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条形统计图》说课稿

来源:年旅网

  一、说教材

  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了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了运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1个单位)和简单的统计表,并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本册教材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一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通过这些教学内容,使学生既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知识,又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本册教材与上一册教材比,的变化就是随着统计数据的增大,条形统计图的每格代表2个单位。因为统计的数据比较大,如果还用一格表示1个单位,就不方便了,根据本节课收集的数据来进入学习一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以后还会学习用一格表示5、10或更大的单位。

  二、说教学目标

  1、学生在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中,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三、教法与学法

  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只有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才能更好地获取知识,这节课我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1、通过创设情境引入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索,让他们不由自主的进入学习的状态,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2、通过动手操作发现法,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让他们亲自在记一记,画一画,在与同学的交流探索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教学准备与课时安排

  教学准备:统计表,统计图、动物卡片和水果卡片等。

  课时安排:1课时

  五、说教学流程

  为了更好地突破重难点,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把教学过程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创设情境,激趣定标。有什么办法能知道呢?同学们讨论,这就要统计知识来解决,引入课题。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使他们产生一种积极探究的状态中,从而激活了思维,也为下步更好地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等过程的体验,统计意义的了解做好了铺垫。

  第二步,同学们经历收集数据的过程,填写统计表。先提出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记录四种小动物的人数呢?同学们已在一年级学了一些简单的记录方法,有的会说画圆,有的会说画三角形,有的会说画√画x,还有的会说画正字……接着引导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记录完后,再向全班展示记录结果,让大家比一比,评一评哪种方法记录比较简便,如果同学们没发现,老师就引导同学们观察发现,因为一个正字是五画,我们可以采用乘法口诀或乘法算出结果,即使数字再大一些,记录起来也比其他的方法美观、好计算。最后把记录结果一起填写在统计表里。初步体验到用正字记录方法的简便,也为以后学习用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打下基础。

  第三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认识一个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首先让同学们观察发现统计图上的信息,再根据发现的信息提出并解决问题。最后请同学们根据统计的结果。这样同学们在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中深刻感受到统计的作用真大呀。

  第四步,巩固练习与延伸。新课标明确指出: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此环节,我请同学们继续用学到的统计知识,现在调查我们班上喜欢跑步、游泳和跳绳的人数情况,然后完成统计图和问题。最后延伸两个问题:

  1、如果人数是单数的话怎么画统计图?

  2、之前我们学过统计图时可以用1格代表1,今天又学习了用1格代表2,现在你们想到了什么?让学生在想象中把今天所学的知识往后面所学的知识迁移。

  第五步,全堂总结谈收获。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再次的认识,从而加深印象,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