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

来源:年旅网

  【教学设想】

  初读课文,提出要求,学生根据提示要求,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新词读音,读通课文,扫除语言障碍,为第二课时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新课。

  出示纸船和风筝。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齐读课题(相机指导:“筝”单独出现时读一声,和“风”交朋友时读轻声。)

  二、初读课文,识读生字。

  1、出示“自学指导”,学生自由读文。

  2、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11个。)

  (2)检查识字情况。(多种方式认读,评价正音,适时补充多音字“扎”。)

  (3)检查生字词。

  A、用“加一加”的方法问答“扎、抓”。

  B、指名用换一换的方法识记“漂”。

  C、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抓、扎”,找出这两个字的共同点:都有提手旁,与手有关,举出几个提手旁的字。

  D、老师猜字谜:“才转身就被弓箭射中。”(张)

  小结:识字方法多种多样,只要是最方便自己记忆的,就是最好的。

  (4)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词语“风筝”“松鼠”“抓住”“愿意”等词语。

  3、学生再次读文,比比谁先把课文读流利。

  三、品读感悟。

  1、(1)学习第1自然段:

  ①文中的主人公是谁?松鼠和小熊的家到底在哪儿?指名回答。

  ②松鼠和小熊离得这么远却成了好朋友,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2)同桌合作初读2—6自然段

  ①“纸船是谁送给谁的?风筝呢?”指导学生把句子说完整。

  ②齐读:纸船漂哇漂,漂到了小熊家门口。风筝乘着风,飘哇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A、比较:“漂”和“飘”。引导学生说出两个字的偏旁不同,意思不同;对应练习两个字的句子,补充多音字“漂”并口头组词。

  B、去掉句中的“漂哇漂”和“飘哇飘”,与原句进行对比读,引导学生体会句子的生动形象性。

  C、引导加动作读句子。

  2、精读第3、第5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说说小熊为什么乐坏了?

  (2)小熊也想送给好朋友礼物!想送什么呢?齐读:他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风筝。风筝乘着风,飘哇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3)松鼠也收到了礼物,它是什么表现?

  齐读: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风筝上挂着一个草莓,风筝的翅膀上写着:“祝你幸福!”

  (4)小熊收到了纸船,松鼠收到了风筝,他们心情怎样?

  ①出示图片和相应课文内容:从哪个词可以体会到他们的心情?(乐坏了)

  ②追问:“乐坏了”还可以怎么说?松鼠和小熊为什么这么高兴呢?(生答)

  ③假如你是松鼠或小熊,收到了朋友的礼物和祝福,心情怎么样?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

  (5)情境创设:纸船和风筝让小熊和松鼠成了好朋友,他们生活得多快乐呀!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点儿小事吵了一架,结果——忧伤音乐响起,师感情范读: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假如你是松鼠,假如你是小熊,和好朋友吵架了,你是什么心情?(自由发言)

  (6)松鼠和小熊到底怎样了?<同桌合作学习>

  3、同桌合作学习7—11自然段

  边读边想:

  小熊、松鼠吵架后的心情怎样?(难过、后悔)

  他们是怎么想的?(想和好,想念以前快乐的日子)

  他们是怎么做的?(用横线画出小熊想和好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松鼠想和好的句子。)

  结果怎样?(和好)

  小松鼠写的纸条得到了回应吗?师生一起读最后一自然段。

  启发想象:当小熊看到一只只纸船向他漂来时会有何举动?

  四、学写生字。

  看田字格里的8个生字,找出你认为最不好写的一个生字,仔细观察,描红,稍后交流。

  (一)生自学生字,师巡视指导。

  (二)集体交流。

  预设:

  生1:“祝”字,它是左右结构的。师强调“祝”的偏旁是示字旁。

  生2:“纸”字,右边很容易多写一点。

  (三)再次练写

  1、学生在课本田字格里写字。

  2、指名学生上台板书,师纠正写字姿势。

  3、一分钟后师生评议。

  (投影展示学生的书写并评价,教师提供记忆方法。)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出示幻灯片完成练习:

  1、纸船又漂流在水上,风筝又飘荡在山顶,松鼠和小熊还会在纸船和风筝上写些什么?(自由发言,随机进行激励性评价。)

  2、请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自己的友谊曾经出现裂痕的事情,并引导学生说出正确做法。

  老师总结,出示:(用一颗真诚、宽容的心去对待朋友,你就会拥有更多的幸福和快乐)师领读。

  起立跟唱歌曲《好朋友》,结束新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