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年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四 肌张力评定

四 肌张力评定

来源:年旅网
第四章 肌张力评定

一、概念:

1. 肌张力——指肌肉在静息状态下的紧张度,表现为肌肉组织微小而持续的不随意收缩。

临床上以被动活动肢体或按压肌肉时所感到的阻力来判断肌张力。

2. 痉挛(spasticity)是指在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由于脑干和脊髓反射亢进而使局部对被

动运动的阻力增大的一种状态。 3. 僵硬---亦称强直,是主动肌和拮抗肌一致性增加,使得身体相应部位活动不便和固定不

动的现象。

4. 肌张力紊乱---是一种以肌张力损害、持续和扭曲的不自主运动为特征的运动功能亢进性

障碍。 肌张力分类

1、静止性肌张力 2、姿势性肌张力 3、运动性肌张力

二、肌张力评定的注意事项:

1、选择恰当的评定时间和评定环境 2、取得充分的医患合作 3、实施正确的检查方法 4、进行全面的结果分析

二、肌张力异常的类型 肌张力增高、肌张力低下、肌张力紊乱 1、肌张力增高

痉挛---是由牵张反射高兴奋性所致的,是以速度依赖的紧张性牵张反射增强伴腱反射亢

进为特征的运动障碍。是由于上运动神经元病变引起脑干和脊髓反射亢进而产生的。表现有:巴宾斯基反射阳性,折刀样反射阳性,阵挛阳性,去脑强直和去皮质强直阳性。

僵硬---亦称强直,是主动肌和拮抗肌一致性增加,使得身体相应部位活动不便和固定不

动的现象。僵硬相对持续,且不依赖牵张刺激的速度。是由于椎体外系的损害所致。表现为齿轮样僵硬或铅管样僵硬。

2、肌张力低下又称为肌力弛缓,是指肌张力低于正常水平。

表现为肌肉松弛软弱,牵张反射减弱,触诊见肌腹柔软,弹性减小,被动活动是肌肉的抵抗减弱甚至消失,活动范围增大。肢体的整体运动功能受损,伴有肢体肌力减弱或瘫痪,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可由小脑或椎体束的上运动神经元损害所致,也可由于末梢神经损伤及原发性肌病造成。

分为轻度肌张力低下、中和重度肌张力低下。

1) 轻度肌张力低下特征---主动肌和拮抗肌的同时收缩较弱;将肢体放在可下垂的

位置并放下,肢体仅有短暂抗重力的能力,随即落下;能完成功能性动作。 2) 中和重度肌张力低下---不能完成主动肌和拮抗肌的同时收缩;将肢体放在可下

垂的位置并放下,肢体迅速落下,不能维持规定肢位;不能完成功能性动作。

3、肌张力紊乱---是一种以肌张力损害、持续和扭曲的不自主运动为特征的运动功能亢进性障碍。

表现为肌肉收缩快或慢,且表现为重复、模式化,肌张力以不可预料的形式由低到高变动。姿态为持续扭曲畸形,可持续数分钟或更久。 三、肌张力的手法检查:

1、 采集病史 2、 视诊检查 3、 触诊检查 4、 反射检查 5、 被动运动检查

四、正常肌张力的特征

1.关节近端的肌肉可以进行有效的同步运动。 2.具有完全抵抗肢体重力和外来阻力的运动能力。

3.将肢体被动地置于空间某一位置时,具有保持该姿势不变的能力。 4.能够维持原动肌和拮抗肌之间的平衡。

5.具有随意使肢体由固定到运动和在运动过程中转换为固定姿势的能力。

6.需要时,具有选择性地完成某一肌群协同运动或某一肌肉单独运动的能力。 7.被动运动时

修订的Ashworth分级法评定 改良Ashworth分级法评定标准

痉挛的评定,现在大多采用Ashworth痉挛量表,具有一定的弹性和轻度的抵抗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ldu.cn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12327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