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滑轮》练习卷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如图,两个滑轮组由每个质量相同的滑轮组成。用它们分别将行、理物G1、G2提高相同的高度............................................................................................................................. ( ) A.若G1=G2,拉力做的额外功相同 B.若G1=G2,拉力做的总功相同
C.若G1=G2,甲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的机械效率 D.用同一个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重物,机械效率不变
2.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在10s内将20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 已知工人的拉力为80N。则下面说法中错误..
的是 ............................................................................. ( )
A.所做有用功是400J; B.工人所做的总功是480J; C.工人做功的功率是48W;
D.滑轮组的机械效为62.5%。
3.甲、乙两人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所示的a、b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物体提升了相同的高度,则两滑轮组的效率ηa、ηb及甲、乙两人所用的力Fa、Fb的比分别是(不计摩擦及绳重)
)
(A.2:3 2:3 C.1:1 3:2
B.3:2 3:2 D.1:1 2:3
4.如图所示,用动滑轮把一个物体匀速拉起,不计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拉起的物体质量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B.动滑轮的质量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C.拉起物体的速度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D.物体被拉起的越高,机械效率越高
5.如图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拉力F是125N,在10s内将重物匀速提升2m,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动滑轮重是50N
B.物体重是375N
D.拉力F做的功是750J
C.拉力F的功率是25W
6.某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拉小车匀速前进。所用的力F为300N。滑轮组绳子的自由端每秒移动0.6m,若不计滑轮重以及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那么,地面对小车的摩擦f、滑轮组对小车做功的功率P分别是 ......................................................................( ) A.f=900N、P=180W B.f=600N、P=180W C.f=600N、P=60W D.f=900N、P=270W
7.小明用两个相同的滑轮组成不同的滑轮组(如图所示),分别将同一物体匀速提高到相同高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1、η2。下列关系 ................................................. ( ) 正确的是(忽略绳重及摩擦)
A.F1 > F2,η1 = η2 B.F1 > F2,η1 > η2 C.F1 < F2,η1 = η2 D.F1 < F2,η1 > η2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8.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一重400N的物体匀速提起,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忽略一切摩擦及绳的伸长,则拉力的大小是 N,动滑轮重 N;若使用该滑轮组提升600N的重物,其机械效率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9.(5分)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均不计绳重和摩擦),小明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两次实验,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序号 1 钩码重G/N 3 钩码上升的高度h/cm 5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2 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 15 2 6 5 15
(1)根据小明的实验数据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细绳组装滑轮组。 (2)第1次实验中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3)请将表格空格处的数据补充完整。
(4)若绕滑轮组的细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0N,则该滑轮组效率最高可达 。 10.如图所示,物重G为480N,用滑轮组将重物匀速提升2m,所用拉力F为200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测量拉力F时,应该在弹簧测力计提着滑轮组________(选填“静止”或“匀速上升”)时读数。
11.如图甲所示,重为1000N的货物,放在水平地面上,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5m2,则该货物对地面的压强为 ,如果一个工人用图乙的滑轮组来提升货物,若动滑轮的重为200N,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不计绳重和摩擦)
12.用定滑轮匀速提升重为400N的物体,所用拉力为500N,物体升高的高度为2m,所用时间为5s。此过程中,有用功为 J,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W,定滑轮的机械效率
为 。
13.(4分)一名工人用如图11所示的滑轮组提起450N的重物,绳自由端的拉力F为200N,重物在5s内匀速上升了1m. 则拉力的功率是 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14.(2分)某同学用所学滑轮知识在家里阳台上安装了如图所示升降装置.他用此装置将重500 N的物体匀速提高10 m,所用拉力300 N,则拉力做的功是_______J。该装置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
15.用动滑轮把重400N的物体匀速提高10m,拉力所做的功为5000J,如图所示,有用功是__________J,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 。
16.如图所示,工人用滑轮组将重400N的货物匀速提升1m,拉力F为250N,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 m,此过程有用功为 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评卷人 得分 三、实验探究
17.(5分)小雪和小红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一起组装好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装置,他们分别记下了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
(1)小红 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并由弹簧测力计读出拉力为0.5N,同时小雪用用刻度尺测出钩码提升的高度为0.1m,以上测量准确无误,其他被测物理量和计算的数据如下表:
钩码重(N) 弹簧测力计提升的高度(m) 有用功(J) 2 0.4 0.2 总功(J) 0.2 机械效率 100% (2)小雪和小红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100%,他们意识到出现了错误,请你帮助他们找出原因: .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际为 .
(4)若提升的钩码重增加到6N,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有同学想进一步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否与滑轮组中细绳的绕法有关.根据探究目的,他们先通过实验测算出如图乙所示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请你在图丙中画出下一步实验所需的绕线方式.
18.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
(1)该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时方法正确,两组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请补充表中未知数据:
组别 滑轮个数 钩码重G/N 甲组 一定一动 19.6 乙组 二定二动 19.6 钩码上升 高度h/m 0.2 0.2 拉力F/N 11.2 5 拉力移动 距离s/m 0.4 1 机械效率η (3)在图甲中画出甲组实验时细线的缠绕方式。
(4)乙组实验如图乙所示。与甲组实验相比,弹簧秤的示数将__________,此时滑轮组机械效率将__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小明在“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的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物重 物体上升的高度 测力计的 测力计移动 G(N) h(cm) 示数F(N) 的距离s(cm) 1 6 3 2.5 9 2 6 5 2.5 17
3 6 8 2.5 24 (1)实验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是 . (2)分析表中数据,回答如下问题:
①表中有一个数据记录是错误的,错误的数据是 。 ②第三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③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无关.
20.一般人步行10分钟所通过的路程最接近 A.7m
B.70m
C.700m
D.7000m
21.小华按课本“动手动脑学物理”的要求在一条长线的一端系一个螺母做成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单摆,观察摆动的过程,小华发现螺母每摆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似乎相同。于是他对螺母来回摆动一次所用时间t有了两个猜想:(a)t可能与螺母的质量m有关;(b)t可能跟
)
(线的长度l有关。
(1)为验证猜想,除线和几个质量m已知的螺母外,小华还需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华在不同条件下,测出螺母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后,得到下表中的一些数据。
序号 1 2 3 4 5 螺母的质量m/g 30 40 50 50 50 线的长度l/cm 120 120 120 90 60 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s 2.2 2.2 2.2 1.9 1.5 ①为了研究t和质量m的关系,可对应选择序号为____________的数据进行分析; ②通过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出初步结论:t与____________无关,与___________有关; (3)实验中发现,螺母摆动一个来回所用时间很难测准,请你帮小华设计一个更好的测量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在“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实验采用A、B两种绕线方式不同的滑轮组进行实验,发现了一些实际问题。
⑴下表是实验中的几组数据,请在空白处填上相应的计算结果。 实验 次数 1 2 3 4 滑轮组 A A B B 物块重 物块上升 G/N 0.50 1.90 0.50 1.90 0.2 0.2 0.2 0.2 有用功 拉力 弹簧测力计移 总功 机械效 F/N 动的距离s/m W总/J 率η 0.08 0.38 125% 100% 0.10 0.38 0.10 0.38 0.20 0.4 0.95 0.4 0.25 0.6 0.75 0.6 的高度h/m W有/J 0.45 84.4%
⑵实际中机械效率η_________1(选填“>”、“=”或“<”),而表格中1、2两次实验的机械效率分别为100%和125%。这是什么原因?通过观察图乙和图丙,手持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时,发现指针的位置不同,图乙中指针在零刻线的下方。
⑶经过分析,找到了机械效率为100%和125%的原因是:用滑轮组A进行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细绳实际的拉力要________,用测量值计算出的总功比细绳实际拉力做的功要______,因此 测得的机械效率比实际效率要高。
⑷实验总结: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考虑弹簧测力计对读数的影响,测拉力时,弹簧测力计一般要竖直向________移动;若弹簧测力计倒置时测拉力,要先将指针调至零刻线处。
23.小悦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小悦想:如果同一滑轮组的绕线方式不变,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它的机械效率?通过思考,小悦提出了下面的猜想:
猜想A:被提升的钩码重可能会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猜想B:钩码匀速上升的速度可能会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小悦分别对两个猜想进行了探究,实验数据如下表: 表一:钩码以相同的速度匀速上升: 实验次数 钩码重 钩码上升的 弹簧测力计的 弹簧测力计移动 机械效率 G/N 高度h/m 示数F/N 的距离s/m η 1 2 3 4 6 8 0.1 0.1 0.1 2.4 3.1 0.3 0.3 0.3 74.1% 83.3% 表二:钩码以不同的速度匀速上升 实验次数 4 5 6 钩码重 钩码上升的 弹簧测力计的 弹簧测力计移动 机械效率 G/N 6 6 6 高度h/m 0.1 0.1 0.1 示数F/N 2.4 2.4 2.4 的距离s/m 0.3 0.3 0.3 η 83.3% 83.3% 83.3% ⑴第1次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读数为________N。 ⑵第3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 ⑶小悦在实验中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
⑷综合分析表表二中的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四、论述计算题
24.(6分)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已知物体重为200N,人用125N的拉力向下拉动绳子,5s内可使物体匀速上升2m求:
(1)拉力所做的功和拉力的功率;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5.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来拉动钢锭,已知钢锭与地面间的摩擦力f为200N,若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1)求拉绳子的力F为多大?
(2)如果想用更小的力拉动钢锭,请你提出一条可行性建议.
26.2008年春节前夕,我国南方部分省市遭遇了50年不遇的特大雪灾。在这次受灾最为严重的湖南省郴州地区。部分高压电架断倒,造成郴州长达7天的停电停水。为保证灾区人民过上一个祥和的春节,电力部门加班加点组织人员进行抢修。在某个吊车无法到达的工地上,某抢修小组采用了先在高压电架旁树立高杆,安装滑轮,然后再向空中的工作平台运送钢架的方法,如图所示,若某次搬运的是80Kg的钢架,钢架被提升到10m高的工作平台上用了1 min40s,抢修工人所用的拉力为500N(不计绳重和摩擦,g取10N/kg).求:
(1)工人做的总功是多少? (2)工人拉力的功率是多少?
(3)用滑轮组提升钢架时的机械效率时多少?
27.如图所示,是2008北京残奥会开幕式最后一棒火炬手侯斌,靠自己双手的力量,攀爬到火炬台底部并最终点
(1)如果不计机械装置的额外功,求他的平均功率多大?
(2)小明同学看到火炬手攀爬很费劲,想到物理课上学过利用滑轮组可以省力.小明同学如果站在地面上,用如图20所示的哪个滑轮组拉起火炬手侯斌最合适,理由是什么?如果该滑轮组机械效率为80%,求小明同学的拉力至少要多大?(g取10N/kg)
28.某人在河岸上,借助岸边的大树,利用滑轮组通过拉绳使停泊在水中的船匀速靠岸,已知滑轮组是由一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和拉绳自重不计),船的总质量为7.92×103kg,船匀速移动时受到水的阻力是船重的O.O1倍,船受到滑轮组的拉力与人拉绳子的力始终水平,若人的拉力是220N,船靠岸的速度是O.3m/s,(g=10N/kg)求: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人拉绳的功率.
29.湛江港一装卸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质量为80 kg的货物,所用的拉力F为500N,绳子自由端在50s内被匀速拉下4m,求:(g取10N/kg)
(1)提升前货物静止在地面上,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4m2,求货物对地面的压强. (2)提升时绳子自由端的速度. (3)拉力F的功率. (4)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0.如图所示,小刚同学的质量为50kg,每只鞋底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0cm2,他用400N的拉力通过定滑轮匀速拉起重300N的物体。求:(1)他不拉物体站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2)拉起重物时定滑轮的机械效率。(取g=10N/kg)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C 2.D 3.C 4.A 5.D 6.A 7.A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8.125;100:变大 9.⑷90%⑶3 ⑵50%
(5分)⑴滑轮组绕线方式如图: 10.80%,匀速上升 11.2×103Pa 83.3%. 12.800,200,80 13.120 75℅ 14.6000 83.3% 15.4000 80% 16.2 400 80% 评卷人 得分 三、实验探究
17.(5分) (1)匀速
(2)绳自由端提升的高度错误,应为0.5m (3)80% (4)变大 (5)如图
18.(1)①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②87.5%(2)如图
% 78.4
(3)变小 变小 有用功不变,额外功增加
19.(1)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 (2)①17或5cm ②80% ③物体上升的高 20.C
21.(1)停表(或计时器、钟表、秒表);刻度尺(或尺) (每空1分,共2分) (2)①1、2(或1、3或2、3或1、2、3) (2分,单选1个标号不能得分) ②螺母的质量(或质量、m);线的长度(或长度、l) (每空1分,共2分) (3)测出螺母连续回来摆动多次所用时间,然后用这个时间除以摆动次数 (2分 22.⑴0.15 66.7%⑵< ⑶小 小(或少) ⑷上
23.⑴1.8 ⑵86% ⑶控制变量法 ⑷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钩码重有关,与钩码上升的速度无关 评卷人 得分 四、论述计算题
24.(1)W=500J P=100W (2)80%
151
25.(1) F=1200N÷80%×=100N××=500N 343 (2) 换用2个定滑轮,2个动滑轮的滑轮组 26.(1)(2)(3)
27.解:(1)P=W/t=Gh/t=mgh/t=80kg×10N/kg×39m/200s=156W (2分) (2)D滑轮组. 拉力方向向下且更省力 (1分) ∵η=W有用/W总=Gh/Fs=Gh/4Fh=G/4F
∴F=G/4η=(80kg×10N/kg)/(4×0.8)=250N (2分) 评分意见:有其它合理答案均参照给分.
28.解:⑴由题意知,该滑轮组由4段绳子绕成,即n=4 fs0.01mg0.01×7.92×103×10Nη====90% 4FF·4s4×220N ⑵P=Fv=220N×0.3m/s=660W
Fmg80kg×10N29.解:(1)货物对地面的压强P====2×104Pa. SSkg/0.04m2s4m
(2)提升时绳子自由端的速度v===0.08m/s. t50s(3)拉力F的功率P=Fv=500N×0.08m/s=40W W有用mg80kg×10N(4)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80%
W总2Fkg/2×500N 答:略
30.解:(1)G=mg=50kg×10N/kg=500N 1分 p=(2)η=
FG500N===1.25×104Pa 2分 -42SS220010mW有用 1分 W总=
GhG300N===75%(或0.75) 1分 FsF400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ldu.cn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12327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