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11.11.21.31.41.51.62目的......................................................................................................................................1读者对象..............................................................................................................................1版本信息..............................................................................................................................1术语与缩略词......................................................................................................................1参考文献..............................................................................................................................2修改历史..............................................................................................................................2配置管理的理论基础.......................................................................................................................32.12.22.2.12.2.22.2.32.2.42.3配置管理对象......................................................................................................................3配置管理任务......................................................................................................................3标识配置对象..........................................................................................................3版本控制..................................................................................................................3修改控制..................................................................................................................4报告配置状况..........................................................................................................4软件配置的方式..................................................................................................................43配置管理的措施...............................................................................................................................43.13.23.33.43.4.1软件配置的工作目标..........................................................................................................4岗位职责..............................................................................................................................5软件项标识的原则..............................................................................................................5软件项标识的分类..............................................................................................................5文档..........................................................................................................................63.4.2代码..........................................................................................................................73.4.3数据..........................................................................................................................73.5软件项配置的状态..............................................................................................................73.6标识编码规则......................................................................................................................83.6.1文档标识..................................................................................................................83.6.2代码标识................................................................................................................103.6.3数据标识................................................................................................................113.6.4软件项状态的标识................................................................................................113.7配置管理............................................................................................................................123.7.1配置管理的基本流程............................................................................................123.7.2配置管理的阶段划分............................................................................................123.7.3立项计划阶段的配置管理....................................................................................133.7.4原型开发阶段的配置管理....................................................................................133.7.5需求分析阶段的配置管理....................................................................................133.7.6概要设计阶段的配置管理....................................................................................133.7.7详细设计阶段的配置管理....................................................................................143.7.8编码调试阶段的配置管理....................................................................................143.7.9系统测试阶段的配置管理....................................................................................143.7.10内部验收阶段的配置管理....................................................................................15软件开发配置管理规程3.7.113.7.123.7.133.7.143.7.153.84工程实施阶段的配置管理....................................................................................15初验阶段的配置管理............................................................................................16试运行阶段的配置管理........................................................................................16终验阶段的配置管理............................................................................................16运行维护阶段的配置管理....................................................................................16变更管理............................................................................................................................16配置管理工具.................................................................................................................................16Powerise®PRS_SCTC创智软件园配置测试中心第2页共19页软件开发配置管理规程1前言
1.1目的
编写本管理规程的目的是为创智软件园软件配置测试中心的配置测试管理组对日常的软件项目开发进行配置工作时提供指导,为软件开发体系的项目组在日常的项目管理、设计、开发和测试中制定统一的软件项及其状态标识提供依据,以便于项目管理、开发、配置和测试工作有序、统一和规范化。在本管理规程中明确了软件配置在软件开发中的意义、阶段划分、配置的内容、软件配置的基础、目标、正常流程、质量评价方法,以及进行软件配置工作时需要使用的相关表格和记录格式,为软件开发和维护中的可追溯性提供保障。本操作规程是指导创智软件园软件开发体系进行软件配置工作的唯一指南,可以作为创智软件园有限公司ISO9001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的支持文件。1.2读者对象
本管理规程的可能合法读者是创智软件园软件开发体系的项目管理人员、设计人员、配置测试人员、机要室的机要员和经软件配置测试中心部门经理授权的人员。任何无关人员不得以任何方式私阅、借阅、复制和传递本规程,创智软件园的员工一旦发现本管理规程在外面流失,有责任维护公司利益,及时向公司汇报,以挽回可能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的损失。1.3版本信息
本管理规程1.0.0版是在综合公司自1995年以来软件开发中软件配置的经验和借鉴国内外软件配置技术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由创智软件园软件配置测试中心规范研究与制定组于1998年10月开始起草,并于1998年11月初稿完成的。本管理规程2.0.0版是由软件配置测试中心规范研究与制定组按照ISO9001质量体系程序文件要求于1999年05月进行修订并完成的。1.4术语与缩略词
1)2)3)4)软件:包括能够使应用系统正常运行和维护所必须的文档、程序和数据。软件项:构成整个应用系统的子系统、功能模块的独立的或以操作系统文件形式存在的软件元素,通常以操作系统文件或功能模块及其组合的形式存在。准基线库:由软件开发项目组提交的等待评审或测试的软件项数据仓库。基线库:由软件项目/产品开发组提交的完全通过评审或测试的合格软件项数据仓库。第1页共19页软件开发配置管理规程5)配置管理:将软件项目的组成部分(文档、代码和数据)存放入准基线库和基线库进行配置管理和版本控制。6)软构件库:可以供公司各个项目组重复使用或共享的经过构件化过程的合格软件项数据仓库。7)软件配置:一个软件产品在软件生存周期各个阶段所产生的各种形式(机器可读或人工可读)的各种版本的文档、程序及其数据的集合。该集合中的每一元素称为该软件产品配置中的一个软件配置项(SCI)。8)单元测试:测试软件项(诸如构件、模块、函数等),具体设计到控制流和数据流。9)组装测试:对软件项(诸如构件、模块、函数等)或子系统等进行组合测试,测试其接口的正确性、稳定性。10)系统测试:将整个软件项目作为一个整体,包括网络、服务器和工作站的软硬件以及应用软件的配置到位的情况下,进行测试。是公司内部的验收测试,为公司内部软件项目/产品的验收评审提供测试依据。11)验收测试:是将整个软件项目作为一个整体,包括网络、服务器和工作站的软硬件以及应用软件的配置到位的情况下,由客户单位为主体进行的测试,包括初验测试和终验测试,初验可以在模拟环境下,终验则必须是在实际运行环境下进行。12)软件配置工具:可以辅助人工进行软件配置和管理工作的软件工具。1.5参考文献
1)2)3)4)5)6)7)8)9)GB/T11457软件工程GB/T8566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T8567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软件工程》齐治昌等。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创智软件园软件开发项目管理手册》《创智软件园软件开发安全管理制度》《软件工程》齐治昌等。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创智软件园ISO9001质量体系《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版本B/0创智软件园ISO9001质量体系《创智软件园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版本B/01.6修改历史
序号12345时间1998/12/081999/3/151999/3/191999/5/251999/05/26地点创智软件园创智软件园创智软件园创智软件园创智软件园责任人孙继纲陈皓陈皓刘立军孙继纲修改内容记录修改、初稿修改根据会议意见修改参考程序文件进行修改最终定版第2页共19页软件开发配置管理规程2配置管理的理论基础
软件配置管理(SoftwareConfigurationManagement简称SCM)是对软件修改进行标识、组织和控制的技术,用来协调和控制整个系统过程,保证资料的完整性与一致性,应用于整个软件工程过程。它是一组追踪和控制活动。通过严格的软件配置管理,可以使接受软件测试的源代码、可执行代码和数据首先处于准基线库这种可以控制的状态中,从而可以为软件测试提供稳定的、可靠的、可重复的被测素材;同时,通过软件配置管理,可以保证开发和测试的对象的一致性,不会造成被测对象的内容和版本存在差异,从而为可能存在的测试后的缺陷跟踪和修改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本管理规程将从配置管理对象、配置管理任务以及配置管理流程几个方面详细说明。2.1配置管理对象
软件开发过程的最终结果包括三类信息:(1)程序:包括源程序和目标程序;(2)文档:包括技术文档和用户文档两类;(3)数据结构:包括程序内部和外部定义两部分。在软件工程过程中产生的所有信息项就构成了软件配置项(SCI),它是软件的具体形态在某一时刻的瞬时影像。这样的具体形态取两种形式:(1)文档:如书写的文档、程序清单、测试数据、测试结果等。(2)代码:如源代码、目标代码、数据库信息等。2.2配置管理任务
软件开发配置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控制软件的修改,主要包括:(1)标识配置对象(2)版本控制(3)修改控制(4)报告配置状况2.2.1标识配置对象
为了控制和管理的方便,所有的配置对象都应命名并组织起来,根据软件开发和项目管理的特点,结合软件项目的功能组成,对其进行逐级标识,从而可以区分不同的功能模块和软件结构。2.2.2版本控制
理想情况下,每个配置项只需保存一个版本。实际上为了纠错和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往往一个项目保存多个版本,并且随着系统开发的展开,版本数目将明显增加。配置管理的第3页共19页软件开发配置管理规程版本控制主要解决下列问题:(1)根据不同用户的需要配置不同的系统;(2)保存系统老版本,为以后调查问题使用;(3)建立一个系统新版本,使它包含某些决策而抛弃另一些;(4)支持两位以上工程师同时在一个项目中工作;(5)高效存储项目的多个版本。2.2.3修改控制
在一个大型软件开发过程中,无控制地修改会迅速导致混乱。如果把人的管理与自动工具结合起来,建立一套机制,有意识的控制软件修改,就可在最大程度上减小混乱的威胁。2.2.4报告配置状况
配置状况报告(ConfigurationStatusReporting,简称CSR)作为软件配置管理的一项任务,主要概述下列问题:(1)发生了什么事情;(2)发生的原因;(3)谁做的;(4)何时发生的;(5)有什么影响。CSR的时机是当某个SCI被赋予新标记或更新标记时,或进行一项修改申请时。CSR的输出可放在项目数据库中,供开发人员和维护人员随时按关键字查询,这样可以减少大型软件开发项目中由于人员缺乏通信而造成的盲目行为。2.3软件配置的方式
软件配置的方式有人工和自动(软件工具)两种。在现阶段,由于开发方式及软件工具不完善等原因,只能以人工为主,配置工具为辅的方法进行配置工作。当各方面的条件都具备后,则应以自动化配置工具为主,人工干预为辅的配置方式。3配置管理的措施
3.1软件配置的工作目标
整体工作目标:1)为公司软件项目/产品的质量提供保证。2)为软件项目/产品测试及供服务。第4页共19页软件开发配置管理规程3)建立公司的软件库,为公司软件项目/产品保存及查询提供服务。4)建立软构件库,为公司的项目/产品提高开发速度及提供质量保证。具体工作目标:1)对软件项目开发的可行性研究、质量策划、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评审,及时预防和尽早发现缺陷,反馈给项目组,尽早修改完善。2)执行软件配置管理建立基线库,为项目测试提供基础。3)控制配置对象的修改,保证项目/产品质量。3.2岗位职责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直接和间接参与配置管理的岗位职责包括:1)开发部项目组成员:制定项目开发计划书在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中标识软件项。按期将各个阶段的软件项提交配置测试中心配置测试组2)开发部验证组成员:制定验证计划对项目组产生的阶段成果进行提交配置测试组之前的验证,提交验证报告根据总监办的评审结果或配置测试组的测试结果,对项目组的修改情况进行验证,提交验证报告3)配置测试中心配置测试组:制定配置测试评审计划和配置管理计划对各个阶段产生的软件项进行收集和进行配置管理和版本控制。对各个阶段产生的变更情况进行控制定期提交配置管理和版本控制状态报告4)配置测试中心系统管理组:针对不同的项目建立配置管理系统针对不同的项目进行软件项在配置管理系统中的生成、复制、备份和清除5)机要室机要员:对成型产品的软件项进行基线库和构件库的管理。3.3软件项标识的原则
1)2)3)4)软件工程中关于软件项标识的唯一性软件项配置管理和版本控制的原则关于软件的理解(即软件包含程序、数据和文档)关于软件项目开发的阶段划分3.4软件项标识的分类
可以将软件项标识分为3类:1)文档:包括管理文档和产品文档。第5页共19页软件开发配置管理规程2)3)代码:包括源代码和可执行代码。数据:包括系统初始化数据、静态维护数据、运行数据。3.4.1文档
文档包括管理文档和产品文档,分别由项目组和配置测试管理组完成。由开发部项目组完成的管理文档包括:1)项目开发计划书2)新技术培训计划书3)差旅计划书4)各阶段计划表5)各阶段工作总结6)会议纪要7)工作备忘由开发部验证组完成的管理文档包括:1)验证计划2)验证报告由配置测试组完成的管理文档包括:1)配置测试评审计划书2)配置管理计划由项目组、验证组和配置测试组共同完成的管理文档包括:1)项目开发计划评审报告2)原型开发阶段评审报告3)需求分析阶段评审报告4)系统测试大纲评审报告5)概要设计阶段评审报告6)组装测试大纲评审报告7)详细设计阶段评审报告8)单元测试大纲评审报告9)系统内部验收阶段评审报告10)初验报告11)终验报告由开发部项目组完成的产品文档包括:1)可行性研究报告2)快速原型设计说明书3)需求分析说明书4)概要设计说明书5)详细设计说明书6)数据库设计说明书7)模块开发卷宗第6页共19页软件开发配置管理规程8)9)10)11)用户手册维护手册安装手册产品功能说明书由配置测试组完成的产品文档包括:1)系统测试大纲2)组装测试大纲3)单元测试大纲4)单元测试记录表5)单元测试报告6)组装测试记录表7)组装测试报告8)系统测试记录表9)系统测试报告3.4.2代码
代码包括源代码和可执行代码。源代码按照功能模块和开发工具可以包括不同的层次关系:1)系统列表2)系统和所属的子系统列表3)子系统和所属的功能模块列表4)功能模块和对应的开发工具可执行代码按照功能模块的层次进行划分:1)系统列表2)系统和所属的子系统列表3)子系统和所属的功能模块列表3.4.3数据
数据主要包括:1)系统初始化数据2)静态可维护参数3)运行数据3.5软件项配置的状态
管理文档的配置状态:1)没有2)已经产生,等待批准第7页共19页软件开发配置管理规程3)已经批准,定版4)已经锁定,等待变更5)变更完毕,定版产品文档的配置状态:1)没有2)已经产生,等待预审3)预审通过,等待评审4)评审通过,定版5)已经锁定,等待变更6)变更完毕,定版源代码的配置状态:1)没有2)已经产生,等待测试3)测试不通过,等待修改4)修改完毕,等待测试5)测试通过,定版6)已经锁定,等待变更7)变更完毕,定版可执行代码的配置状态:1)没有2)已经产生,等待测试3)测试不通过4)测试通过,定版数据的配置状态:1)没有2)只有部分3)完全具备3.6标识编码规则3.6.1
文档标识
管理文档的标识代码为MD,产品文档的标识代码为PD,采用“标识代码-顺序号-版本号”的方式进行文档的标识,版本号采用“X.Y.Z”的方式,X的起始号为1,Y的起始号为0,Z的起始号也为0。文档标识号的与文档名称的对应关系见下表。序号文档名称文档标识号1MD-01-1.0.0项目开发计划书第8页共19页软件开发配置管理规程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新技术培训计划书差旅计划书原型开发阶段计划表原型开发阶段工作总结需求分析阶段计划表需求分析阶段工作总结概要设计阶段计划表概要设计阶段工作总结详细设计阶段计划表详细设计阶段工作总结编码调试阶段计划表编码调式阶段工作总结内部验收(系统测试)阶段计划表内部验收(系统测试)阶段工作总结工程实施阶段计划表工程实施阶段工作总结试运行阶段计划表试运行阶段工作总结验证计划验证报告配置测试评审计划书配置管理计划项目开发计划评审报告原型开发阶段评审报告需求分析阶段评审报告系统测试大纲评审报告概要设计阶段评审报告组装测试大纲评审报告详细设计阶段评审报告单元测试大纲评审报告系统内部验收阶段评审报告初验报告终验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快速原型设计说明书需求分析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数据库设计说明书模块开发卷宗用户手册维护手册安装手册产品功能说明书系统测试大纲组装测试大纲单元测试大纲单元测试记录表MD-02-1.0.0MD-03-1.0.0MD-04-1.0.0MD-05-1.0.0MD-06-1.0.0MD-07-1.0.0MD-08-1.0.0MD-09-1.0.0MD-10-1.0.0MD-11-1.0.0MD-12-1.0.0MD-13-1.0.0MD-14-1.0.0MD-15-1.0.0MD-16-1.0.0MD-17-1.0.0MD-18-1.0.0MD-19-1.0.0MD-20-1.0.0MD-21-1.0.0MD-22-1.0.0MD-23-1.0.0MD-24-1.0.0MD-25-1.0.0MD-26-1.0.0MD-27-1.0.0MD-28-1.0.0MD-29-1.0.0MD-30-1.0.0MD-31-1.0.0MD-32-1.0.0MD-33-1.0.0MD-34-1.0.0PD-01-1.0.0PD-02-1.0.0PD-03-1.0.0PD-04-1.0.0PD-05-1.0.0PD-06-1.0.0PD-07-1.0.0PD-08-1.0.0PD-09-1.0.0PD-10-1.0.0PD-11-1.0.0PD-12-1.0.0PD-13-1.0.0PD-14-1.0.0PD-15-1.0.0第9页共19页软件开发配置管理规程5051525354单元测试报告组装测试记录表组装测试报告系统测试记录表系统测试报告PD-16-1.0.0PD-17-1.0.0PD-18-1.0.0PD-19-1.0.0PD-20-1.0.03.6.2代码标识
源代码的标识代码为SC,可执行代码的标识代码为EC,采用“标识代码-系统顺序号-子系统顺序号-模块顺序号-开发工具代码-版本号”的方式进行文档的标识,版本号采用“X.Y.Z”的方式,X的起始号为1,Y的起始号为0,Z的起始号也为0。源代码的标识方式如:SC-SYS-SUB-MOD-TID-X.Y.Z其中,系统SYS、子系统SUB和模块MOD的顺序号以及开发工具代码TID,根据不同的项目建立不同的对应表,如下表。序号系统名称系统顺序号1A营业受理系统2B配线管理系统3C配号管理系统4D定单管理系统5E机线管理系统序号12345序号12345系统顺序号AABBB系统顺序号AAAAA子系统名称客户资料管理子系统营业受理子系统全自动配线子系统半自动配线子系统手工动配线子系统功能模块名称子系统顺序号abcde功能模块顺序号12345子系统顺序号aaaaa序号开发工具名称开发工具代码1DB2DB22OracleORA3SybaseSYB4InformixINF5SQLServerSQL6PowerBuilderPB7DelphiDP8VisualBasicVB9VisualC++VC10TuxedoBEA可执行代码的标识方式如:EC-SYS-SUB-MOD-X.Y.Z第10页共19页软件开发配置管理规程其中,系统SYS、子系统SUB和模块MOD的顺序号,根据不同的项目建立不同的对应表,如上表。3.6.3数据标识
系统初始化数据的标识代码为DAT-INIT-顺序号。静态可维护参数的标识代码为DAT-STATIC-顺序号。运行数据的标识代码为DAT-RUN-顺序号。其中的顺序号为操作系统下不同名称的文件的顺序号,对应表如下表。标识代码顺序号文件名称数据用途INIT1。。。。。。INIT2。。。。。。STATIC1。。。。。。RUN1。。。。。。3.6.4软件项状态的标识
管理文档的配置状态标识为SMD,对应的代码值为:序号意义代码值10没有21已经产生,等待批准32已经批准,定版43已经锁定,等待变更54变更完毕,定版产品文档的配置状态标识为SPD,对应的代码值为:序号意义代码值10没有21已经产生,等待预审32预审通过,等待评审43评审通过,定版54已经锁定,等待变更65变更完毕,定版源代码的配置状态标识为SSC,对应的代码值为:序号意义代码值10没有21已经产生,等待测试32测试不通过,等待修改43修改完毕,等待测试54测试通过,定版65已经锁定,等待变更76变更完毕,定版可执行代码的配置状态标识为SEC,对应的代码值为:序号意义代码值10没有21已经产生,等待测试32测试不通过第11页共19页软件开发配置管理规程4测试通过,定版3数据的配置状态标识为SDA,对应的代码值为:序号意义代码值10没有21只有部分32完全具备3.7配置管理3.7.1
1)2)3)4)5)6)7)8)配置管理的基本流程
在项目立项阶段确定整个开发周期将要经历的关键阶段在各个阶段开始之际,项目组将阶段计划表提交配置测试组在各个阶段结束之际,项目组将阶段工作成果和工作总结提交配置测试组配置测试组将收集的阶段成果提交系统管理组进入基线库,进行配置管理对于准备进行评审或测试的阶段成果,先放在配置测试人员的本地(即准基线库)进行保管经过验证,并且通过最终的评审或测试后,软件项就可以进入基线库需要进行需求或设计变更时,配置管理组要对基线库中相关的软件项进行锁定和释放操作项目开发终验阶段结束后,所有的成果全部提交机要室归档。3.7.2配置管理的阶段划分
配置管理的阶段划分取决于项目开发的阶段划分:1)立项计划阶段2)原型开发阶段3)需求分析阶段4)概要设计阶段5)详细设计阶段6)编码调试阶段7)系统测试阶段8)内部验收阶段9)工程实施阶段10)初验阶段11)试运行阶段12)终验阶段13)运行维护阶段第12页共19页软件开发配置管理规程3.7.3
序号12320222324立项计划阶段的配置管理
文档标识号MD-01-1.0.0MD-02-1.0.0MD-03-1.0.0MD-20-1.0.0MD-22-1.0.0MD-23-1.0.0MD-24-1.0.0文档名称项目开发计划书新技术培训计划书差旅计划书验证计划配置测试评审计划书配置管理计划项目开发计划评审报告3.7.4
序号451415212527293132353640465354原型开发阶段的配置管理
文档标识号MD-04-1.0.0MD-05-1.0.0MD-14-1.0.0MD-15-1.0.0MD-21-1.0.0MD-25-1.0.0MD-27-1.0.0MD-29-1.0.0MD-31-1.0.0MD-32-1.0.0PD-01-1.0.0PD-02-1.0.0PD-06-1.0.0PD-12-1.0.0PD-19-1.0.0PD-20-1.0.0文档名称原型开发阶段计划表原型开发阶段工作总结内部验收(系统测试)阶段计划表内部验收(系统测试)阶段工作总结验证报告原型开发阶段评审报告系统测试大纲评审报告组装测试大纲评审报告单元测试大纲评审报告系统内部验收阶段评审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快速原型设计说明书数据库设计说明书系统测试大纲系统测试记录表系统测试报告3.7.5
序号67212637需求分析阶段的配置管理
文档标识号MD-06-1.0.0MD-07-1.0.0MD-21-1.0.0MD-26-1.0.0PD-03-1.0.0文档名称需求分析阶段计划表需求分析阶段工作总结验证报告需求分析阶段评审报告需求分析说明书3.7.6
序号概要设计阶段的配置管理
文档标识号文档名称第13页共19页软件开发配置管理规程8921272838465354概要设计阶段计划表概要设计阶段工作总结验证报告系统测试大纲评审报告概要设计阶段评审报告概要设计说明书系统测试大纲系统测试记录表系统测试报告MD-08-1.0.0MD-09-1.0.0MD-21-1.0.0MD-27-1.0.0MD-28-1.0.0PD-04-1.0.0PD-12-1.0.0PD-19-1.0.0PD-20-1.0.03.7.7
序号10112129303940475152详细设计阶段的配置管理
文档标识号MD-10-1.0.0MD-11-1.0.0MD-21-1.0.0MD-29-1.0.0MD-30-1.0.0PD-05-1.0.0PD-06-1.0.0PD-13-1.0.0PD-17-1.0.0PD-18-1.0.0文档名称详细设计阶段计划表详细设计阶段工作总结验证报告组装测试大纲评审报告详细设计阶段评审报告详细设计说明书数据库设计说明书组装测试大纲组装测试记录表组装测试报告3.7.8
序号1213213141484950编码调试阶段的配置管理
文档标识号MD-12-1.0.0MD-13-1.0.0MD-21-1.0.0MD-31-1.0.0PD-07-1.0.0PD-14-1.0.0PD-15-1.0.0PD-16-1.0.0文档名称编码调试阶段计划表编码调式阶段工作总结验证报告单元测试大纲评审报告模块开发卷宗单元测试大纲单元测试记录表单元测试报告3.7.9
序号14154142系统测试阶段的配置管理
文档标识号MD-14-1.0.0MD-15-1.0.0PD-07-1.0.0PD-08-1.0.0文档名称系统测试阶段计划表系统测试阶段工作总结模块开发卷宗用户手册第14页共19页软件开发配置管理规程434445495051525354维护手册安装手册产品功能说明书单元测试记录表单元测试报告组装测试记录表组装测试报告系统测试记录表系统测试报告PD-09-1.0.0PD-10-1.0.0PD-11-1.0.0PD-15-1.0.0PD-16-1.0.0PD-17-1.0.0PD-18-1.0.0PD-19-1.0.0PD-20-1.0.03.7.10内部验收阶段的配置管理
序号141532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文档名称内部验收(系统测试)阶段计划表内部验收(系统测试)阶段工作总结系统内部验收阶段评审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快速原型设计说明书需求分析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数据库设计说明书模块开发卷宗用户手册维护手册安装手册产品功能说明书系统测试大纲组装测试大纲单元测试大纲单元测试记录表单元测试报告组装测试记录表组装测试报告系统测试记录表系统测试报告文档标识号MD-14-1.0.0MD-15-1.0.0MD-32-1.0.0PD-01-1.0.0PD-02-1.0.0PD-03-1.0.0PD-04-1.0.0PD-05-1.0.0PD-06-1.0.0PD-07-1.0.0PD-08-1.0.0PD-09-1.0.0PD-10-1.0.0PD-11-1.0.0PD-12-1.0.0PD-13-1.0.0PD-14-1.0.0PD-15-1.0.0PD-16-1.0.0PD-17-1.0.0PD-18-1.0.0PD-19-1.0.0PD-20-1.0.03.7.11工程实施阶段的配置管理
序号1617文档名称工程实施阶段计划表工程实施阶段工作总结文档标识号MD-16-1.0.0MD-17-1.0.0第15页共19页软件开发配置管理规程3.7.12初验阶段的配置管理
序号33文档名称初验报告文档标识号MD-33-1.0.03.7.13试运行阶段的配置管理
序号1819文档名称试运行阶段计划表试运行阶段工作总结文档标识号MD-18-1.0.0MD-19-1.0.03.7.14终验阶段的配置管理
序号34文档名称终验报告文档标识号MD-34-1.0.03.7.15运行维护阶段的配置管理
走“变更管理”流程。3.8变更管理
1)2)3)4)5)开发部项目组提出需求、设计变更请求配置测试组锁定等待变更的软件项实施变更释放被锁定的软件项记录变更结果4配置管理工具
关于软件配置工具,目前接触到的有美国MicroSoft公司的VSS,美国Intersolv公司的PVCS,以及美国Rational公司的ClearCase。在当前的工作中我们最常用的是VSS,ClearCase,PVCS正在摸索中。第16页共19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ldu.cn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12327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