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年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溶解度曲线解析

溶解度曲线解析

来源:年旅网


初三化学溶解度曲线中考试题解析 溶解度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溶解度曲线综合题是近年中考的热点题型。这类题目涵盖面广,综合性强。能较好地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及知识应用能力。是中考化学的重点,也是学生的失分点。在2021年各地中考化学试题中,出现了许多与溶解度曲线相关的试题,现归纳如下,以供参考。

一、溶解度的意义

例1 〔2021·嘉兴〕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发现a溶液有晶体析出,b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再向b溶液参加少许b晶体,晶体消失。那么图1中能正确表示a、b两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是

解析:由题意知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而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同时符合的图像只有选项C。

答案:C

点评:正确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二、判断或比拟溶解度的大小

例2 〔2021·四川省眉山市〕如图2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答复:

第 1 页

〔1〕P点的含义是 。

〔2〕t1℃时30g a物质参加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液吗? 〔填“能〞或“不能〞〕。

〔3〕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是___ 〔填物质序号〕。

解析:〔1〕在溶解度曲线上两线相交的点表示: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样。〔2〕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20克,即t1℃时100克水中到达饱和状态时最多能溶解a物质的质量为20克,在5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10克,所以只能形成60克溶液。〔3〕在t2℃线与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越靠上的物质的溶解度越大。所以应是:cba。

答案:〔1〕在t1℃时,ac的溶解度相等 〔2〕不能 〔3〕cba

点评:此题考察了有关溶解度的一些问题,要理解溶解度的概念,清楚交点的意义。

三、判断晶体的析出

例3 〔2021·河北〕根据图3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到t1℃时都会析出晶体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相等质量的溶质

解析:A中没有温度,所以不能比拟甲、乙溶解度;B中甲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

第 2 页

升高而增大,所以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温度升高之后,还是不饱和溶液;C因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都会有晶体析出;D中t2℃时两物质的溶解度一样,所以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相等质量的溶质,但是题中并没有说等质量的饱和溶液,所以错了。

答案:C

点评:该题是一个传统题,历年来考的形式根本一样。

例4 〔2021·江苏省南通市〕固体物质W在水、乙醇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4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物质W能溶解在水和乙醇中

℃时,物质w在水中的溶解度为mg

℃时,物质W在水中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一样

℃时物质w的饱和水溶液升温至t2℃有晶体析出

解析:A选项中物质W能溶解在水和乙醇中是正确的;B选项中t1℃时,物质w在水中的溶解度为m g是正确的;C选项中t2℃时,物质W在水中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曲线相交,说明t2℃时,物质W在水中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一样是正确的;D选项根据溶解度曲线的特点,物质W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增大,将t1℃时物质w的饱和水溶液升温至t2℃时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没有晶体析出。

第 3 页

答案:D

点评:此题主要考察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的相关知识,此题的亮点是一种物质溶解在不同的溶剂中,解答此题要明确溶解度概念的“四要素〞和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四、判断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例5 〔2021·盐城〕如图5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时,三种物质中B的溶解度最大

℃时,取三种物质各a g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只有C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

℃降温到t1℃,A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大

解析:从溶解度曲线上可以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B>A=C;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只有C的溶解度小于ag所以只有C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从溶解度曲线上可以看出由t2℃降温到t1℃时,A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最大,所以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降温到t1℃,A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大;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参加溶质B,蒸发溶剂和降低温度的方法。

第 4 页

答案:D

点评:此题结合溶解度曲线考察溶解度、饱和溶液、结晶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结合溶解度曲线认真分析,结实掌握溶解度的四个方面,深入理解结晶的定义和结晶出的质量与单位饱和溶液质量的关系,特别注意C类物质的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时应该采用升高温度。

五、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相关计算

例6 〔2021·河南省〕如图6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

解析: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说溶解度时,必须限定温度,所以A不对;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C不对;10℃时,甲的溶解度比乙小,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应小于乙的质量。

答案:B

点评:考察了溶解度曲线和溶液的分类、溶质质量分数等问题。

例7 〔2021·江苏泰州〕如图7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第 5 页

℃时,用等量水分别制成的A、B饱和溶液中,A的质量比B大

℃时,A、B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A、B两种饱和溶液都从t3℃降温到t2℃,析出的晶体一定等量

解析: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该温度下,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故C正确;t1℃时,A的溶解度小于B的溶解度,用等量水分别制成的A、B饱和溶液中,A的质量比B小,故A、B错误;A的溶解度比B受温度影响大,所以等质量的A、B两种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2℃,析出晶体的量A一定大于B,故D错误。

答案:C

点评:此题考察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图中所示的温度,溶解度曲线的趋势、交点是解题的关键。

纵观2021年各地中考试题,有关溶解度曲线的综合题在试题设计上,常将溶解度的概念及意义、结晶的方法、饱和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其转化、溶质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等核心知识与溶解度曲线结合起来,突出命题的能力立意,这类试题仍将是中考命题的重点。

第 6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ldu.cn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12327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