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心血管内科见习心得
201310140308 临床卓越3班 邹敏
暑假刚刚开始两天后,我就拿着学校发给我们的介绍信来到医院报到,报道过程还有些曲折或者说是不顺,第一家医院因为自身负担太重不接受个人见习,后来终于在中医院开始了见习生活,在两周的见习里,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医学技能,在老师的辛勤指导下,经过不断实践,我受益颇多。
刚开始见习的时候,因为很多临床的操作都还没有接触过,所以我感到有一点不知所措,还好带我的老师还带了另一个学生,她是大专学中医的学生,可是我觉得她比我所掌握的医学技能多得多,从她身上我学到了很多,比如说怎样测血糖、血压以及做心电图等等,因为这里是中西医结合治疗,很多中医知识我都不懂,不过在这里,科里的老师们都很重视,每天的学习安排也谨然有序,从而让我们循序渐进地学习与成长,我也跟着实习的学生们一起听科里的老师讲课,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高血压,老师先讲了高血压的病因以及好发人群,后来也讲了很多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以及并发症等等,我第一次系统地了解了这个病,觉得自己受益匪浅。
在见习期间,本人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的规章制度,认真履行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踏实工作,关心病人。不迟到,不早退,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做到理论学习有计划、有重点。心内科以高血压病、心律失常、冠心病及心力衰竭多见,常见疾病有: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房颤、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衰、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房间隔缺损、风湿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心绞痛、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心
肌缺血等症状。见习期间,在老师的带教下,我基本掌握了一些常见病的基本操作。由于见习时间较短,带教老师先向我介绍正常的心电图,在此基础上再讲解临床常见的异常心电图。结合临床患者的实际心电图加深印象,反复讲解,直到我都能正确识别一些常见的心电图,并教会我有关监测仪器的常识性知识。在这两周见习期间,我一直在住院部实习,是我见到的疾病特别多,对心血管疾病的各种类型都见到了,老师对病人的心里教导一直让我难忘,心力衰竭、冠心病、先心病、肺心病、室上速、等疾病的治疗和用药,通过我再与书本的理论知识结合,我对此加以巩固,现在还记忆犹新。能准确及时的检测血压的变化,并及时反馈给带教老师。累、忙使我在这个两周已经精疲力尽了,我身体上的困反而使我的心里特别的舒服,因为我觉得自己很充实。在科室里很忙,我所做的一切好像都是在长见识与知识。所以我很乐意为每一位老师做他们需要我做的事按时参加医院安排的班次及科室的教学查房;微笑迎接新病人。主动了解病人的情况,及时为病人排忧解难,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经过这两周的见习,使我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有了重新的认识和提高,在突发病方面,学到了应对的知识和技巧。总之,在心内科实习的日子里,我受益匪浅,虽然我还只是学生,我的能力有限,但我会不断摸索,用微笑温暖病人心田,用努力充实我的知识与技能。温故而知新,用实践来验证及巩固所学。同时,也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水平,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
这次的见习,使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同时也第一次见证了生命的消逝,他是一个八十多岁的老爷爷,他刚来医院的时候还挺有精神的,后来情况一天天地恶化,老师向病人家属解释了老爷爷的病情,他们也表示理解,最终他因多发性的骨髓瘤而逝世,病房里充满了悲伤的气氛,我自己也被这种气氛所感染,体会到病人家属的悲痛,也感受到生病的珍贵。同时我也第一次体会到了医生值夜班的辛苦,在我们值班的那一夜,凌晨12点左右有一个因右上腹疼痛两小时的老婆婆被收入心内科治疗,因为很多检查只有第二天才能做,所以老师给老婆婆做了适当的治疗以后就开始在办公室打病例,处理完所有的事后才回休息室睡觉,我记得当时我刚被叫起来的时候,脑袋仍昏昏沉沉的,可是医生仍
然要保持头脑清醒并做出准确的判断,所以我觉得医生真的挺辛苦的。
心肌梗死使心血管内科较常见的疾病,心肌梗死患者虽然病情重,但经过快速、及时的治疗往往恢复也快,很多患者转天就像正常人一样症状完全缓解。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快乐和成就感。体会到争分夺秒的意义。但也有一些患者梗死范围大,入院前几天还活蹦乱跳的,转眼间就死亡的,真正验证了生命的脆弱,看到家属悲痛的样子心里也不是滋味。还有很多患者在恢复期间一直不错,不知什么原因发生猝死。种种情况让我体会到心内科患者没有轻的,时刻应高度警惕,因为生命随时可能消失。
心内科对医生要求挺高的,心内科的医生有点像外科医生,工作中一般都是急脾气,雷厉风行,没有任何拖沓,因为他们知道时间就是生命。而且要求极高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我在想心内科几乎没有能按时下班的,只要来的病人都是急的、重的,没有奉献精神是做不了心内科的。
总之,虽然我仅仅体会了两周,可能还有好多东西没有真正体会到,但是我非常敬重心内科的全体医护人员,喜欢他们高超的技术和敬业精神。我想,现在是学习之初,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我要不断的提高专业知识,牢记老师的教诲和实习经验,不断的学习和进步,努力做的更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ldu.cn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12327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