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标志句”的解释
昨天课后,就有孙辉问我“标志句”是什么意思?孙辉是班上总分第二的学生,勤学好问,我很乐意回答她的任何疑问。
“标志句就是作文每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因为位置突出,所以可看成每段的“标志”。”
“标志句有什么作用呢?”
“标志句可以标示出本段的主要内容或是显示文章的起承转合,显示文章的思路。这在考场作文上作用可大呢!”
“在考场作文上作用大是什么意思呢?” “阅卷老师在给考场子作文判分的时候,因为时间很紧,任务很重,很多老师都不去细读作文,只看大概。那大概看什么呢?每段的段首句或段尾句会首先跑进老师的眼睛里,这就是打造段首或段尾的标志句的用意所在。”
“哦,我明白了。”孙辉高兴地说。
“先别着急说明白,找几篇考场成功作文看看,是不是这样。”说着,我从桌上的书架里抽出一本初三的辅导书,翻到作文一块,找出一篇作文给她看:
怀念在外婆家的日子
从我所在的小城到外婆居住的乡村,需要辗转一百多公里的路程,其中还有不短的一段乡间小道需要步行。我们几乎用了半天时间,直到午饭时才赶到家里。
我刚推门进屋,就听到久违而熟悉的声音唤我的乳名,外婆用手搭在眼前正微笑地看着我。 已经七十五岁的外婆看上去精神不错,抓住我的手,问我是不是学习太累了,怎么还是这么瘦,不长肉。我笑着说,光吃不长肉是好事啊,有人天天减肥还减不下来呢。
姥姥一边和妈妈说话,一边开始给我找好吃的东西。柿饼、山楂、石榴,还有许多我都 叫不上名字的野果,一会儿我就吃成了一个大花脸。姥姥说:“多着呢,慢慢吃,别噎着。听说你们要回来,这些东西我都藏了好多天了。”
午后,我们去给外婆买鞋,她总是左试不合适右试不合适。直到妈妈付完了钱,外婆还在说,你们也老的老,小的小,花销也大,以后别再给我买什么东西了。回来的时候,外婆不同意坐车,还要走路,直到我说:“外婆,坐车吧,我已经走不动了。” 她才没有坚持。我知道,外婆是舍不得花钱。
在公交车上,姥姥看到邻座的一位母亲抱着小宝宝,外婆摸摸小宝宝的头,捏捏小宝宝的脚,小宝宝睁着眼睛惊奇地看着眼前这个陌生、慈祥的老太太,露出了可爱的笑容。
外婆一辈子没念过什么书,只读过几年小学。但是在我看来,外婆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有时说出的话很有道理。她常说:吃不穷,穿不穷,人没打算一世穷。这句话一方面是说,如果你不会计划的话,就会穷一辈子;另一方面也是说,不管干什么事情,都要有危机意识,要及早打算。她还常说,“夜里想千路,白天卖馊豆腐。”说有一个卖豆腐的,每天晚上都在想明天要去
哪儿卖豆腐,但第二天早上起来迟了,照要卖馊豆腐。告诫我们,做比说更重要,一千个想法不如一个行动。 外婆这些朴素的话,经常被妈妈拿来教育我们,早已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
转眼之间,告别的日子到了。外婆尽管腿脚不太好,还是坚持把我们送出家门,又送上车,叮咛我们路上小心,嘱咐我们到家要打个电话。车子已经开出了好远,外婆还在那里站着,像一尊雕塑。我知道,外婆一定还要在那儿站上半天,她是不放心我们。
外婆,你永远是最牵挂我们的人!
外婆,今年暑假,我一定再回去看你!
我们把各段的首句划出来:
从我所在的小城到外婆居住的乡村,需要辗转一百多公里的路
姥姥一边和妈妈说话,一边开始给我找好吃的东西。
午后,我们去给外婆买鞋 在公交车上,姥姥看到邻座的一位母亲抱着小宝宝 外婆一辈子没念过什么书,只读过几年小学。但是在我看来,外婆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有时说出的话很有道理。
转眼之间,告别的日子到了。
这些句子有的是各段的中心句,有的是事件的引子,总的来说,通过这些关键句,我们就能看清文章的脉络。
从我所在的小城到外婆居住的乡村,需要辗转一百多公里的路(回去看望姥姥)
姥姥一边和妈妈说话,一边开始给我找好吃的东西。(姥姥对我的关爱。)
午后,我们去给外婆买鞋。(姥姥的节俭和替儿女着想)
在公交车上,姥姥看到邻座的一位母亲抱着小宝宝。(借小宝宝的眼睛再写姥姥的慈爱)
外婆一辈子没念过什么书,只读过几年小学。但是在我看来,外婆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有时说出的话很有道理。(用转折复句突出姥姥朴素的智慧)
转眼之间,告别的日子到了。(姥姥舍不得我们走)
“所以说,好的作文条理清晰,就体现在各段的关键句上。考场作文的评阅时间非常短,我们一定要学会打造段落关键句,突出亮点,让评卷老师只扫视几眼段首句就能明白作文的意旨所在,增加得高分的机率。”
孙辉频频点头,看她离去的背影,我想,得设计一节课,把刚才的内容给两个班的学生集体说一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ldu.cn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12327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