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年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公安部门取保候审需要多长时间?

公安部门取保候审需要多长时间?

来源:年旅网

公安取保候审最长期限为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期限为六个月。取保候审适用于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人,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人,患有严重疾病、怀孕或哺乳婴儿的妇女,证据不充足的被拘留人,需要继续查证、审理的案件中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以及因鉴定时间较长无法总结的案件。

法律分析

一、公安取保候审多长时间

最长期限是十二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七十九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二、取保候审的适用对象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应当逮捕但患有严重疾病的,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4、需要逮捕而证据还不充足的被拘留人。

5、不能再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羁押、审查起诉、一审、二审期限内办结,而需要继续查证、审理的案件,其中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6、对于因鉴定时间较长,办案期限届满仍不能总结的案件,自期限届满之日起,应当对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变更强制措施,改为取保候审或者监事居住;

拓展延伸

公安取保候审的法定期限是多久?

公安取保候审的法定期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规定,一般不得超过一年。具体期限根据案件的复杂程度、证据收集的难易程度等因素进行判断。在特殊情况下,可以经过审查批准延长期限,但延长的时间不得超过一年。公安机关在取保候审期间应当加强对犯罪嫌疑人的监管,确保其不会逃避法律追究。同时,取保候审期间也是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调查取证、收集证据的重要阶段。在取保候审期限内,公安机关将进行必要的调查工作,以便为后续的审判提供充分的证据。总之,公安取保候审的法定期限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但一般不超过一年。

结语

公安取保候审的法定期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一般不得超过一年。根据案件的复杂程度、证据收集的难易程度等因素进行判断。在特殊情况下,可以经过审查批准延长期限,但延长的时间不得超过一年。取保候审期间,公安机关应加强对犯罪嫌疑人的监管,确保其不会逃避法律追究。同时,取保候审期间也是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调查取证、收集证据的重要阶段。公安机关将进行必要的调查工作,为后续的审判提供充分的证据。总之,公安取保候审的法定期限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但一般不超过一年。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二节 取保候审 第八十一条 公安机关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继续侦查的。

对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证据不符合逮捕条件,以及提请逮捕后,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可以依法取保候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六十八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ldu.cn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12327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