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设计在城市开发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2
闫凡峰1,王
圳3
222000
222000)
(1连云港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江苏连云港222000;2连云港市苍梧绿园管理处,江苏连云港
3连云港市林业技术指导站,江苏连云港
摘要:城市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其出现的最终目的是提供复合式宜居环境,满足新时代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开发,解决“城市病”,已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该文在系统概述园林景观和城市开发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园林设计环节在城市开发中的作用,从不同角度梳理了当前我国城市开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了园林景观设计在城市开发中的应用策略,以期为规划设计与城市开发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城市开发;宜居城市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31(2021)20-0052-05
ResearchontheApplicationStrategyofLandscapeDesigninUrbanDevelopment
2
YANFanfeng1,etal.
(1LianyungangHousingandUrbanRuralDevelopmentBureau,Lianyungang222000,China;2LianyungangCangwuGreenParkManagementOffice,Lianyungang222000,China)
Abstract:Asaproductofthedevelopmentofhumansocietytotheadvancedstage,theultimatepurposeofthecitywiththeaccelerationofurbanization,howtodevelopthecitymorescientificallyandreasonablytosolvethe\"urban
istoprovideacompoundlivableenvironmenttomeetthepeople′syearningforabetterlifeinthenewera.However,disease\"hasbecomeanurgentproblem.Basedonasystematicoverviewofthebasictheoriesoflandscapearchitec⁃tureandurbandevelopment,thispaperstudiestheroleoflandscapedesigninurbandevelopment.ThispapershowstheproblemsexistinginthecurrenturbandevelopmentandconstructioninChinafromdifferentangles,putsforwardcationresearchofdesignandurbandevelopment.
theapplicationstrategiesoflandscapedesigninurbandevelopment.canprovideconstructivereferencefortheappli⁃Keywords:Landscape;Design;Urbandevelopment;Livablecity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与社会的进步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目前,泛城市圈的建设概念使我国城市化率大大提高。在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经历过农业化之后,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城镇化进程正发生着重大变化,城市作为人们生存的重要场所,环境的优劣与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对周边的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2~4]。恶化的生态环境侵占了人们的活动空间,使得城市和自然相割裂,美丽宜居的生活环境也就成为空谈。因此,应尽快转变发展理念,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将城市的发展与园林景观设计相结合,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质,健全现代城市治理体系,打造美丽宜居城市,这不仅是提升城市价值的需
6]
要,也是寻求自然与城市和谐发展之道[5,。
对风景的再创作,将自然、文化和城市空间融为一体,激活它们之间的新联系和新功能,对绿色植物等生命体进行空间化改造,将整个城市打造为连续交织的“绿色花园”。园林景观设计遵循合理规划和有序开发的原则,可以起到保护自然的作用,是城市自然环境不被破坏的重要的支撑力量[7]。强化城市绿色资源设计应用,将生态引入城市,让城市融入自然,使城市自然资源成为宜居环境的组成内核。园林景观设计作为连接城市与自然之间的桥梁,应当负担起自身使命,成为改善人们居住环境的有益利器。为此,本文针对性提出了园林景观设计在城市开发中的应用策略,为规划设计与城市开发的应用研究提供建设性参考。
1
1.1
园林景观设计在城市开发中的应用相关理论
概念
园林景观是自然与文化的融合,其设计灵感来源于
基金项目:连云港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LKT1023);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苏〔2017〕TG07)。作者简介:闫凡峰(1987—),男,山东临沂人,硕士,高级工程师,从事风景园林、城市生态系统研究工作。收稿日期:2021-09-08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27卷20期闫凡峰等园林景观设计在城市开发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53
城市的绿地系统根据布局和功
1.1.1
内涵,将不同形态和地貌的植被、建筑物、地形、水体等进行综合规划,由此产生的独特景观空间。园林景观作为
园林景观园林景观是基于当地文化特色和精神1.2.3
能的不同而划分成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广场用地、附属
绿地系统的构建
绿地、区域绿地等几大类,主要承担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满足居民休闲娱乐要求、组织城市景观、美化环境和防灾避灾等城市综合职能。随着城市绿地系统和规模的发展,城市绿地系统的功能也变得更为综合多元化。从城市绿地产生之初的满足物欲需要到后来发现其视觉美景性情陶冶的作用,直到现代城市绿地系统的满足文化休闲娱乐功能和强调景观生态功能,可以看出,城市绿地系统的功能作用随着人类对城市、城市环境的理解与认识的进步而不断地变化[12]。
城市中的地理实体,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视觉美学价值[8]。它的复杂性、多样性也预示着其空间内容包含的要素也丰富多样、各有特色,这就意味着庭院、街道、公园和广场等具象园林景观,不仅是纯粹的自然景观,也是当地文化的载体。园林景观在视觉维度表现出的历史风貌以及在时间维度呈现的社会生活变迁,折射出人们爱好自然、心向自然的审美观念,也揭示了园林景观在不同城市的存在意义。1.1.2
和空间环境进行有意识的规划、设计、建设的行为。在设间,使意象和具象的园林景观与城市的规划融为一体。与普通道路绿化相比,园林景观的设计具有更多的人文理念参与其中。从内容上来讲,园林景观设计包含的要素涉猎广泛,学科众多,设计过程中需要用到植物学、城市规划设计学、美学、建筑学、园林学等各学科的知识,并且要将设
[9]计者的艺术直觉和创造力融进景观绿化的创作行为中。
园林景观设计园林景观设计是指人对自然景观
2
2.1
园林景观设计在城市开发中的作用
城市建设宏观角度
宏观上,在城市开发建设中对园林景
计的过程中,通过构建具备文化底蕴和社会功能的美学空
2.1.1
观进行设计,要想紧跟城市发展步伐,需要将设计范围覆入,以便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大环境中的自然这一概念和城市建设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结[13]。目前,特别是城
盖到泛城市圈中,就要从城市和自然的关系这一角度切
市周边地区,面临着城市向外发展,自然资源被扩张空间挤压等问题,城市周边的田地、湖泊或者植被都有可能随时被无序的侵占。此外,部分城市建设荷载过度,也会造成城市绿地缩小的问题。园林作为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能够通过运用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手法,起到防止城市无序开发、调节气候、防止污染、防震减灾等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城市在大规模开发建设伊始就要从宏观角度考虑园林景观的设计,而不能将开发建设脱离于自然。2.1.2
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运用提供优良的城市宜居环境,达到提升人们的文化生活品质的目的。优良的园林景观设计,可以在城市建设中找到与人们需求相结合的契合点,发挥出城市绿地的多种功能,在城市开放空间中实现自然系统与城市建设相互呼应的效果[14]。城市空间需要考虑人与自然要素的相互影响,以提升城市环境空间运用美学的能力。宜居城市的自然物质环境为人们提供了舒适、方便、有序的物质生活的基础,而人文环境则为居民提供了充分的就业机会、浓郁的文化艺术氛围以及良好的公共安全环境等。城市自然物质环境是宜居城市建设的基础,园林景观设计下的城市社会人文环境是宜居城市发展的深化,城市人文环境的营造需要以城市自然物质环境为载体,而城市自然物质环境的景观设计则需要体现城市的人文内容,两者相互融合,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2.1.3
的类型绿地对于城市的功用是不同的,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各地区对园林景观设计需求各不相同,因此设计人员
微观角度
城市内部有着很多的绿地种类,不同
中观角度
中观的城市建设发展目标,是以关注
园林景观设计在形式方面也独具特色,它是对视觉空间和文化意象进行提取再融合的过程,设计的作品能够在造型和格调等方面让观赏者感受到深刻的文化底蕴。1.21.2.1
园林景观设计理论植物景观的特色
植物景观的特色是指在城市开
发中进行植物园林景观设计时,需要分步骤有针对性地被资源进行全种类的调查、了解,在此基础上,统筹考虑
进行规划。首先需要对城市整体范围内的土壤环境和植地理和植物资源环境的特点,使用能充分表现当地植被特色、反映城市风格、能作为城市景观重要标志的基调树种,搭配其他景观树种,将适生植物与外来植被的比例进行科学设计和调配,在保证本地植被景观特色的基础上,构建具有较强生态服务功能的多样性城市园林景观系统,彰显城市特色植被景观风貌[10]。1.2.2
自身空间的布局特色,例如山区城市、水乡城市以及高原城市。这些城市风格各具特色,在对园林景观进行规划设计时,需要从景观格局的角度辩证分析,综合考虑自然景观条件,充分尊重当地的原始风貌,依据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如山地、湿地等不同类型,采取多样化布局,融合当地特色景观,引入历史文化等要素,来进行景观的设计、实施[11]。对于城市景观格局的保护应遵循生态维系的基本原则,考虑生态圈影响,通过植物景观多样性配置,营造差异性明显的区位及环境,充分展现城市景观格局的独特形象。
特定的景观格局
特定的景观格局是指一个城市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要根据城市对园林景观的实际需求,利用不同的植物特色、不同地貌风格,打造适合项目理念、独具特色的植物景观效果,在此过程中所涉及的不同类型植被、地貌和节点设计方法,正是城市建设微观角度下最基本的要素。如果忽视微观层面的设计,就无法从根本上建立起园林景观在城市建设中起到的显现效果。通过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能够提升园林绿地在城市开发中起到调节气候、改善自然环境、美化环境的效用,使城市开发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发挥最佳的效果。这也是微观角度下的园林景观设计的意义。2.22.2.1
城市发展维护城市安全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充分考虑城市
安徽农学通报,AnhuiAgri,Sci,Bull,2021,27(20)
貌点缀在园林设施中,运用城市标志性建筑和具有纪念意义的场所组成具有文化价值的自然环境,为园林景观维系自然环境,营造舒适自然的城市生活生态系统提供便捷。
3
3.1
当前我国城市开发建设存在的问题
盲目建设导致交通失序
城市中机动车保有量的增
长,为城市的开发带来了挑战。部分城市和地区对机动车道的盲目建设,导致城市居民的生活空间受到影响,如何运用城市绿道的重新规划,使居民的生活空间和机动车道互不影响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对城市道路空间的过度开发也会导致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路形式上的空间失衡,道路失序降低了城市自然空间搭配的连续性,损害了城市绿道的空间使用效果。无序的交通系统会将城市的人文生态环境割裂,造成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损伤,无法满足居民的正常需求,导致人们的生活便利性受到影响。3.2
规划脱节导致绿地不均
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应当
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来保证城市生态环境的优化。然而,伴随着城市扩张发展,在园林景观规划层面上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各地在城市在开发建设之初,由于过度注重经济层面的发展,城市开发和城市绿地保护两者间没有得到综合的平衡,导致在部分人口密集的老城区,绿化率呈现出无法达标的遗憾。另外,城市土地用地性质的不合理规划,绿地系统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脱节,忽视了城市公园绿地布局的重要性,城区公园绿地与建筑同步建设相对滞后,导致城市缺绿形势严峻。3.3
过度开发导致自然破坏
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
的关键时期,如果只注重经济数量的增长,而忽视质量的改善,就会导致自然资源的盲目开发,甚至竭泽而渔,势必破坏自然环境,从而断送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如果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不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过度依赖资源的高程序开发以及资源补偿的缺失,就会导致地域环境恶化,生态环境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由于城市的向外扩展,大量的防护林地及农田被占用,改建为城市用地,城市生态保护圈也被随之破坏,自然环境随着无序的开发消失殆尽,阻断了人和自然的正常接触,宜居环境也成为空谈。在城市设计阶段,就需要将城市开发建设与自然生态保护这一矛盾关系摆在首要位置,以景观设计为切入,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3.4
急功近利导致生态失衡“基建狂魔”在城市化进程中作为一种象征性的符号是对建设速度的抽象描绘。快速建设虽然可以短时间带来较高的城市经济利益,然而它的负面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城市的建设需要着眼于人与生态的长期平衡发展,而不应为眼前的利益所蒙蔽。城市的发展速度失衡,必然会牺牲绿地、植物和自然环境在城市中的生存位置。纵观一个城市的整体建设环境,
的安全预警机制,可以协助城市建设者建立起完备的城市安全系统。具体是指在公园绿地等景观环境中规划设计应急避难空间,提供市民必备的应急避难环境,利用植被、水体等天然屏障隔绝有害气体和疫情病毒等灾难因素,搭建基础保障设施,起到保障救援、医疗和消防功能,使避难空间的实用性和安全性得到改善,提高公共安全预警能力[15]。避难空间在园林绿化环境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定的功能属性对预设城市安全系统非常重要。因此,在城市发展中,营建城市安全系统方面,园林景观设计运用得当,可取得居住和避难环境的协调,促进城市公共安全。2.2.2
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一种关系。城市的园林景环境风貌,可吸引外来游客、投资者进行消费和投资,间接拉动当地城市的绿色景观收益,促进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园林景观的质量取决于城市经济基础的支持,城市的经济水平决定了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在城市开发中所呈现的水平。目前,城市的绿化建设属于投资类社会公益性的事业,因此城市的经济指标是影响当地园林建设优劣的重要风向标。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城市和地区,在园林景观设计和规划方面投入也有着很大的差距,因此,每个城市所呈现的景观视觉效果和人们的生活环境的宜居指数也会有所不同。2.2.3
急速消减且倍受威胁。在城市环境的规划与设计中,景观
维系自然环境
城市中未被开发的自然区域正在
促进经济发展
园林景观设计水平和城市经济的
观本身具备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因其承载着城市的文化、
营造的作用日益凸显,一个优秀的景观系统,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能够起到将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的生活环境相协调的作用,可以维系起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多样发展。以此为指导,在构建城市自然空间和休闲环境时,致力于可持续设计,了解和提炼城市生态系统、历史和文化所具备的独特特征、要素和特质,对自然保持谨慎和敬畏,寻求平衡人类需求与保护自然环境的方法,将城市特色风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27卷20期闫凡峰等园林景观设计在城市开发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55
只追求发展速度,过度褒奖一时效率的开发建设模式,必将对后续的生态发展带来永久危害。
个设计完善的自然生态体系,就是在城市建设中将文化特色渗透到承担不同功能的区域,改善景观设计的趋同现象,形成具有辨识度的不同边界的主体,在城市空间中打造旗帜鲜明的地标性园林景观,对城市空间进行整体规划,综合考虑廊道区域和轴线等因素,逐层深入递进,形成完善且具有特色的自然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方案。
4园林景观设计在城市开发中的应用策略
4.1
建设独具特色的绿色廊道
绿色廊道作为交通路网
的设计基础,影响着一座城市的生活节奏,是城市对外展示的绿色名片。为呈现独有的城市名片效果,应尽量以绿色廊道的形式串联城市园林景观,在园林景观方案设计伊始,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种植条件的植被,将原生树木、灌木、草类构成的稳定的植被组合,以绿色廊道的形式串联城市园林景观,形成“从点到面”的生态绿色网络和生态走廊,打造一个郁郁葱葱、具有活力的城市空间,改善城市生态和社会结构。另外,还要满足城市中不同道路结构的需要,从人车分流和多种绿化形式的角度进行设计,制定符合区域交通的规划发展,保障不同功能路网的有效衔接,打造兼具城市绿地景观特色的城市生态路网。4.2
打造规划合理的景观系统
打造适宜的城市生态景
观系统,对于提升城市生态效益,改善市容市貌,展示城市特色具有极大的帮助。因此,无论是公园、绿地或其他类型的园林景观,在城市规划设计和生态环境建设之初,从城市整体空间体系的角度出发,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全面考虑,合理布局。同时,对植物品种的选择上应充分融入本土资源优势,将适合当地生长的景观性植物群落进行合理的配置和营造,发挥其在城市建设中应有的效能。在城市开发中,融汇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广场绿地、附属绿地和区域绿地等不同类型景观,注意植物群落的时空结构,对不同空间、不同季相的景观植物进行合理搭配,科学协调园林景观和城市自然环境,构建起视觉效果和观赏度极佳的结构性园林景观体系,从而起到提升城市景观形象的作用[16]。4.3
构建独特的绿色园林空间
城市的园林景观应满足
人们需要的感官体验,让空间拥有不同的沉浸式情境。设计优秀的园林景观在城市布局中能够突出生态发展的可持续意识,将绿色景观和生态特色融入城市的居住空间中,将生态绿色植入城市空间设计中,将沿街道路、高架桥、建筑屋顶等裸露钢筋混凝土面层以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的形式融入更多绿植,塑造“城在园中”的形象,以实现生态环境的绿色人居一体化
[17]
5结语
近年来,我国城市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城市的生
态环境提出了变革要求,协调城市与自然关系,是城市建设面临的目标和挑战。在城市开发中,需要对宜居城市重新定义,融入园林景观的设计,将城市绿地和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摆在首要位置,同时对目前的城市建设需求进行充分的分析和研判,以寻求园林景观设计的最佳方式。既要在设计中注重当地文化和历史、地理环境的应用,面向群众的基本需求,保护居民的休闲空间,延续当地传统植被景观,也要加强园林景观承载的精神风貌,表达地方的文化内涵。本文阐述了植物景观的特色、特定景观的格局以及绿地系统的构建等城市开发时的园林景观设计理论,分析了园林景观设计在城市开发中的作用,指出了我国城市开发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之道,即建设具备特色的绿色廊道,打造规划合理的景观系统,构建独特的绿色园林空间,设计完善的自然生态体系,以期为我国城市开发的园林景观设计提供参考。参考文献
[1]崔闺萌,翟付顺.生态智慧园林理念在公园植物景观设计中的应
用[J].安徽农学通报,2021,27(08):85-86.
[2]黄琛斐,金晓玲,陈月华,等.新形势下风景园林专业植物景观设
计开放式教学设计策略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21,27(07):[3]高洁,赵翠.大气污染时空特征的景观园林绿化布局优化模型研
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21,46(04):38-42.
[4]蒙林平,程纹,廖一颖.东非芳香乔灌木的综合评价及其观赏价
值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21,48(03):53-63.
[5]魏钰倩,林皎皎.闽南地区佛寺园林景观环境初探[J].南方园艺,[6]陈琳.乡村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周村生态体验园为例
[J].中国农学通报,2021,37(08):-59.
[7]龙光红,秦华.竹文化及竹景的营造与配置[J].林业调查规划,[8]李圆圆.风景园林设计类实验课程的教学研究——以居住区景
观设计课程为例[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1,38(02):24-29.[9]张宇恒,张秀娟,左婵,等.海绵城市思路下的园林道路景观修复
[J].黑龙江农业科学,2021(02):83-87.
[10]丁岚.古典性元素在当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体现与应用[J].工
业建筑,2021,51(01):229-230.
[11]刘玉英.皇家园林群中的田园景观探析——“园外园”一期两山片
区种植设计[J].中国园林,2020,36(12):112-116.
[12]付玲,张盟,赵文倩,等.园艺疗法在城市园林景观中的应用研
究[J].中国农学通报,2020,36(34):76-83.2021,46(02):177-181.2021,32(02):60-63.171-173.
。此外,要选取突出
其地域辨识度的符号,将高质量的园林景观建设项目融入居民生活环境,以实现城市建设中的生态导向功能。另外,也要通过园林景观的构建,来改善市民的居住和生活人文、生态环境,营造舒适的氛围。4.4
设计完善的自然生态体系
城市的园林景观设计需
要在保持基本生态环境和空间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景观轴线的有序划分,在城市不同区域搭建出能够显现特色文化的生态景观,融合交通廊道组成城市不同的网格形态。一
(下转57页)[13]施煜庭,邬烈炎.基于声景的园林景观装置设计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27卷20期谢广军蒙城县农田林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7
林带附近的农作物减产幅度在26%以上,受到损失的农户得不到经济补偿,对地边栽树抵触情绪较大。三是现实生产中虽然采取“谁栽谁有,树随地走”的原则,但由于造林成本高,林木经营周期长,农户短期内得不到经济收入,林网建设积极性不高。2.5
管护措施不到位
提高农田林网的保存率必须注
重“三分造、七分管”。目前蒙城县农田林网只有少数主干道路、河流林网的林木所有权属造林企业或大户,林木的管护责任能得到较好地落实,管护力度大,林分质量较高。而其余大多数林网管护权落在千家万户,管护水平一般,导致出现缺株断档、有树不成林、有林不成网的现象。有些乡村林网几乎没有落实相应的管护措施。
林网建网率38.3%,农田林网建设基础条件一般。规划重点对该区域现有林带进行补植补造和抚育管理,加强无林带范围的新建林带建设,全面提升农田林网建设水平。3.3
规范实施
一是林网网格面积要符合要求。以现有
的路沟渠两侧营造林带自然形成大小不等的林网网格,一般要求水泥硬化路面要全部实现林带化,网格面积重点发展区最大不超过33.3hm2,一般发展区最大不超过53.3hm2。二是林带宽度和行数要因地制宜。宽林带宽度为10m及以上,栽植树木3行及以上;一般林带要求栽植树木1行及以上。三是树种选择要科学。农田林网造林树种选择必须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以优良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进外来优良树种,并符合速生丰产、干形通直、树冠较窄、生长稳定、寿命长等要求,具有较强的抗寒、抗旱、抗高温、抗病虫害等特性,兼具防护、用材、经济、美化和观赏等方面特性。3.43.4.1
严格措施提高造林质量
培土浇水:新栽树木浇透定根水
3对策建议
3.1
科学规划
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的政
策出台后,为推动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2021年印发《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指出: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科学规范、因害设防建设农田防护林。为更好地落实蒙城县农田林网要突出乡村特色、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的“十四五”目标,该县邀请省林业局和安徽农业大学专家进行实地调研规划,实地踏查确定农田林网建设地点,落实年度建设地块;确定林带建设的方位、林带结构、林带间距、林带配置等;确定主要造林树种和建设模式;确定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环境保护等各项配套技术措施。3.2
合理布局
根据蒙城县道路、水系、土壤等自然地理
条件,结合农田林网建设现状,将全县分为2个规划区,即重点区域和一般区域。重点区域包括板桥集镇、三义镇、小辛集乡、许疃镇4个乡镇。该重点区域道路、沟渠纵横交错,林网造林树种主要为杨树、杜仲等,现有农田林网面积13333.3hm2,农田林网建网率41.2%,村村通道路、沟渠等基础条件较好。规划重点对该区域开展新建林带建设,形成以现有道路、沟渠为平台新建农田林网林带,构成大小不等、规格不一的自然网格。一般区域包括马集、岳坊等12个乡镇。该区域公路、河流水系纵横,道路有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水系有北淝河、涡河、芡河、茨淮新河等四大水系;林网林带造林树种主要为榉树、国槐、刺槐、法梧、梓楸、泓森槐、女贞、柳树、红叶石楠、栾树、泡桐、杨树等乡土树种,现有农田林网面积34600hm2,农田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上接55页)研究[J]
[14]沈姗姗,杨凡,包志毅.杭州西湖山地园林植物景观演变研究
——以西泠印社为例[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20年会论文集(下册)[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20:8.2020,41(06):118-123.
后,要组织管护人员定期巡护,根据土壤墒情适时组织培
土、浇水。防风固基:胸径较大的树木栽植后要加固树木根基,设置防风架;若遇大风天气,要及时扶正风倒苗木。抽枝除萌:新栽树木树冠枝条较多的要适当抽去部分枝条,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分枝点(定干高)以下树干部位萌生的芽体要及时抹除。3.4.2
栽、有人管;栽植前要充分考虑机械化作业和树照地等问题,能栽多行栽多行、能栽双行栽双行、能栽单行栽单行,栽植模式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财政要加大管护投入力度,管护投入的经费要与栽植投入的经费相当;避免毁坏,安排专人加强巡查管护,制止在树旁堆放秸秆杂草、拴家畜、散养牛羊及焚烧秸秆等行为。3.5
加大投入
鼓励有能力的企业、大户、林农参与农
田防护林建设。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采取合作、承包、分包等多种市场化运作模式,吸纳社会资本投资农田林网建设。培育林业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林业专业大户、家庭林场、林业龙头企业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并对其实施农田林网建设给予财政资金、税费支持。
(责编:徐世红)
[15]张静静.兴城星河景观设计传统园林造园理念在当代环境设计
中的应用[J].建筑学报,2020(11):120-121.
[16]薛芳,晏阳.樟树市药用植物的园林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
学,2020,48(22):125-131.
[17]肖琴.媒体文化主导下的园林景观的设计与研究[J].工业建筑,
2020,50(11):235-236.
落实管护措施落实林权,不栽无主树,让树有人
(责编:张宏民)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ldu.cn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12327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