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所得税的概述
企业所得税,是以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所得税。 (一)历史沿革:1993年12月年国务院发布“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
2007年3月16日全国人大10届5次会议通过“企业所得税法”。
2008年1月1日 施行(二税合并)
(二)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是依据企业所得税法负有纳税义务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包括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从事经营活动的其他组织。 【提示1】包括内、外资企业和组织;不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适用个人所得税)。
(三)居民企业与非居民企业
【提示】划分标准二选一:注册地、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居民企业无限纳税义务(境内和境外);非居民企业有限纳税义务(境内)。
【例题·单选题】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是( )。 A.股份有限公司 B.合伙企业 C.联营企业 D.出版社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我国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根据规定,合伙企业缴纳的是个人所得税,不属于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所得税征税范围的有( )。 A.居民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 B.非居民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 C.非居民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 D.居民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居民企业承担全面纳税义务,就其来源于我国境内外的全部所得纳税;非居民企业承担有限纳税义务,一般只就其来源于我国境内的所得纳税。
二、企业所得税的征收范围(是对企业应纳税所得额而非销售额、利润额)
(一)所得的类型
1、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如股息、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和营业外收益等所得以及企业解散或破产后的清算所得)。 2、企业经营所得和清算所得 清算所得:是指企业的全部资产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减除资产净值、清算费用以及相
关税费等后的余额。 (二)所得来源的确定
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按照以下原则确定(重点): 1、销售货物所得,按照交易活动发生地确定; 2、提供劳务所得,按照劳务发生地确定;
3、转让财产所得,不动产转让所得按照不动产所在地确定,动产转让所得按照转让动产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权益性投资资产转让所得按照被投资企业所在地确定;
4、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按照分配所得的企业所在地确定;
5、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或者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个人的住所地确定; 6、其他所得,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确定。
【例题7·单选题】下列符合企业所得税中所得来源确定的是( )。 A.提供劳务,按照支付所得的企业所在地确定 B.销售货物,按照交易活动发生地确定
C.动产转让所得,按照购买动产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 D.权益性投资资产转让所得,按照投资企业所在地确定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的是企业所得税所得来源的相关规定。提供劳务所得,按照劳务发生地确定;动产转让所得按照转让动产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权益性投资资产转让所得,按照被投资企业所在地确定。
三、企业所得税税率——比例税率 种 类 税 率 25%,适用于: 标准① 居民企业 税率 ② 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 (1)20%,适用于: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重点) 工业企业:人数(100人)、资产(3000万)、所得额(30万) 其他企业:人数(80人)、资产(1000万)、所得额(30万) 不超过以上数字 优惠(2)l5%,适用于: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 税率 (3)10%,适用于: 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
四、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
1.居民企业:
直接法:应纳税所得额=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项目-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间接法: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调增项目(超标准、超范围)—调减项目(免税、弥补、加成)
所得额计算中涉及的内容 收入总额 不征税收入 免税收入 项目 3类 3项 4项 内容列举 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其他收入等 财政拨款;预算内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等 国债利息收入;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等 扣除项目 基本项目: 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其他支出 5项 特殊项目: 其中:公益捐赠、招待费、广告费、三项经费等有8项 扣除标准的最重要。 8项 支付股息、所得税款、赞助支出、未经核准的准备金支出、税收滞纳金等、罚款、罚金、与收入无关的支出等 不得扣除项目 亏损弥补 企业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用以后年度的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 【提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同税法不一致的,以税法规定计算纳税。 项目 内容 1.成 销售成本、销货成本、业务支出以及其他耗费 本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2.费 【特别注意】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利息支出、“三项经用 费”等,税前扣除是有扣除限额和标准的 (1)6税1费(会计上“营业税金及附加”列支):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关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营业税金及附加 3.税 【特别注意】增值税属于价外税,在应纳税所得额中不得扣除 金 (2)4个费用性税金(会计上“管理费用”列支):房产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如果四税已经计入管理费用中扣除的,不再作为税金单独扣除 4.损 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转让财产损失,呆账损失,失 坏账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以及其他损失 5.其 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合理的支出 他支 如:亏损弥补 出
2.非居民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收入
具体为:
(一)收入总额概述
1.收入种类: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接受捐赠收入以及其他收入。
2.收入的货币形式:包括现金、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以及债务的豁免等;
3.收入的非货币形式:包括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存货、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劳务以及有关权益等。
【提示】非货币形式取得的收入,应当按照公允价值确定收入额。
特殊收入确定
1、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提示】一般按照被投资方作出利润分配决定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2.利息收入(按合同约定债务人应付利息日期确认收入实现)
【提示】包括购买国债获得的利息,但它同时又属于免税项目。
3.租金收入:提供有形资产的使用权取得的收入。按合同约定应付租金日期确认收入实现)
4.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提供无形资产的使用权取得的收入。按合同约定应付费用的日期确认收入实现)
5.接受捐赠收入:按实际收到捐赠资产的日期确认收入实现) (1)企业接受捐赠的货币性资产:并入当期的应纳税所得。
(2)企业接受捐赠的非货币性资产:按接受捐赠时资产的入账价值确认捐赠收入,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受赠非货币资产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内容包括:受赠资产价值和由捐赠企业代为支付的增值税,不包括由受赠企业另外支付或应付的相关税费。
(二)、税前扣除项目
基本要求:相关性和合理性
一般扣除项目
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提示】会计利润形成中的扣除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并且是按照实际发生额扣除。
特殊扣除项目(扣除额:发生额低于标准限额的据实扣除,超过限额标准的以计算标准限额为扣除额)
1.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 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支付给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员工的所有现金形式或者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
及与员工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
2.社会保险费
(1)按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为职工缴纳的“五险一金”准予扣除。
“五险一金”指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2)企业为本企业任职受雇的全体员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在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内(工资总额5%),准予扣除。 (3)企业按规定为特殊工种职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险费可以扣除。 (4)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不得扣除。 3.“三项经费”
(1)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2)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
(3)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例题·计算题】某企业2009年计入成本、费用中的实发工资270万元,发生的工会经费7.5万元、职工福利费41万元、职工教育经费9万元。 要求:计算“三项经费”的纳税调整额。
『答案解析』(1)工会经费限额=270×2%=5.4(万元),发生的工会经费7.5万元,应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7.5-5.4=2.1(万元) (2)职工福利费限额=270×14%=37.8(万元),发生的职工福利费41万元,应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41-37.8=3.2(万元) (3)职工教育经费限额=270×2.5%=6.75(万元),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9万元,应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9-6.75=2.25(万元)
“三项经费”的纳税调整额=2.1+3.2+2.25=7.55(万元)
4.借款费用(利息支出)
(1)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合理的不需要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准予扣除。 (2)企业为购置、建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经过12个月以上的建造才能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的存货发生借款的,在有关资产购置、建造期间发生的合理的借款费用,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计入有关资产的成本,并依照《实施条例》的规定扣除。
(3)非金融机构向金融机构的借款利息支出及金融机构间的拆借可以扣除。非金融机构之间不超过按照金融机构货款利息部分可以扣除。 【例题·计算题】某居民企业2009年发生财务费用40万元,其中含向非金融企业借款250万元所支付的年利息20万元(当年金融企业贷款的年利率为5.8%)。
『答案解析』(1)利息税前扣除额=250×5.8%=14.5(万元) (2)财务费用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20-14.5=5.5(万元)
5.业务招待费支出 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提示1】企业在计算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时,其销售(营业)收入额应包括视同销售(营业)的收入额。
销售(营业)收入额=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视同销售收入 【提示2】计算2次限额,其中的较小者为税前扣除额。
【例题单选题7-10】某企业2008年度销售收入净额为2000万元,全年发生业务招待费25万元,且能提供有效凭证。该企业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的业务招待费为( )。
A.25万元 B.20万元 C.15万元 D.10万元
【答案】D
【解析】根据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业务招待费的60%为25×60%=15(万元),当年销售收入的5‰为2000×5‰=10(万元)。因此,准予扣除的业务招待费为10万元。
6.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
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提示】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超过部分,准予结转以后纳税年度扣除。这与职工教育经费处理一致。
【例题·计算题】某家具厂2009年销售收入3000万元,其他业务收入200万元,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640万元,则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调整所得是多少?
『正确答案』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扣除标准=(3000+200)×15%=480(万元) 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实际发生额为640万元,超标准640-480=160(万元) 所以应调增纳税所得160万元。
7.租赁费
(1)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支出,按照租赁期限均匀扣除; (2)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支出,按照规定构成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价值的部分应当提取折旧费用,分期扣除。
7.汇兑损失——准予扣除
8.财产保险保险费——准予扣除。 9.专项资金
(1)企业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有关规定提取的用于环境保护、生态恢复等方面的专项资金,准予扣除。
(2)上述专项资金提取后改变用途的,不得扣除。 10.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劳动保护支出——准予扣除。
11.公益性捐赠
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公益性捐赠扣除限额=年度利润总额×12% 【提示1】年度利润总额,是指企业依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计算的年度会计利润,
即扣除了计入“营业外支出”中的全部捐赠支出。 【提示2】公益性捐赠,是指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的公益事业的捐赠。
【例题·单选题】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按一定比例扣除的公益、救济性捐赠是( )。 A.纳税人直接向某学校的捐赠
B.纳税人通过企业向自然灾害地区的捐赠 C.纳税人通过电视台向灾区的捐赠
D.纳税人通过民政部门向贫困地区的捐赠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根据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公益性捐赠,是指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的公益事业的捐赠。
(三)禁止扣除项目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不得扣除——8项(注意选择题) 1.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
【区别】在收入中作为投资方,分回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属于免税收入。 2.企业所得税税款; 3.税收滞纳金;
【提示】纳税人因违反税法规定,被处以的滞纳金(每天万分之五),不得扣除。 4.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提示】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因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被有关部门处以的罚金、罚款,以及被没收财物的损失,属于行政性罚款,不得扣除:但纳税人逾期归还银行贷款,银行按规定加收的罚息,不属于行政性罚款,允许在税前扣除。
5.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外的捐赠支出; 6.赞助支出;
7.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 8.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
【提示】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以及非银行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利息,不得扣除。
【例题多选题】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有关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的项目有( )。 A.缴纳的消费税 B.缴纳的税收滞纳金 C.缴纳的行政性罚款 D.缴纳的财产保险费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企业所得税的扣除项目规定。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税收滞纳金;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被有关部门处以的罚金、罚款,以及被没收财物的损失,不得
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例题多选题】下列项目中,允许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据实扣除的有( )。 A.向金融机构的借款利息支出 B.企业赞助支出
C.企业的公益性捐赠支出 D.固定资产转让费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企业所得税扣除项目的有关规定。赞助支出为不得扣除项目,B选项不正确;公益性捐赠支出有扣除标准,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不能据实扣除,C选项不正确。
(四)亏损弥补
1.基本规定:企业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用以后年度的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5年内不论是盈利或亏损,都作为实际弥补期限计算。 【提示1】这里的亏损,是指企业财务报表中的亏损额经主管税务机关按税法规定核实调整后的金额。
【提示2】如连续发生年度亏损,也必须从第一个亏损年度算起,先亏先补,按顺序连续计算亏损弥补期,不得将每个亏损年度的连续弥补期相加,更不得断开计算。
【例题单选题】某居民企业2008年度发生的亏损,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该亏损额可以用以后纳税年度的所得逐年弥补,但延续弥补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 )。 A.2000年 B.2011年 C.2012年 D.2013年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根据规定,企业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用以后年度的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2008年度发生的亏损,延续弥补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013年。
【例题37·计算题】某企业近7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如下表所示。请分析该企业亏损弥补的正确方法。 年度 应纳税所得额(万元)
03 -120 04 05 06 07 08 09 -50 10 30 30 40 70 五 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一减免税额一抵免税额 其中:抵免税额包括(1)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额;(2)减免税规定的。
六、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
优惠措施 具体项目 1. 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P181页)免征 (重点) 其中: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有: (1)花卉、茶以及其他饮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种植; (2)海水养殖、内陆养殖。 2. 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三免三减半 3. 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三免三减半 4. 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居民企业转让技术所有权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免征与减征 1.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150%扣除或摊销 加计扣除 2.安置残疾人员及国家鼓励安置的其他就业人员所支付的工资:100%加计扣除 创业投资企业从事国家需重点扶持和鼓励的创业投资,可以按照其抵扣应纳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税所得额 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抵扣 加速折旧 缩短折旧年限法、加速折旧法 企业综合利用资源,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产品所取得的收减计收入 入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 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税额抵免 的10%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 (一)、非居民企业所得税适用源泉扣缴
即: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非居民企业。
(二)、纳税地点
居民企业的纳税地点:除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居民企业以企业登记注册地为纳税地点;但登记注册地在境外的,以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为纳税地点。
(三)纳税年度
1、企业所得税按纳税年度计算。纳税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2、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中间开业,或者终止经营活动,使该纳税年度的实际经营期不足12个月的,应当以其实际经营期为1个纳税年度。
3、企业依法清算时,应当以清算期间作为1个纳税年度。企业应当在办理注销登记前,就其清算所得向税务机关申报并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
(四)预缴和汇算清缴
企业所得税分月或者分季预缴,由税务机关具体核定。
1.企业应当自月份或者季度终了之日起15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
申报表,预缴税款。企业分月或者分季预缴企业所得税时,应当按照月度或者季度的实际利润额预缴;按照月度或者季度的实际利润额预缴有困难的,可以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者季度平均额预缴,或者按照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预缴方法一经确定,该纳税年度内不得随意变更。
2.企业在纳税年度内无论盈利或者亏损,都应当依照规定期限,向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告和税务机关规定应当报送的其他有关资料。企业应当自年度终了之日起5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
3、企业在年度中间终止经营活动时自终止之日起60日内,向税务机关办理汇算清缴。
【例题·多选题】纳税人取得的下列收入中,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有( )。 A.银行存款利息收入 B.金融债券利息收入 C.国债利息收入
D.国家重点建设债券利息收入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纳税人购买国债的利息收入,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计算1:某企业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为3 000万元,取得租金收入50万元;销售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共计2 800万元(全部允许所得税前扣除);“营业外支出”账户列支35万元,其中:通过希望工程基金委员会向某灾区捐款10万元,直接向某困难地区捐赠5万元,非广告性赞助支出20万元。当年已预交所得税40万元。使用所得税率为25%。(2010年下半年试题) 要求:根据资料,回答6~10题:
1.在计算应交企业所得税时,不能在所得税前扣除的项目有 ( ) 。 A.通过希望工程基金委员会向灾区捐款 B.直接向某困难地区捐款
C.非广告性赞助支出 D.已预交所得税 2.关于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 A.2009年利润总额为215万元 B.2009年利润总额为175万元
C.2009年公益性捐赠,允许税前扣除限额10万元 D.2009年公益性捐赠,允许税前扣除限额15万元 3.2009年应纳税所得额为 ( ) 万元。
A.240 B.224.2 C.235 D.215 4、2009年应交所得税 ( ) 万元
A.60 B.56.05 C.58.75 D.53.75 5.关于汇算清缴,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 。
A.2009年应补缴所得税20万元 B.2009年应退所得税16.05万元
C.2009年应补交所得税18.75万元 D.2009年应退所得税13.75万元
1、BCD 2、AC 3、A 4、A 5、BCD
2、广泰公司2008年1-12月共预缴企业所得税680万元。根据所得税汇算清缴结果,有关资料如下:主营业务收入8500万元,主营业务成本4300万元,营业费用760万元,管理费用645万元,其他业务收入35万元,其他业务支出23万元,营业外收入115万元,营业外支出78万元,实际发生坏账损失24万元,取得扩大内需财政拨款56万元,取得租金收入20万元,银行利息支出52万元。假设各扣除项目的支出均符合税法规定的扣除标准,该公司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2009下半年试题)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9-11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_ __。
A.企业所得税实行分月或分季预缴,年终汇算清缴 B.企业所得税也可实行年终一次缴清的办法 C.财政拨款56万元为不征税收入
D.租金收入20万元不必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2、广泰公司2008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为_ __。
A.2844万元 B.2788万元 C.2836万元 D.2892万元 3、广泰公司应补交企业所得税__。
A.31万元 B.29万元 C.43万元 D.17万元
答案:1、AC 2、B 3、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