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 东马鞍山铜矿体矿石 主要元素分布规律 吴谦谦 (铜陵有色金属集体控股有限公司安庆铜矿,安徽安庆246131) 摘要:本文分析了东马鞍山铜矿矿区地质条件、矿体分布及产状、矿体规模形态与矿石结构、构造及物质组分。 通过对主要矿体矿石Fe、Cu元素分布沿走向与倾向的变化,得到了E,与E:两个主要矿体中Fe、Cu元素的分布 规律。 关键词:铜矿;地质条件;矿石;元素分布规律; 中图分类号:TD8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6)08—139—2 Distribution of copper ores and the main elements of East Ma’anshan WU Qian—qian (Tongling Nonferrous Metals Group Holdings Limited ofAnqing copper mine,Anqing 246131,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Ma’anshan copper mine,East orebody distribution and occu ̄ence of ore bodies,ore structure,morphology and size of structure and material composition.According to the change of the main ore body Fe,Cu element distribution along the trend and tendency,obtained the distribution of Fe,Cu and E1 elements in two main ore bodies in E2. Keywords:copper deposit;geological conditions;mineral elements distribution; 1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位于下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坳,沿江拱断褶 带安庆凹断褶束内。矿区西部发育有百子山倒转背斜, 东部发育有石门湖开阔向斜。本矿床位于百子山倒转背 斜倾伏端至东翼的转折部位。东部地区以南北向压扭断 裂和北西向层间断裂为主,且多为容矿和导矿断裂,西 部地区以北西向和北北西向张扭断裂为主,且均为成矿 后断裂,对矿体起破坏作用” 。本区脉岩发育,以中基性 岩脉为主。有煌斑岩脉,闪长玢岩脉、角闪闪长岩岩脉、 辉绿岩脉及少量角闪闪长玢岩脉。 一的变化而变化,近东西向。随接触带向东侧伏,侧伏角 为20 ̄30。,矿体上部埋深314.40-787.04m,矿体垂 深129.86-481.36m。20线以西,剖面从上向下,顶部 较平缓,向北东向尖灭;上部倾向北东,倾角75。,中 部倾向南西,倾角65。,下部倾向北东,倾角70。;底 部*缓,向南西向尖灭。2O线至24A线,上部矿体 肥大,呈直立状,下部矿体呈陡倾斜状,倾向南,倾角 6O~70。。24A线以东,矿体从上向下呈一缓倾斜状, 倾角45。左右 。 E 矿体分布在矽卡岩成矿带中部及近内带靠闪长岩 侧。西起20线,东至36线,位于E 矿体底部,上下叠 置,总体产状与E 矿体叠置部份产状一致。 2-2矿体规模形态 E,矿体长约895m,沿倾斜平均延深413.65m。矿 2主要矿体发育特征 2.1 矿体分布及产状 E 主矿体是安庆铜矿1号矿体东延部份,位于矽卡 岩外带靠大理岩一侧,矿体走向随矽卡岩接触带走向 体平均厚度17.69m。走向上矿体时有分叉,时有尖灭, 在平面上呈不连续分布,由于矿体从西向东整体呈侧伏 状,上部矿体变化由厚到膨大再到薄至尖灭。下部矿体 收稿时间:2016-03 作者简介:吴谦谦,生于1990年,男,安徽安庆人,本科,助理工程师。 工作单位:铜陵有色金属集体控股有限公司安庆铜矿。 研究方向:金属矿井地质技术管理。 通讯地址:安徽省铜陵江西路。 联系方式:Wiania1 2l 752@1 26.corn 呈一分叉复合再分叉尖灭的中间厚,两端薄状分布。 E2矿体总长490m,沿倾斜平均延深188.26rn。矿 体平均厚度20.31m。走向上24线矿体肥大,向东西两 端分叉变薄尖灭,总体形态为不规则透镜状。 (下转142页) 2016年4月下世界有色金属139 [ … 术和设备的水平要求也在逐渐提高。此外,在钻井施工 济发展特点、其对于探矿工程施工技术的影响等问题进 条件和类型不断增多的今天,其对于探矿工程作业技术 行研究,结合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特点,以及探矿工程 水平和设备精密度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而为了能够 发展建设的需要,就如何在探矿技术发展过程中有效的 有效的降低天然气能源勘探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情 贯彻低碳经济理念是十分必要的。四 况,将低碳经济理念同天然气勘探技术相结合,进一步 完善该类型探矿技术便成为了未来相关专家人员的主要 研究方向。 【1】 张金昌.探矿工程技术与低碳经济[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 程),2Ol0,12(12):卜4. 【2】 唐应国.探矿工程技术与低碳经济[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2 (11):l15. 4结束语 【3】 孙建华,周红军,王汉宝等.深孔岩心钻探装备配置应用技术趋势 总而言之,就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来看,一 分析【J] 探矿工程(岩士钻掘工程),201l,05(0fi):lu一7. 【4】 吴烨,卢予北.牛建设等.地下水同井抽吲井施工技术与应用研究 些新型的探矿技术在应该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Ⅲ.探矿工程(岩士钻掘工程),2011,09(10):33…36 对于部分探矿工程的施工要求还无法得到充分的满足。 [5】 龚兴祥.中国 业低碳化发展的思考【川.资源与产业.2011,O5 并且,随着低碳经济理念的施行和发展,使得经济发展 (10):140-144. [6】 范 刚.矿山地质探矿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建 对探矿工程的施工要求也在逐渐提升。因此,对低碳经 筑,2015,28(09):69-71 (上接139页) 铜矿石类型,铜平均品位0.774%,品位变化系数1 10%, 2.3矿石结构、构造及物质组分 矿化较均匀。 通过野外现场观察及岩矿光薄片镜下鉴定,矿床主 E 矿体中沿走向铜平均品位也是中间高两侧低, 要有自形~半自形晶结构、它形晶结构、包含结构、充 22~28线铜矿化强,其中24线铜矿化最强,向东西两 填结构、星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与交代穿孔结构等。 侧铜矿化减弱。品位变化系数48%,矿化较均匀。 矿石构造主要包括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团块状构造、 矿体铜平均品位沿倾向变化为在24~28线,矿体 条带状构造、斑杂状构造与脉状及网脉状构造。 铜品位从上部向下部主要表现为由强到弱再稍微增强。 3.2铁元素的分布规律 3矿石主要元素分布规律 本区含铁矿物主要是磁铁矿,有少量赤铁矿,其它 3_1 铜元素的分布规律 不能利用的含铁矿物有硫化铁、碳酸铁及硅酸铁。两矿 区内含铜矿物主要见于黄铜矿,赋存于矽卡岩型 石类型绝大部分分布在E 矿体中,E 矿体分布少,仅 铜矿,磁铁矿型铜矿,闪长岩型铜矿中。全区铜平均品 在一580米以上见有少量磁铁矿化矽卡岩。 位0.881%,其中矽卡岩型铜矿铜平均品位0.869%,磁 全区TFe平均品位45.82%,其中磁铁矿化矽卡岩 铁矿型铜矿铜平均品位0.956%,闪长岩型铜平均品位 TFe46.26%,含铜磁铁矿TFe42.98%。全区TFe品位变 0.888%。 化系数22.9%,其中磁铁矿化矽卡岩中TFe品位变化系 E 主矿体分布规律E,矿体铜平均品位0.952%,品 数为23.19%,含铜磁铁矿中TFe品位变化系数19.6%, 位变化系数为111.6%,属较均匀型,其中矽卡岩型铜 矿化均匀。 矿平均品位0.950%,品位变化系数为1 15.9%,磁铁矿 铁及铁铜矿石Tfe倾向变化情况:磁铁矿石TFe沿 型铜矿平均品位0.956%,品位变化系数为94.3%。 纵向,在16、2O、22、28线平均品位变化系数较大,主 矿体沿走向铜平均品位无论是整个矿体还是矽卡岩 要是因为铁矿体在这些线上,中部矿化不连续,在其它 型铜矿体,还是磁铁矿型铜矿体,除1O线SK—Cu外, 各线上,变化系数极小,矿化均匀。 都是中间高两侧低。18~22线铜矿化最强,铜品位高 于1.00%。品位变化系数均在50%上下,沿走向矿化是 4结语 均匀和较均匀的。 通过对矿石主要元素分布的分析与总结,对比分析 矿体沿倾向铜平均品位规律变化为8~16线,矿体 矿体铜品位沿走向与倾向的变化,得到E 与E 两个主 从上部向下部,铜矿化逐渐加强;从18~22线,铜矿 要矿体铜元素的分布规律。分析得到研究区内含铁矿物 化规律刚好与8~16线相反,即矿体从上部向下部铜矿 主要是磁铁矿,矿石类型为磁铁矿化矽卡岩及含铜磁铁 化由强逐渐变弱;从24~36线,铜矿化与前面所提的 矿,主要分布在E 矿体中,并对比分析了铁及铁铜矿石 两种规律均不一样,即矿体铜矿化从上到下基本一致。 TFe走向变化与倾向变化。四 以上规律变化在矽卡岩型铜矿中同样体现,而磁铁 矿型铜矿,除18~20线上下变化较大外,其余各线上 【1】 俞跃平.浙江建德铜矿松坑坞矿段矿床地质特征及矿石主元素分 下铜矿化都较稳定。 布规律[J].矿产与地质,2010,24(0fi):408—413, 【2】 陈雪,马春,刘荣芳.安徽池州马头铜钼矿主成矿元素分布特征及 E,主矿体分布规律E 矿体只有矽卡岩型铜矿一个 富集机理[J].地膜学刊,20]3,38(04):575—582. 142世界有色金属2016年4F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