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现代农业体系的不断深化,全国各地特色农产品生产都向着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绿色化、品质化、市场化的步伐前进。但是,地区差异化、资源错位配置等因素,以及先天的自然条件所限,各地农产品的产业发展程度不尽相同,差异化明显。如何根据当地实际,总结出一般的农产品产业发展道路是一项重要课题。湘西自治州(以下简称为“湘西”)地处武陵山片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适宜柑橘生长,柑橘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柑橘产业处于历史发展最高水平,是中国果品协会认定的“中国椪柑之乡”。近几年湘西柑橘产业发展迅速,已形成规模,特别是椪柑,种植面积已达到82万亩,是我国最大富硒椪柑种植区域,2016年产量达65万吨,占全国的13%,已经成为湘西农业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但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种植品种单一、基础设施建设简单、运输条件不好、龙头企业带动力不足、加工率不高、产业链条不长、产品销售不畅、产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尽管各市县探索出了柑橘产业经营的多种组织形式,但这些组织形式和经验也不能弥补湘西柑橘产业建设与规模效益等方面存在的缺陷。基于此,本文试图应用农业经济学、数量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等学科知识,以分工协作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博弈论等相关理论为基础,对湘西柑橘产业发展进行了系统分析。首先,运用博弈理论,着重分析柑橘种植户之间、柑橘种植户与柑橘龙头企业之间、柑橘龙头企业相互之间、柑橘龙头企业与各组织群体之间的博弈关系以及相关利益组织的行为特征。其次,运用
Bayes统计方法,分析了湘西柑橘产业发展的前景。再次,运用层次分析法,从柑橘产业规模指标、产业一体化指标、产业效益指标、社会化服务指标等四个方面对湘西柑橘产业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运用多元回归模型,从柑橘生产、加工、销售、产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利益分配及产业组织形式等六个方面,对湘西柑橘产业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文章具体章节安排及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从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思路、方法、框架设计、技术路线,以及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等几个方面内容展开。第二章: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针对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对部分概念进行了重新梳理与明确,同时,根据文章研究需要对部分理论进行了梳理与解释。第三章:湘西柑橘产业发展历程及地位。本章主要介绍了湘西柑橘产业发展经历的几个主要阶段,分析了湘西柑橘在全国、全省柑橘产业中的占比,以及在整个湘西种植产业中的地位。从数据上来看,湘西柑橘产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产业发展水平也越来越高。第四章:湘西柑橘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主要从湘西柑橘产业的三个阶段,即生产、加工、销售,以及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社会化服务水平和形成的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分析发现湘西柑橘加工业正在加快发展,并慢慢形成专业化的高水平加工体系。湘西柑橘产业的发展模式也在不断与时俱进,合作发展、集聚发展逐渐成为湘西柑橘产业发展的核心。第五章:湘西柑橘产业组织行为分析。通过运用博弈理论,着重分析柑橘种植户之间、柑橘种植户与柑橘龙头企业之间、柑橘龙头企业相互之间、柑橘龙头企业与之间的博弈关系以及相
关产业组织的行为。第六章:湘西柑橘产业发展市场景气指数分析。主要运用Bayes(贝叶斯)统计方法,分析了湘西柑橘产业的发展前景,对目前市场的预测有利于对今后柑橘市场的发展做出评估。湘西柑橘市场景气情况呈现出“市场稳定”状态,并呈现“市场繁荣”的趋势。因此,还需要加强湘西柑橘产业发展研究,促进湘西柑橘产业的持续发展。第七章:湘西柑橘产业发展水平评价。主要运用层次分析法,以产业规模指标、产业一体化、产业效益、社会化服务作为准则层,同时选取17个二级指标进行具体分析。为了评价更加科学,从2007年开始到2016年截止,共选取了十年的数据,对十年的整体做出评价,在方法上突破了传统做法。第八章:湘西柑橘产业发展水平影响因素分析。主要是运用第七章的结论,用多元回归方法进一步具体分析湘西柑橘产业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在梳理了25个影响因素后,根据单方程计量经济前提假设,筛选了最主要的8个影响因素,得出了六个对湘西柑橘产业发展水平具有正效应作用,两个具有负效应作用的结论。第九章:主要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主要是总结和归纳了各章的分析结论,同时对湘西柑橘产业健康发展和提升规模效益给出了建议:一是加快柑橘产业标准化园区建设,二是处理好柑橘产业链间的利益关系,三是提高柑橘产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ldu.cn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12327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