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乳制品的发展状况也是相当可观的。2007年世界乳酸菌产业已达3 000亿美元,年增长速度为20%左右。近5年来,我国发酵乳制品(主要是酸奶和发酵乳饮料)产销量年增长速度都在25%以上,而且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会保持这一增长趋势,特别是具有一定生理功能的益生菌发酵乳制品将是发酵乳制品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益生菌发酵乳和发酵乳饮料不仅成为推动我国乳酸菌产业发展的主导产品,而且已成为我国行业产品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和今后的重要发展趋势。
从世界发达国家对益生乳酸菌研究开发现状来看,他们建立专业化的菌种资源库,用于益生菌菌种筛选和改良的遗传资源十分丰富,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在乳酸菌产业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乳酸菌资
源的搜集、保存及资源库和基因库的建立,在此基础上对乳酸菌进行开发利用。除了国家的一些研究中心设立乳酸菌资源库之外,一些大的乳
业公司或专业生产乳酸菌制剂的仓业都建立了自己的乳酸菌资源库,且每年不断的从世界各国收集、补充,如丹麦Chr.Hansen、荷兰DSM公司、芬兰的维里奥公司(Valio Ltd)、法国达能(Danone)、日本Calpis Co.,Ltd、日本养乐多株式会社(Yakuh Honsha Co.,Ltd)、日本明治乳业(Meiji Dairies)、中国台湾的味全公司等。像法国达能(Danone)在过去的90年,建立了一个乳酸菌保藏中心,称为Bacterial Bank,收集乳酸菌大约3,500株,尽管目前只对百余株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其中50株用于生产。但这些资源为公司的下一部发展奠定了长远的基础,目前Danone正采用基因组学的方法和技术来研究、筛选益生菌。
在益生菌方面,日本和欧美国家的大型乳业集团和乳酸菌制剂公司都已开发出了属于自己品牌的国际知名菌株及产品品牌,并将益生菌产品推向市场。如法国达能公司的Actimel(L.caseiDN—114 001,L.casei Immunitas)、瑞士雀巢公司的LCl (L.Johnsonii La1和Lj1)、Muller的“Prokult”、日本养乐多(Yakult)的L.casei shirota、
维利奥(Valio)的LGG(L.rhamnosus GG)、明治乳业的LG21(L.gasseri)和LB8l、森永的BB536,丹麦科汉森公司的BBl2和L.acidophilus LA-1和LA-2、丹麦丹尼斯克公司的Howaru系列。德国Biogaia公司的L.reuteri SD2112、MM2等。国际上一些知名的益
生乳酸菌菌株及益生乳酸菌发酵剂制备技术都进行了专利保护。
近些年,益生菌在我国食品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中80%应用于发酵乳制品。据统计,2006年我国益生菌酸奶和乳饮料市场规模已达25亿元,年总产量突破50万吨。该类产品年增长速度高达25%。但是,目前周内益生菌发酵乳制品采用菌种和发酵剂几乎完全被国外企业和产品垄断。如伊利公司采用了芬兰Valio公司开发的LGG菌株、蒙牛乳业则采用丹麦科汉森公司的BBl2菌株,而真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合中国人群生理特性益生菌产品的产业化几乎为零。我国乳品工业大规模的采用国外的益生菌发酵剂不仅生产成本高,更重要的是长期下去必将制约我国益生乳酸菌产业和发酵乳制品的发展。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在于制定长远的战略目标,研究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益生乳酸菌菌种和发酵剂相关技术和产品。我国在益生乳酸菌方面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缺乏专业化的乳酸菌资源库及可以持续利用的乳酸茵资源。尽管国内各研究单位都各自保藏了一些乳酸菌菌种,但大多分离自国外的发酵剂或发酵乳,没有统一编号,种类单一,且对其遗传特性不了解,目前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乳酸菌菌种资源库。二、我国在益生乳酸菌研究开发方面基础研究积累不够。急功近利和所谓的拿来主义将会严重阻碍我国益生乳酸菌产业的发展和企业的长远利益。特别像乳酸菌资源的分离、鉴定、收集、菌种特性的研究是一个长期的战略性工作,没有这一基础性的研究工作很难开发出优良的益生乳酸菌产。三、研究手段落后。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我国益生乳酸菌研究开发上应用的非常少,特别像基因组学、蛋
白质组学、芯片技术、生物信息学等,其结果是研究的成果没有足够的理论深度和说服力,很难造就一个像国外一些企业所拥有的益生乳酸菌品牌和产品。四、在益生菌产品中广泛采用来自国外的菌种。没有从生物学角度考虑不同人群的适宜性,更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国外的益生菌菌种在中国人种上应用的人体实验研究报告。在益生菌及益生菌发酵产品开发方面,缺乏适合于中国人群生理特点的益生菌基础性研究及益生菌功能评价体系。从生物进化、生理学及其人体微生态的角度来看,人与益生菌菌种、菌群,环境与益生菌菌种、菌群都要适应;食物及饮食习惯也与要摄入的“益生菌”协调。比如筛选自欧洲人体肠道的益生菌菌株并不一定完全适合亚洲人群的肠道,因此在用于开发生产销售于亚洲人群的产品应该具有在销售区域或国家完整科学的人群临床研究数据。像日本养乐多公司的产品在欧洲就是这样做的。
因此,本研究将从中国内蒙古、新疆等地的传统发酵乳制品入手,分离、纯化新的且适应中国人体质的菌株,并利用该菌株或混合菌株进行酸奶的发酵,及其性质的测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ldu.cn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12327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