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6660/j.cnki.1674-098X.2018.23.007
2018 NO.23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科技创新导报地铁施工方法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杨剑方
(中国电建集团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北京 100048)
摘 要: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地铁工程建设如火如荼,地铁交通网络也日趋完善,为城市通勤带来极大的便利。本文针对地铁施工方法技术进行研究,就地铁施工种类进行了介绍,包括有车站施工、区间隧道施工、设备安装施工;就地铁工程施工中常见的五类施工方法进行介绍,就其应用予以说明;同时,就地铁工程建设中常见的三类施工技术的应用予以分析,包括防水施工技术、GPS技术、基坑支护技术;最后,笔者就地铁施工进行展望,明确施工技术发展方向。关键词:地铁施工 施工方法 施工技术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8)08(b)-0007-02
1 地铁施工种类
地铁施工包括三种类型:一是车站施工。就当前国内在地铁车站施工方面的表现来看,所用施工方法种类较多,诸如明挖法、暗挖法、盾构法等,在车站施工中,施工方法的选择需要结合施工点的地质情况,并充分考虑周边环境,并保证施工安全、施工进度、施工成本等;二是区间隧道施工。区间隧道施工是地铁施工中的难点,同时,也是重点。在区间隧道施工,常用的施工方法包括明挖法、盾构法以及顶管法等,在选择施工方法时,也需充分考虑地质条件、环境要素,结合施工单位的技术水平,确保所选施工方法的适合性;三是设备安装施工。在地铁工程建设施工中,设备安装施工占据了重要地位,并涉及到机械电气、计算机等多个技术领域。地铁系统的正常运行依赖于多系统的协调运作,诸如机车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通信系统等。在地铁工程建设施工中,为保证施工进度,设备安装施工作业应与土建工程交叉进行。
2 地铁工程施工方法应用
在地铁工程建设中,常用施工方法包括五类,现就其予以介绍。2.1 明挖法
明挖法在地铁车站建设中时较为常见的,基于明挖法开展施工作业时,需先做好围护结构施工,包括土钉墙、排桩等,并下挖到设计深度。通常在场地较为宽阔或周边建筑物较少的情况下,会使用到明挖法,相较于其他施工方法,明挖法技术成熟,施工进度快,能够满足在不同地质条件下表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同时,明挖法也存在一定的缺陷,诸如噪声污染严重、环境破坏等,并且在施工中还极易出现地面沉陷、管线爆裂等情况。2.2 盾构法
盾构法是当前国内地铁施工中应用较多一种施工方法,也是一种较为先进的使用技术,在城市软地层以及埋深隧道施工中表现出较强的适用性。就其优势来看,主要体现在下述方面:一是对地面环境影响小,不会影响到周边环境;二是机械化程度高,对于人力需求较小,能够保证施工进度;三是质量好,机械化作业更加合乎施工标准,能够更好地满足施工要求。盾构法的不足之处集中体现在下述方面:一是机械设备复杂,对操作技术具有较高
要求;二是价格昂贵,基于盾构法开展施工作业,对于施工
设备的要求较高,这无疑会增大施工成本。2.3 盖挖法
盖挖法是以明挖法为基本发展得到的,基于结构顶板的应用,从而确保地面功能,并在顶板下开展施工作业。盖挖法又可以被分成两类:其一为逆作法,一般是用于高层建筑建设,以及一些埋深较大的工程中;其二为顺作法,主要用于埋深较浅的工程施工,与明挖法相比,盖挖法不会长时间占用场地,并且对于地面的影响较小。但盖挖法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是施工工艺繁杂,对于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具有较高的要求;二是施工条件较差。2.4 矿山法
矿山法又被人们称之为新奥法,该方法应用于国内工程建设时得到了发展,并延伸出新的施工办法,即浅埋暗挖法。矿山法主要是针对地下工程施工的,诸如隧道施工、地铁施工等。当应用矿山法开展施工作业时,能够实现对岩石地层一次性开挖,并实施锚喷支护复合衬砌。如果是针对土质地层进行施工,则先要实施地层加固作业,而后再开挖支护、衬砌。当有地下水存在时,则需要在完成降水之后,才能开展施工作业。基于矿山法的应用,不仅能够减少对场地的占用,还可以降低造价。但该施工方法应用以后,施工进度不能得到保证,并且劳动强度大。2.5 钻爆法
钻爆法是一种针对坚硬岩层的施工方法,其施工流程如下:先钻爆,再装运出碴,而后喷锚支护,最后灌注衬砌。在应用钻爆法时,需要加强对地质条件的分析,并结合断面尺寸进行充分考虑。钻爆法包括多种开挖办法,诸如上导坑先拱后墙法、正反台阶法等,具体施工开挖方法的选择,需要结合工程实况以及施工单位的需求,确保所选开挖方法的合适性。
3 地铁工程施工技术应用
3.1 防水技术
在地铁工程建设中,由于部分区域地下水丰富,漏水情况往往较为严重,甚至引发坍塌事故,为做好地铁防水工作,还必须要在地铁施工过程中,加强防水技术的应用。地铁工程所涉及到的防水技术包括三类:其一为车站
(下转9页)
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7
工程技术
备是否有缺陷、裂缝等质量问题;设备金属部位是否有腐蚀、生锈等情况等。只有确保继电保护装置不存在质量问题后,才允许进行安装。
3.2 按照规范流程进行设备安装
考虑到35kV变电站内各类电气设备的种类较多,在安装自动化继电保护装置时也需要严格控制安装位置和安装技术。如果出现线路问题或是接触不良,必然会导致继电保护装置应有功能不能正常发挥。所以说,技术人员在实际安装设备时,一是要提前熟悉35kV变电站的安装要求,二是要安装结束后检查自动化继电保护装置是否能够正常通电运行。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设备安装误差,还要求现场安装时配备一名监督人员。如果技术人员安装步骤存在问题,应当及时指出,确保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平稳运行。3.3 进行配套控制软件的调试运行
现阶段的35kV变电站自动化继电保护装置,都是由计算机软件进行直接控制,不仅极大地减轻了电力工作人员的压力,而且能够实现快速、精准调控,对确保供电系统的平稳运行也有积极作用。在安装过程中,一方面是要确保控制系统的整体协调性,能够满足变电站自动化继电保护装置各项功能的顺利实现,另一方面又要进行反复的调试运行,提升软件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注意的是,控制软件的更新速度较快,管理人员也要定期进行软件升级,这样才能实现对35kV变电站自动化继电保护装置的高效利用。
3.4 定期做好装置的检查与维护
对于一些投入运行年限较长的35kV变电站自动化继
(上接7页)
2018 NO.23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科技创新导报电保护装置来说,由于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加上自身零件老化等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小故障、小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发现,还会逐渐扩大并影响到整个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因此,管理人员要定期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检查,并做好相应的检查记录。对于存在的问题,如果问题比较简单,可以当场进行维修。如果问题较为复杂,需要做好记录,及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维修,以防止故障的扩大化。定期维护主要是对一些老化的、磨损的或是腐蚀的零部件进行更换。做好检查与维护工作,也是确保自动化继电保护装置稳定运行的一种有效手段。
4 结语
在技术驱动下,自动化继电保护装置已经成为现阶段35kV变电站中常用的保护措施。技术人员除了要掌握自动化继电保护装置的安装要点外,还要做好后期的检查与维修工作,这样才能维持自动化继电保护装置的长期稳定运行,发挥其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士军,李峰,郭望霞.浅谈煤矿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自动化改造经验[J].矿山机械,2017(7):100-101.
[2]承文新,金耘岭.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保护及自动装置的功能配置[C]//全国继电保护学术研讨会,2017.
[3]李世保,刘兵.探析35kV变电站的自动化继电保护策略[J].技术与市场,2016(2).
基面、防水层施工,即在车站的底层铺设防水层,同时,在其上开展施工作业,加上混凝土保护层;其二为施工缝防水。在地铁工程建设中,施工缝属于结构防水中的难点,一旦处理不当,则地铁工程质量将会受到影响,工程寿命将会严重缩减。3.2 GPS技术
GPS技术已经在国内各大领域中得到了应用,诸如航天领域等。在地铁工程建设中,为保证施工测量的准确度,GPS技术是必不可少的。GPS能够实现精准测量,能够确保地下隧道的正确贯通。在施工初步阶段,要针对GPS等三网实施复测,做好数据采集、分析工作。并将采集得到的数据及时传送至计算机,实施基线解算。同时,对基线向量质量、控制网外测量质量等进行检查。3.3 基坑支护技术
基坑支护技术在地铁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有多种类型,诸如型钢支护技术、土钉墙支护技术等,不同基坑支护技术所用到的打桩设备、沉入桩等均有所不同。以型钢支护为例,其所用的打桩设备为打桩机,所用到的沉入桩为钢板桩,并且在桩间还用到了木背板、水泥土等喷砼挡护;而土钉墙支护则是使用钻机程控,并将被水泥砂浆包裹的土钉插入其中,喷射混凝土,从而构建起支护体系。
地铁施工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新技术、新工艺频现,随着地铁施工方法以及技术的发展,地铁施工必将取得新的成果:一是非开挖施工技术。开挖施工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并且对于地面干扰较大,给施工周边造成了较大的困扰,基于非开挖施工技术的发展,在后续地铁工程施工中,人们无需开挖地表,即可完成施工作业,能够有效保护周边环境,有助于维持地面交通秩序;二是扩径盾构技术。基于盾构技术的不断发展,区间隧道施工必将得到扩径,从而确保地铁施工空间可以满足要求,便于施工作业的开展。
地铁是当前城市中最受欢迎的出行方式,为城市通勤提供了较大的保障。由此可见,在今后的城市发展中,地铁建设力度必将会加大,而我国也必将成为地铁工程最大市场。在此情况下,必须要加强对地铁施工办法以及技术的研究,优化施工技术,构建起完善的施工体系,为国内地铁工程建设工作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蓝及钊.地铁施工技术浅谈[J].科技与创新,2015(4):130-131.
[2]朱训国.地铁施工中地下管线不同因素对其安全性影响[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0):1085-1094.
[3]刘国帅.浅析地铁施工过程中的防水关键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6(38):252-253.
4 结语
我国在地铁工程建设方面已经有近六十年的历史,在
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ldu.cn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12327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