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中国毛新技术企业 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互动关系研究 ◇ 文/宋利华 王燕燕 边云1 【摘要】 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息息相关,加强产业集群建设有助于区域创新体系获得创新资源,有助 于区域生产率的提高和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并最终推动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有助于产 业集群的结构升级,有助于集群竞争力的提升。 f关键词】产业集群区域创新体系互动关系 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在地域上存在关联性、在结构方面存 在重叠性、两者功能相似。从这些意义上说,产业集群是提升区域创 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区域创新体系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表现 产业集群是区域刨新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作为区域创新体系 的重要发展模式.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1产业集群有助于区域创新体系获得创新资源 产业集群的企业与其他机构聚集在某一特定的区域内,而且存 在的条件和环境也极其相似,这有助于企业之间可以相互利用彼此 的经验和技术加快本企业的技术创新,由于集群内企业问的联系加 强.资源利用率也随之提高,客观上加速了信息的交流和知识的更 新.相应的增加了创新的机会。集群内企业通过彼此间的学习,经营 者掌握了更加有效的生产组织方法:技术人员学习了如何对机器等 生产工具进行了有效的改进:原材料供应商可能学会了如何了解企 业所需哪些材料。并且利用这种优势以较低的材料成本的方式传递 给企业。企业就会更有兴趣、更有能力进行技术创新,从而加快了区 域创新体系的建设 2.产业集群有助于区域生产率的提高和创新优势的发挥 产业集群的发展在区域内形成了一种聚集经济,集群内企业之 间可以共享资源.如基础设施、人力资源、中介服务、信息,这样无形 中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形成了规模经济效应,企业主便会把主 要精力放在新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上,进一步降低成本、增强资源 的利用率,从而提高了区域生产率。集群内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 中形成了密切的和合作关系,并加强了与研究机构的合作关系,使 新的科研成果第一时间运用到生产中,缩短了知识生产到应用的中 间环节.加速了企业的技术创新优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区 域创新优势的发展。 3产业集群有助于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 产业集群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发展模式,促进了地区间资源 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分工,减少产业结构趋同化和重复建设等问题,取 得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形成区域特色经济,从而促进区域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健康发展。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群是区域高新 技术产业发展和新经济形成发展的希望。在高新技术产业,中小企业 非常活跃,完善中小企业的发展和结构升级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高 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结构升级。在我国,无论沿海还是中部和西部,都 已初步形成或正在形成一些产业群、特别是高技术产业群带动的区 域发展典型。如在东部,中国的硅谷—一中关村、以通信产业群为主 导的深圳、以大型家电企业为主导的青岛、以小型石材加工企业集 群的广东云浮等:在中部,“光谷”——武汉高新区、以新材料产业群 为主导的郑州高瓤区等;在西部,以大型制药企业为主导的成都、被 誉为“中国西部科学城、电子城”的绵阳等等。这些高新技术开发区 依靠独特的优势为当地经济提供了科技支持,为当地企业的发展提 供技术支持,提高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为经济发展走高端路线 奠定了基础,为区域经济的调整做出了贡献。 4产业集群有助于区域竞争力的提高 产业集群通过节约集群内企业间的交易成本获得低成本优势. 通过统一对外促销、规范品质标准、认同专利技术、推广共同商标、 共享集群信誉等措施谋取自身的差异化优势,同时产业集群发挥其 专业化优势和规模经济、以及网络作为社会资本链结对生产要素吸 引的效应。产生特殊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扩散能力,吸引区域外资源, 获取区域化的竞争优势。产业群的形成不仅提高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水平和区域竞争优势,也进一步推动了区域竞争优势的提高。北京 的中关村科技园作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核心地带.充分利用其技 术和人才优势为区域创新体系提供了创新资源推动了区域内的技 术创新、组织创新、文化创新和知识创新.促进了区域经济结构的调 整和生产率的提高,从而促进了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提高了区域 竞争力。带动了整个北京市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 二、区域创新体系促进产业集群建设的表现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推动产业集群的科技创新、制 度创新、管理创新,提高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并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对产业集 群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区域创新体系促进传统产业集群的结构升级 传统产业集群是相对于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等新兴工业而言 的,主要是钢铁、煤炭、纺织等产业。我国传统产业一般比较落后,技 术水平不高,产品质量上不去.企业效益不好,难以承担其应有的责 任。在新技术浪潮的冲击下,改造传统产业势在必行。改造传统产业 的关键是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结构升级,这时区域创新体系的作用就 显得格外重要。只有区域创新才能振兴传统产业,提高其经济和社会 效益,通过区域创新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机械自动化过渡到 智能自动化,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过程中增强产业竞争力。区域创新 体系为传统产业提供高新技术,以改造其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科学 管理,促使传统产业技术基础向高技术转化,产品中技术含量不断增 加,市场适应能力与竞争能力不断提高,从而使传统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2.区域创新体系激活集群内中小企业的发展 中小企业是产业集群的活力所在,是产业集群竞争力的重要源 泉。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不断的创新才能保持永久的活力,而集群 内中小企业虽然数量众多.但综合实力弱.缺乏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创 新作后盾,信息资源缺乏,受自身生产规模小的影响,不具备研究与 开发的规模经济,而且承担风险能力差,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低.这些 方面使得其创新受到了。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使得劳务市场、 商品市场、资金市场、技术市场等要素市场得以建立,市场机制得以 完善,使得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机构、各种社会中介服务 组织、社会服务组织等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区域创新系统,形成合 力.使本地区的资源得以综合利用,为区域内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 的外部条件.才使企业得以成为创新体系中技术创新和扩散的重要 主体。 (下转5页) L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特殊地:当p(p ,Xj )=p(x。,x )时,Kj(X )=一1-p(X ,x¨) 由上式推导得:当K.(x,)>0时表示待评价物元的第i个自主创 节域物元矩阵为:S公司自主创新能力各指标值及权重(待评价 新能力指标Cj属于第j级,Kl(X)越大说明Ci具有第j级的属性越 多;当K,(x。)<O时表示待评价物元的第i个自主创新能力指标e 不 属于第j级风险,Kj(X;)越小说明cj距离第j级的属性越远;当Kj(X,) =物元) f i c3 q 0 038if2 0 17 la2 43 l 0 6% 0表示待评价物元的第i个自主创新能力指标C 处于第{级的临 (5)创新能力等级的判断。 通过专家调查打分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上表中各指标权重 9 界点上。 { ; f i 0’ No c5 c6 c' l 9 3 8 嚷 O:6 0 6 a8 C9 78 瓯 经计算得: Ct。,则称 (R)= q。・Kj(Xj)为待评物元与第j级能力的关联度。其中 i=1 K・(Ro)=-0.38787,Kz(Ro)=一0.08201,K3(R0)=0.12792,I<4( )=一 0・33383,取K (R)= 四小结 ( (R)}=K (R0),因此,该公司的自主创新能力 综合权衡了各种能力因素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具有科学性 属于“较强”的级别。。和可行性,不失为一种综合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由此决定待评企业 的创新能力等级:设Kjo(R)= 能力。 三案例研究 (R)>,则此待评企业即处于第级 本文研究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在构建了评价的指 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可拓评价的物元模型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 行评价研究,通过案例分析,该方法科学可行,可操作性强。 参考文献 [i]蔡文从物元分析到可拓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5. S太阳能公司是一家从事光伏发电技术研究和生产的高科技 企业.该企业所处的新能源行业属朝阳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 在该行业立足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经过对公司的主要领导、专家和销售部门、客服部门的咨询,对其 为 C fI0,0 01) O1) (0.20) (0,O 2) (0, (O,2) (仉01) (0,0 3) (0.4O) 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将各指标经过量化后得到经典域物元矩阵 【2】魏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界定及其与核心能力的关联U】.科研 c.(0 01,0 03) (O 03,0 05) 【o 2 0 CI(O 05,01) 管理,1998(6):12—17. c (01,0 2) (20,40) (0 2,0,5) 2] (0 3,0 35) (60,10o) [0 8,1) (4o.60) (0 5,0 8) =【3]黄立昕.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体系研究U]中国软科学, 2004(5):19—26. ㈣ , c l(2。4) (01,O 2) D 一 一+(2、4) (4,7) R^=lMc (4,5) (7,1 D] (O 4.0 5) (0 7,1) (8o.1oo) f41曹崇廷,王淮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1998(2):66—68. 预测, (0 2。0 4) (0.3,O 5) (40,6o) (0 5,O 7) (6o,8o) (作者单位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卜一+”—卜”—_卜一—卜一十一—_卜一—+_-—卜一—t_一—+_ (上接1页) 3.区域创新体系提高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和引进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使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刘卫东 创新的空间一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U].地理研究,2002 2 叭 2 1 1 0 0 0 0 ∞∞∞∞ ∞ ∞∞ 2如 :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可以优化整合区域内的知识资源、科技资 源、人力资源等.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同时推动区域创新能力的增 强.形成区域创新合力.从而保证了区域内的各种创新,为产业集群 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有力的创新环境。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高了集群 内关联度、专业化分工、健全了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加强产业集群的 的利益驱动机制和产学研密切结合的互动机制、整体化系统区域创 新体系建设必然促进区域内高科技企业和高薪技术创业园的发展, 来英明 论产业集群的创新优势lJ].中国软科学,2003(7). KIaus K opeck.The role of sect oral and regional innovation in sup— porting innovation in forestry,MO:Forest Policy and Economics,2006. 创新主体地位,提高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同时形成集群内各要素 [4】Port,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iton,Mo:Economics Policy,2006,8. [5】吴启运.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一点思考U】.生产力研究,2006 高科技企业园区的发展为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10)3. 提高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从而使产业 【6]聂鸣.学习、集群化与区域创新体系U】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5). 7). 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增强,降低了产业集群的发展成本,促进了其 [7】刘志红.产业集群发展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U].经济师,2006(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增强了产业的区域竞争力。 三、小结 [8]张唯实.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优势U Jl发展,2006(10)4. [9】陈丽丽.产业集群、区域创新体系与区域经济发U].科技信息,2006 产业集群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载体,是其发展的重要模式, (8). [10】高煦照.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U】.商场现代化,2006,(30). 反过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目的就是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因 此。必须把两者紧密结合起来,完善产业集群自身建设,实施人才战 略.加强产学研相结合.充分发挥宏观作用,同时积极学习 (作者单位系1济南大学 2山东英才学院) 一5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