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年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综合管廊管线敷设技术研究

综合管廊管线敷设技术研究

来源:年旅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综合管廊管线敷设技术研究

作者:李超 李卉 曹翰林

来源:《西部论丛》2018年第09期

摘 要: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综合管廊研究现状,分析了综合管廊管线收容及布置原则,并结合实际工程予以阐述。 关键词:综合管廊 1 前言

2014年10月,依据住房建设部的要求,要用3年的时间,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全面启动地下综合管廊的试点工程。山东省计划要在2015年地下管线综合管廊长度达到300公里,2020年达到800公里,尽全力消除“拉链马路”现象,最大限度减少城市空中“蜘蛛网”。山东省也将把综合管廊建设和地下空间利用作为未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单位重点。 2 国内外综合管廊研究现状

欧洲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先进地区,特别是在市政设施和公共建筑方面更是如此。综合管廊的发源地就在欧洲,早在1832年法国巴黎开始有系统规划排水网络的同时,就开始兴建综合管廊。1861年,英国伦敦修造了宽12英尺、高7.6英尺的综合管廊。1890年,德国也开始在汉堡建造综合管廊。瑞典斯德哥尔摩市地下有综合管廊30公里长。俄罗斯的地下综合管廊也相当发达,莫斯科地下有130公里长的综合管廊,除煤气管外,各种管线均有,只是截面较小(2mx2m),内部通风条件也较差。日本国土狭小,城市用地紧张,因而更加注重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综合管廊在日本开始兴建于1958年。1963年,日本颁布了《综合管廊实施法》,并在1991年成立了专门的综合管廊管理部门,负责推动综合管廊的建设工作。日本迄今为止,综合管廊长度已达到1000公里。我国首条综合管廊于1958年设置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敷设总长度为1076m;1977年配合《毛主席纪念堂》,又增加了500多米。断面为长方形,宽 3.5-5.0m,高 2.3-3.0m,埋深 7.0-8.0m,但功能较为单一。1992 年,上海市政府规划建设了浦东新区张杨路综合管廊,它是国内综合管廊建设的一个标志,为我国其他城市综合管廊的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教训。该综合管廊共有一条干线综合管廊、两条支线综合管廊,全长 11.125km。2003 年在中关村(西区)建成了我国大陆地区第二条现代化的综合管廊。该综合管廊主线长2km,支线长1km。目前,我国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和新区在建或者已经建设综合管沟,在其他城市和地区没有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和普及。 3综合管廊管线收容分析

(1)给水、雨水、污水、再生水、天然气、热力、电力、通信等城市工程管线可纳入综合管廊。(2)综合管廊工程建设应以综合管廊工程规划为依据。(3)综合管廊收容何种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线,应结合城市地下管线的现状,在城市道路、轨道交通、给水、雨水、污水、再生水、天然气、热力、电力、通信等专项规划以及地下管线综合规划的基础上,确定综合管廊的布局 [1]。

4综合管廊管线布置研究

(1)综合管廊管线布置以安全,经济,施工和检查方便为总的原则。(2)应尽可能地把同性质的管线布置在同一侧;当管线种类较多时应把电缆、控制、通信线路设在上侧;横穿管廊的管线应尽量走高处,以不妨碍管廊内通行为准;管线之间的上下间距及左右间距应满足规范要求;当断面受限制不可能加大而管线又太多布置不开时,可将小口径管线并列布置,中间留出一定的人行通道宽度。(3)先布置管径较大的管线,后布置管径较小的管线。小管径避让大管径,因为小管径管线所占空间位置较小,易于安装,而且造价相对低。(4)金属管避让非金属管,因为金属管较易切割、弯曲、连接。(5)附件少的管道避让附件多的管道,这样有利于施工操作和维护及更换管件。(6)给水管道应布置在沟底。当沟内有腐蚀性介质管道时,给水管线应位于其上面。(7)腐蚀性介质管道的标高应低于沟内其他管线。(8)当出现干线综合管廊与支线综合管廊竖向交叉情况时,应充分考虑上、下层关系以及管线交叉对人行通道的影响。 5 案例分析

工业北路综合管廊2017年开始修建,工程西起二环东路以东1250米处,东至机场路。设计管廊标准段采用两舱布置,分别为综合舱和电力舱;在奥体中路和冷水路路口穿越地铁站人员通道时,压缩了管廊断面净高穿越,其中张马河至奥体中路路口东侧将电力舱变为水平两舱,综合管廊按三舱布置;工业南路西侧过现状铁路箱涵段给水、中水、通信局部直埋,电力采用双舱穿越。全线综合舱内敷设DN1000给水、DN600中水、通信光缆桥架六排;电力舱内敷设220kv、110kv、10kv电缆。综合管廊逃生口与吊装口结合,电力舱逃生口按间距不大于200m设置;综合舱逃生口按间距400m左右设置,满足人员逃生的需求。管廊位置在车行道下,不直接开向路面,单独将逃生口引至绿化带下进出。综合舱和电力舱的吊装口和逃生口采用不同型式进行组合设置;部分电力舱吊装口和逃生口单独组合设置。人员逃生口设计采用圆形,内径尺寸為1m,综合管廊的人员逃生口处的检查井盖设计采用液压防盗井盖,井盖由井盖机械结构,液压站及电控系统组成。可以实现对检查口盖的自动控制,并可实现远程智能管理,通过遥控、现场控制、及手动应急控制,完成井盖的开闭,达到安全,防盗,防破坏的目的。 参考文献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 中国计划出版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ldu.cn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12327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