明》、
《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四篇课文,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本单元重点:
(1)了解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
《古诗三首》分别写了元日、清明和重阳
《赵
这三个中国传统节日。学习《纸的发明》时要注意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来概括段落大意。州桥》是围绕赵州桥设计的“精巧”和“美观”来分别描写的。在《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中要格外注意第
3自然段,整段是围绕“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这句话来写的
。教学时,教
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找出能概括段意的关键词句。
(2)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交流节日习俗,写一写过节的过程。本单元安排了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华传统节日》 3.
内容9.《古诗三首》
,写一写过节的过程,交流过节的故事。教学要点本课介绍了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重点是在对比欣赏中了解祖国传统节日的风俗。
10.《纸的发明》
本课介绍了纸的发明过程,重点是从纸的发明过程中,感受中华民族先祖的聪明才智。
11.《赵州桥》
本课介绍了赵州桥历史悠久、设计精巧、雕刻美观的特点。重点是通过朗读感悟,体会故事所讲述的道理。
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本课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的内容,重点是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
综合性学习
本次活动以“中华传统节日”为内容。重点是交流过节的故事或过程。
语文园地
本次学习园地主要内容:交流中心句,学会围绕一个中心写一段话,学会写连动句,学会仿照例子写句子,学习一些传统文
2
1.交流中心句的知识。
2.用合作探究法做好训练题。
1
说写结合,交流自己家传统节日的情况。
1
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
2
体会在一段话中句子之间的关系,知道一段话是围绕什么讲的。
2
学生反复诵读,通过品读,抓住重点词句。
3 课时
教学建议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这三首古诗。
单元教学建议:读懂寓言,明白道理,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
化中的词语。重点是学会写手工活动,用上连续的动词,学会围绕一个意思把段落写清楚。
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主题是“留心观察”,全单元包括《花钟》、《蜜蜂》和《小虾》三篇课文,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留心观察事物的变化,感受自然事物的特征。
2.本单元重点:
(1)借助关键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默读《花钟》,说说1、2自然段的大意。默读《蜜蜂》,抓关键句说出实验过程。默读《小虾》,说说第3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关键句概括段意,感受事物的变化。
(2)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本单元安排了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用上表示顺序的词“先……接着……然后……最后……”的句式,把实验过程写清楚。 3.单元教学建议:学会抓住段落中的关键句,概括段意,学会观察时思考,提出问题的习惯。
内容教学要点课时教学建议13.《花钟》本课介绍了植物小组合作,朗读感
开花的时间不尽悟,抓住关键句理相同,重点是理解2 解课文。植物开花的特点,花钟的奇妙。
14.《蜜蜂》本课介绍了蜜蜂反复诵读,通过品
辨别方向能力的读,抓住重点词实验过程,重点是句,展开想象;小抓住重点词句,弄2 组讨论交流。清实验过程。
15.《小虾》本课介绍了小虾通过默读,把握课
的生活习性及各文内容,学习抓住种有趣的活动,重2 重点词句理解课点是能抓住重点文的方法。词句理解一段话。
习作本次习作以“我做先选择一种植物,
了一项小实验”为做记录卡,再借助题目,重点是把观2 记录卡,写一写。察和感受到的写
语文园地
清楚。
本次学习园地主要内容:关键句在不同位置,它有助于学生归纳段落大意,学习写观察和思考,学用对调和移动等修改符号修改片段,学习古诗《滁州西涧》。重点是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解古诗意思,自主阅读词语和句子,交流不会的问题,学会积累语句。
1.学会交流体会抓住关键句理解
2
段意。2.用合作探究法做好训练题。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主题是2.本单元重点:
(1)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
《宇宙的另一边》详细描述了宇宙另一边都有
哪些秘密。大胆想象。读《我变成了一棵树》时要感受作者想象的有趣,并发挥想象创造新故事。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想象的神奇,学会大胆想象。
(2)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本单元安排了习作《奇妙的想象》个想象故事,大胆想象。 3.
单元教学建议:朗读课文,抓住关键句子体会作者想象的神奇、有趣,并学会大胆内容
16.《宇宙的另一边》
教学要点本课介绍了宇宙另一边都有哪些秘密,重点是联系生活,读懂想象,学会想象。
2 课时
教学建议 1.学生反复诵读,通过品读,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2.能够将生活和想象结合,组织语言,进行想象力训练。
17.《我变成了一棵树》
本课介绍了“我”变成一棵树后的故事,重点是读懂课文,体会想象的乐趣。
2
1.朗读课文,小组合作理解课文。2.能够将生活和想象结合,进行想象力训练。
想象,创编、续写故事。
,写一
“想象”,全单元包括《宇宙的另一边》和《我变成了一
棵树》两篇课文,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想象,感受想象的神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ldu.cn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12327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